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 > 第73章 功名利禄,衣钵传承,谁不动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3章 功名利禄,衣钵传承,谁不动心?

刘旦叹了口气。

他就知道皇帝老子会提这码事。

公孙氏一天有婆子照顾的无微不至,那还需要他天天还守着。

也就是老刘这个急着抱孙子的人,才会这样咸吃萝卜淡操心!

当然,这话是不能说出口的。

刘旦轻飘飘道:

“父皇,儿臣不是来给您参谋一下科举制吗,免得有什么纰漏不是。”

“您不需要?”

刘彻一听这话,顿时抬起头。

这个还真要老三给他分忧一下。

以前制订辅政政策时,就是老三指出了一些问题。

他有后世的经验可循,指点科举制自然也不在话下。

刘彻看着刘旦,先是挤出一个笑脸。

随后亲切说道:

“呵呵,老三,刚才是父皇语气重了,父皇也是想让你多休息休息嘛。”

刘旦翻了个白眼。

没有在意老刘的前倨后恭,经历的多了,已经习惯了。

不和他一般计较,国事要紧。

主要是刘旦也不敢计较。

咳咳。

刘彻拿出几本奏疏说道:

“来,快给父皇看看这科举制。”

“这几天父皇正忙得焦头烂额呢,儒家各个学派都想让自己的学说成为太学主科。

吵得不行!

哦,还有你搞出来的那个学习百家书籍。

更是被参了无数本,都到了口诛笔伐的地步了。

这事也和你有关,确实要你解释解释。”

刘旦看了一眼参自己的奏本,没有在意。

现在儒家还只是参他,等刘旦说出自己主张,估计就要直接开骂了!

“父皇,您这科举制一开始就有问题。”

“而且是大问题!”

刘彻立时皱起眉头,心中也有些惊疑不定。

难道自己制定的这个科举制,和后世的大不相同?

而且还有致命漏洞?

他赶忙问道:

“老三,有什么问题?”

“父皇,您让太学只教授儒家学说,就是最大的问题!还有您独尊儒术的国策。

儿臣以为也有很大的问题!”

刘彻听着听着眉头就竖了起来。

本以为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结果是说独尊儒术。

他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哼哼道:

“老三,你知不知道朕为何独尊儒术?那是为了加强我皇家的统治!”

“有科举制朕自然要推广儒家。”

“难不成推广儒家也能出...问..题?”

刘彻突然意识到不对。

老三既然这么说,应该就是有根据的。

根据自然是来自后世。

他疑惑的看向刘旦,不确定的问道:

“在后世,独尊儒术出了问题?”

刘旦严肃的点了点头,语不惊人死不休。

“大问题!”

“抽掉我汉人脊梁的大问题!”

嘶!

刘彻浑身猛然一颤。

独尊儒术就是他提倡出来的呀。

后世竟然会抽掉汉人脊梁?

那岂不是说,自己成了汉人的罪人!?

这.....

就在刘彻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时,刘旦幽幽问道:

“父皇可还记得儿臣说过的宋朝赵氏?”

刘彻诧异道:

“记得,当然记得,你说他干嘛?”

“哼哼!”

刘旦冷哼一声。

“就是在这个王朝里,儒家的士大夫大行其道,把我汉人的骨气尽丧!

他们整天夸夸其谈,以舞文弄墨为乐。

做官的依据不是能力、本事,却是几篇酸腐诗词。

而且刑不上大夫。

即使他们犯下大罪,也不能按律法判罚,随便说几句就算了事。

士大夫把我汉人都约束成没有血性的软骨头!

凭白被北方的异族欺压了数百年!

丧师辱国,最后国祚都被异族人给灭了!

致使中原彻底沦为异族马场!

我汉人更是沦为最低贱的奴隶.....”

“放肆!!”

“岂有此理!!!”

嘭!嘭!嘭!嘭!

刘彻握紧拳头猛砸桌案,一张脸涨得通红。

“啊呀呀,气煞我也!!”

“儒家竟然有如此大的危害,朕居然一无所知!”

“朕被这群伪君子蒙骗了,其心可诛!”

被异族欺压也就算了,竟把国祚都丢了。

我中原大地还成了异族马场!?

汉人成了最低贱的奴隶!?

真是千古未闻的奇耻大辱!!

自有夏、商、周,即使是春秋、战国的乱局。

异族何曾攻占过中原!

