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剧透大汉未来,汉武帝连夜削外戚 > 第72章 人的血性骨气全被儒家捣鼓完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2章 人的血性骨气全被儒家捣鼓完了!

身边的霍去病语气揶揄。

他是押着朔方的世家一路过来的。

刚一和刘旦会和,就听闻了小老弟的壮举。

两年时间从北往南把大汉跑了个遍,光美女就收了大几百个。

日日操劳,其中一个女子竟然又有喜了!

强啊!

刘旦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脸。

“咳咳,那个也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也就是收了几个典型的,其他人我可没碰。”

“老霍,剩下的你要不要?”

“只要你开金口,我就给你送过去。”

“收进府里做个洒扫庭除的,平时看着也养眼。”

霍去病甩给他一个斜睨眼神。

“你送别人吧,我无福消受。”

刘旦咂咂嘴。

不要拉倒,咱自己留着。

“陛下已经下旨了,让你尽快返回长安。”

听到这话,刘旦点了点头。

他能理解老刘的急切,人家根本不是急着见他。

老刘是急着见可能的大孙子。

正好大汉十三州,就剩下一个司隶没有皇家书院,他也是时候回长安了!

司隶的皇家书院不用刘旦亲自盯着。

刘彻一手操办。

场地就在长安城里,紧挨未央宫,规格庞大,老师也是请的儒家名士。

.................

甚至书籍都是皇家特供。

可见刘彻对于这座皇家学院的重视。

就在学院开学的前一天,刘旦终于返回阔别已久的长安城。

可惜。

刚一回来,不是回家休息,而是被叫进宫述职。

更惨的是述职还是个幌子,真实目的是把怀孕的公孙氏带进宫。

一大堆太医围着好一番诊治。

各种珍贵补品方子没命的开。

老刘也在一旁嘘寒问暖,刘旦刚插嘴了一句。

老刘劈头盖脸就骂:

“滚!”

“这些年看你写的信都快看饱了,别来烦朕!”

刘旦热脸贴了个冷屁股,自顾自的出了大殿。

刚一出大殿。

就撞见一个小男孩,正驮着一个小姑娘到处跑,小姑娘两三岁的样子。

小姑娘人小鬼大,一手持木遁,一手握木剑。

嘴里还呜哩哇啦的大喊:

“冲锋!!”

“杀啊!”

见到前面有一个挡路的,小姑娘瞬间来劲。

剑指刘旦。

“六皇叔,快转向,前方敌军来袭!”

“虽然那厮体壮腰圆,但我军气势强盛,一个回合必能拿下他!”

“冲啊!!”

刘旦看着这个和自己十分相像的小姑娘。

眼皮直跳!

这是他的小棉袄?

刘旦的小棉袄不仅漏风,还扎心。

是正儿八经的木剑扎心!

刘旦离开两年时间,他女儿刘梓自然不认识他。

就连刘梓这个名字都是刘彻起的。

还将她封为安平公主。

所以。

安平公主只知道爷爷刘彻,不知道父亲刘旦。

这两年她一直长于宫中,又和小六刘弗陵年纪相仿,两人就玩到一块儿去了.

刘旦看到的小男孩就是小六。

如今已是七岁之龄,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

竟敢真的冲过来。

被刘旦抓住狠狠的揍了一顿!

“哇哇哇哇”

“凭什么打我,我要去告诉父皇”

“住手!”

“凭什么打我六皇叔,有本事冲本将军来!”

小六哭的稀里哗啦,安平怒的气愤填膺。

不过刘旦无动于衷。

自家闺女自然舍不得,只能揍一揍自家弟弟了。

不过他打的起劲,有人就不爽了。

殿内传出一声咆哮。

“逆子!”

“你再碰小六一下,朕打断你的腿!”

刘旦撇撇嘴,一溜烟的跑了,回来这么久,还没回过府呢。

安平不愿意和他一起走。

这让刘旦很伤心,看来以后得多交流交流。

不过让她待在宫里也行,至少不缺玩伴。

阔别多年。

回府后自然是小别胜新婚。

安顿好公孙氏后,刘旦就放飞自我了。

与此同时。

大汉最后一个皇家书院也正式建成。

刘彻亲自出席开学典礼,并且将长安的皇家书院命名为:

太学!

这个机构实际在元朔五年就有了。

不过那时只是小打小闹,而且目的也不是为了传授知识。

当时董仲舒刚提出独尊儒术。

刘彻不过是建立太学来支持这一政策。

但是。

如今的太学就是名副其实的传道受业所在了!

而且还是最高学府。

陛下如此郑重其事,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入太学的学生以后定然前途无量。

就在太学建成之时。

刘旦的奖励也正式到位。

“叮!恭喜宿主建立皇家书院。”

“任务奖励:每建立一座‘州级’书院,奖励一千大雪龙骑!

大汉十三州全部建立‘州级’书院。

奖励神秘大礼包一份!

增寿三十年!”

刘旦嘴角泛起一个弧度。

整整一万三千大雪龙骑!

有这一万三千强军,他都敢独创荒漠,把匈奴打的找不到北!

咳咳。

淡定、淡定。

不能真的这么干,太莽撞了,就算匈奴打没了,他的大雪龙骑也会损失惨重。

得不偿失嘛!