即使是暴秦也打的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到了我大汉,我刘彻这一代,更是让漠南无王庭!

没想到儒家竟有如此大的毒害!

居然让中原沦丧!?

这个赵氏更是废物,不知道儒皮法骨吗?

蠢货!!

凭白连累朕也背上了骂名!

赵氏养那么多士大夫吃屎啊!

嗯?

有些不对。

朕记得之前老三说过这个赵氏,那时朕向他求教制衡宰相的策略。

当时老三就说了这个赵氏。

赵氏皇帝故意用了很多耍嘴皮子的,目的是为了制衡下属。

如此一想。

也不全是儒家的问题啊。

主要是赵氏皇帝自己废!不通权谋、瞎搞!

再一联想,那抽掉汉人脊梁这事,和他刘彻关系也不大吧?

刘彻想了想。

宋后面还有一个大明。

这是一个汉人鼎盛王朝,他们应该没有被儒家嚯嚯吧?

毕竟是一个鼎盛王朝!

刘彻捋着胡子问道:

“老三,朱氏开创的那个明朝,他们是怎么解决儒家士大夫的?”

“尤其是那位朱氏开国皇帝的做法。”

“你给朕说说。”

一旁的刘旦听到这话,有些尴尬。

他是想用宋朝激一激老刘的,没想到老刘竟然想到了明朝。

还提起了老朱!

这让他还怎么用激将法。

见老刘眼神望来,刘旦支吾半天方才说道:

“朱老爷子制定了严格的《大明律》,一旦有士大夫犯法,施以严苛酷刑!

所以,大明朝的士大夫蹦跶不起来。”

刘彻瞪着眼睛,愣在原地半晌。

猛然抬手就给了刘旦一个大逼兜。

“小兔崽子!”

“差点把你老子吓死!”

我特么就说嘛!

果然是赵氏皇帝自己废物!.

儒皮法骨到哪儿都不过时。

刘彻自己是这么干的,那个朱氏开国皇帝也是这样干的。

那就说明抽掉汉人脊梁,和他刘彻无关!

只冤宋朝的赵氏皇帝!

呸!

傻缺玩意儿!!

没了心里负担,刘彻顿时轻松了不少。

不爽的看了一眼这个小兔崽子,说的这么玄乎,差点把他绕进去!

不过。

抛开那些个‘傻缺玩意儿’不谈.

宋朝的儒家士大夫确实有点狂!

竟然刑不上大夫?

士大夫犯了罪,竟然不能按律处罚?

这到底是赵氏皇帝废,还是儒家真的会飘?

见刘彻一脸的疑虑,刘旦就知道刚才的那段言语没白说。

老刘已经开始怀疑自己独尊儒术的做法了。

刘旦赶忙趁热打铁。

“父皇,儒家学说确实可以巩固我皇家的统治,但也不能让他一家独大。

您仔细想想。

如果日后朝堂之上全是儒家子弟。

思想一致,那他们岂不是很容易就串通一气。

轻一点就是结成朋党互相攻坚,重一点就可能直接联合起来对抗皇权!

如此一来。

儒家,就成了另一个意义上的宰相!”

和刘彻谈别的他可能还会斟酌。

但是一谈起威胁皇权,那他可就精神了!

尤其还和宰相沾边!

刘彻面色严肃了几分,老三说的有道理。

儒家子弟同出一个学派,思想一致,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同道中人。

确实容易勾结在一起。

刘旦继续说道:

“朝堂上不说百家都有,至少也要多个学派并存,这样一来,他们就很难整合在一起。

而且。

其他诸子百家也不是一无是处。

兵家战争韬略、农家农桑之术、墨家的机关之术,都是可以利国利民的。

父皇,可以让儒家为尊,其他学派共存!

绝对不能让某一家独大!

这才是万全之道!”

讲完威胁,就要讲利益了。

皇帝就是这么现实。

除了这两个,说其他的都是白扯!

不出所料。

刘彻已经开始频频点头了。

老三说的对啊!

以前是世家占据朝堂,他还没有察觉。

但是如今世家一去,朝堂尽是儒家长衫,现在一想,确实无比扎眼!

而且在最近一段时间。

刘彻已经明显感觉到朝堂上自发的形成了几个小团体。

甚至已经有合流的趋势。

这可要不得!

臣子都是一体,那朕就不好办了!

但是只要朝堂上诸家学派共存,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比如儒家和法家。

一个提倡德治、仁政。

有点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的味道。

一个又提倡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讲究的是丝毫不讲情面!

说干你就干你!

他们两家明显尿不到一个壶里。

再比如兵家和墨家。

兵家说:以战止战,虽战可也。

墨家又说:要兼爱,要非攻,反对战争!

两家学说有根本上的冲突,不同道,就不相谋。

自然无法结党!

刘彻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自己能独尊儒术,那也能尊诸子百家!

这次太学建立,推出科举制就是一个很好地契机。

刘彻看向刘旦说道:

“老三,此事是你提议的,就由你一手操办。”

“不能出差子,听到没有?”

“啊?”

刘旦一脸便秘的指向自己。

“父皇,这么重要的事情您要我干?”

他不想干啊!

刘旦就是来提个意见,劳心劳力的实操可累人了。

“你费什么话!就你来办!”

“没事儿快滚!”

刘彻直接把他打发走。

这点小事都不愿意干,以后怎么做一个好皇帝!

刘彻心中是有自己小九九的。

如今老三又有了一个子嗣,虽然还不知道是男是女。

但子嗣方面,已经能确定他身体没毛病了。

想要儿子,以后慢慢生就是。

不过学习处理政务这事不能慢。

现在就要开始学起!

况且,刚才老三说的头头是道,还未当皇帝,帝王心术就已经很成熟了。

如此好的资质,当然要好好培养。

以后就是他最优秀的接班人!

未央宫外。

刘旦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他老子惦记上了。

他现在正在愁怎么斗倒儒家。

是的,就是斗倒。

经过几十年的独尊儒术,儒家早就已经是个庞然大物!

势力遍布朝堂上下。

以刘旦如今的权势,都必须要斗一斗,才能倒。

而且对付儒家,还不能向对付世家一样动刀子。

毕竟如今没变质的儒家是有利大汉的。

不能一刀切。

无法动粗,那就只能动文。

可是动文,难度很大啊!

犹记的当时宰相庄青翟还在时,儒家扛把子董仲舒当庭打他脸。

宰相连个屁都不敢放。

可见儒家的威势!

更可怕的是,董仲舒还活着!!

尔啊!

他是真的能活!

活了这么久,董仲舒都快成神了!

一想到那个在朝堂上为他仗义执言过的老先生。

刘旦都不知道如何发力。

毕竟人家对自己也算有恩。

想了半天,他突然一拍额头,自己真是傻了!

尊百家之术。

那最着急的不是他,是那些诸子百家啊!

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斗倒儒家不就行了。

刘旦在一旁推波助澜一二便可。

他向马车外喊道:

“张让,让暗影卫传出消息,就说陛下有意再兴百家,让有意者来长安自荐!

于国有利的,统统采纳。

一经采纳,不仅让他们入朝为官。

还会用皇家学院推广他们的学说!”

“是,主子。”

刘旦轻笑一声披。

功名利禄,衣钵传承。

两大利器双管齐下,没有那个诸子百家能不动心!

这就是:

刘旦钓鱼,愿者上钩!.

益州.

一处人声鼎沸的酒楼当中。

几个跑商装扮的汉子正在吃酒闲谈。

只听一个尖嘴猴腮的高个疑惑道:

“嘿!”

“现在的大汉还真是奇了怪了,先是一群富贵老爷们被燕王杀的杀、赶的赶。

如今又听说朝廷有意重启百家争鸣的盛况!

我爷爷那辈儿搞什么独尊儒术。

现在又不尊儒术,换来换去,搞什么鬼?”

听到这话,同桌的汉子脸一垮,教训道:

“文四儿,你说话客气点!”

“那群世家老爷没了,咱们日子不知道好了多少,还有那个百家争鸣。

那也是燕王主持的国策,容不得你乱嚼舌头!

你再乱说话,就别在商队里待了!”

世家没了,直接受益的就是平头百姓。

如今他们跑商都自由很多。

以前很多世家垄断的行业,他们也能沾一沾了。

钱没少挣,日子更是富裕了不少。

人人都念燕王的好!

虽然商队管事不知道这个百家争鸣有什么用,但只要是燕王操办的。

他都无条件支持!

文四儿一见管事发火,赶忙扇了自己两个耳光,赔罪道:

“瞧我这张破嘴!”

“咱对燕王爷爷可是敬重的很,不知道这事是他老人家弄得。

罪过、罪过。

既然是燕王爷爷主持的百家争鸣,那必然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