刘旦咧着嘴,自得其乐着。

正在这时,另一份奖励也到了。

“叮!神秘大礼包:【国运加身】,宿主每做一件有助大汉国力提升的事情。

便会受到大汉国运加身。

宿主的气运、魅力、威势都会增加!

增加气运,宿主会好运爆棚!增加魅力,宿主自动受人好感!增加威势,能让他人自动敬畏!

增加程度,按宿主所做的事情大小而定。”

看着这一行字幕,刘旦的心中狂喜!

终于又来一个被动奖励。

之前自爆完穿越者之后,奖励的【祥瑞长生】、【霸王之体】,刘旦可是时时刻刻都在受益。

后来奖励的暗影卫、种子、诸葛连弩图纸一类。

虽然也好,但终究是身外之物。

哪比得上作用于自身好!

况且还是增加气运、魅力、威势!

最重要的是还可以叠加,若是后期超多的国运加身。

刘旦都可以想象。

他只要王霸之气一抖,天下莫敢不从!

这可不是装凶耍狠,而是实实在在的国运压制!

刘旦看着这个【国运加身】,一时间感慨不已。

不过随即他又哀叹一声。

“怎么不早点来啊!”

“我之前的造纸、高产粮食可都是有利大汉的好事!”

“那提升的大汉国力也不老少啊!”

不过刘旦没有自怨自艾太久,没一会儿他就重拾了心情...

哼!

提升大汉国力的事情还有的是,对于他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信手拈来!

而且最近就有一件可以办。

...

天下世家尽除,还多了十三座皇家书院。

尤其是最后一座太学建立。

更是点燃了大汉百姓的热情,因为在太学开学的三天后,陛下传旨天下。

以后大汉除了察举制、征辟制。

再增加一种选官制度。

科举制!!

学子可在地方书院学习,之后选拔入太学,再之后经过考核,可直接为官!

而且。

不看身份,只论能力!!!

轰!!

这道旨意一下,整个大汉瞬间沸腾!

不是世家造反的那种沸反盈天,而是百姓高歌的欢欣鼓舞!

如果世家仍存。

大汉现在应该已经遍地烽烟!

可惜,世家已经去西域放羊了。

所以如今的大汉,完全是黎民百姓的欢呼舞台

其实最高兴的还不是百姓。

而是儒家!

陛下独尊儒术,太学之中的老师也都是儒家学者。

教授的书籍更是儒家经典。

科举制一出,儒家都要乐疯了!

他们儒家必然大兴!

不久的将来,大汉定然处处可见儒衫,人人都会将《论语》奉为经典。

孔夫子更会成为至圣先师!

永垂不朽!

不过。

也有一些美中不足。

燕王负责建立的另外十二家皇家书院,其中教学的书籍竟然是来自诸子百家!

儒家学子尽皆摇头。

燕王此举,不妥,而且是十分不妥!

我儒家当一家独大!

这是陛下定的国策!

巧了。

刘旦觉得太学中只传授儒家学说,也不妥!.

儒家的君权神授有利君王统治。

但是有利便有弊。

在大汉刚开始独尊儒术时,影响还不是很明显,毕竟此时的儒家还没有大成。

历经晋、隋、唐的发展。

儒家的弊端真正开始发威的时候。

是在宋朝!

卧槽!那简直是。

人的血性骨气全被儒家捣鼓完了!

那时候的儒家学说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当时儒家提出灭人欲.

主张消除人的私欲。

仁即是天理,不仁即是人欲。

就是要消灭不仁,做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君子’!

事实证明。

宋朝‘仁’的低三下四,‘仁’成了一坨狗屎!

刘彻提出的独尊儒术,其实是儒皮法骨。

真正的内核还是法家那一套。

可是。

汉武帝能把持的住儒家,后面的皇帝就不行了,完全就是被儒家忽悠瘸了。

尽搞一些没名堂的!

再加上儒家势大,一直打压诸子百家。

经过几百年变迁。

其他学说便会相继消失。

后世皇帝就彻底没有其他学派可以选择了。

但是现在还有机会挽回啊!

独尊儒术才只有几十年,其他学派远没有灭绝。

只是隐于民间,或是藏于深山老林。

还有拯救的机会。

而且百家之中也有很多值得推广的优点。

例如法家的依法治国、墨家的机械制作、农家的农学指导。

这都是有利大汉的地方。

合理推广肯定能提升大汉的国力!

不能让一群耍嘴皮子的,把这些干实事的全挤兑了!

儒家可以提倡,但不能一家独大!

否则他们就要飘得没边。

刘旦知道独尊儒家的不良后果,自然要从源头制止。

独尊儒术是刘彻搞出来的国策,解铃还须系铃人。

刘旦直接入宫劝谏。

...

未央宫内。

刘彻一边低头处理奏折,一边说道:

“回来刚休息一个月就闲不住了?不用老往宫里跑,再歇一歇。”

刘旦嘿嘿一笑,腆着脸道:

“儿臣这不是关心您累着嘛,特地入宫来为您分忧。”

刘彻一挑眉,放下手上的奏折。

“少说屁话!”

“朕以前累成狗了也不见你来分忧,现在你来献殷勤了?”

“你不在府里照顾公孙氏,一天瞎跑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