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 > 第206章 现代版滥竽充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开炉喽~”

悠长的吆喝声中,炼钢园这边每个人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准备开炉!

甭管烧的时间够不够,温度达不达标,反正管事的说了,开炉。

炉子一开,便意味着最低二百斤的炼钢量达成。

十二座小高炉一齐开炉,就是两吨多的炼钢量。

距离超英超美,又近一步!

亢亢两声。

何雨柱抄起钢钎捅向小高炉上提前预留好的一个圆形口,暗红的液体从里面喷涌而出。

炙烤中,一股刺鼻的气味涌入鼻间,即便戴着棉布口罩也难以隔绝这股难闻的味道。

看着炉口如岩浆一般冉冉流出的猩红液体,第一次经历这种场面的雨水十分兴奋。

“出钢了!出钢了!快接着点呀,这都流的满地都是了!这不白糟蹋嘛!”

闻言,何雨弦眼一翻,竖起指头,比了个噤声手势,“嘘!不懂别瞎吵吵!看你的就行。”

“亏你还是个高中生呢,液态铁水呈青白炽光,这种暗红色的液体都是废渣,不能用,需要扔掉的。”

何雨柱在这边干了好几天了,听老师傅说多了,也多少摸到一点门道。

闻言不由向自家弟弟竖起大拇指,“弦子说的对,这最先打开的是出渣口,排出来的都是不能用的废渣。”

“等废渣流尽后,再打开最底下那个小口,那里边流出来的才是咱们需要的铁水。”

废渣接它干什么,一会儿冷却了直接扔护城河里去就行。

……

终于到了万众瞩目的出铁工序。

何雨柱先是在小高炉前边打扫出一块两三平方空地,然后在上边平铺上约一扎厚的沙土。

用棍子在沙土上划出一道道贯通的沟壑,尾部挡住,让首部正好处于出铁口下方。

准备工作做好后,呛啷啷一声,把堵在出铁口的石块敲掉。

橙黄色的液体自炉子里冉冉流出。

只看一眼,何雨弦便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

这炉铁水废了。

单看颜色就知道,温度不达标,小高炉中的生铁根本没有全部融化。

纯铁的燃点在一千五百摄氏度左右,呈现亮白色炽光。

燃点不到,也能融化一些,但里面残留着大量杂质,含硫量超标,严格来说,这就是一炉废钢渣,没有任何可用之地。

如果不出所料的话,炉子里应该还有不少没彻底融化的铁疙瘩。

果然,铁水流了没多少,出铁口便有些堵塞。

仿佛早已习惯一般,贾东旭站在小高炉侧后方,拿着一根长长的钢钎不停地往小眼里捅咕,好让里面的铁水流的更顺畅一些。

而何雨柱则是拿着一个大号铁夹,蹲守在之前弄好的沙土模具前。

时不时的夹起来一块没融化的铁圪塔,欻的一下扔到角落里。

扔的时候很是随意,看都不看,也不怕砸到人,看样子没少这样干。

等炉子里不再有铁水流出后,何雨柱向何雨弦几人挥挥手,“都闪远点。”

随后戴好口罩、眼罩,提起一旁早已准备好的铁皮桶,朝着沙土模具上的铁水泼了上去。

呲……

白烟升起,这是凉水与炙热的铁水接触时产生的大量水蒸气。

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

一桶不够又是两桶下去。

直到水蒸气不是那么多了,这代表着“钢材”基本凝固定型。

出铁口排出来的也都不是铁水,里面仍然含有大量炉渣,比如没有烧尽的碳渣之类的。

铁水密度大,所以会优先沉淀在底部。

而凝固成型的钢材上那层黝黑宛如晶石一般的物质,则是不能要的废渣。

这一层杂质,也就是氧化皮需要敲掉,剩下的才是本次炼钢所需物。

氧化皮,顾名思义氧化后薄如纸皮。

有道是渣薄如纸是好钢,渣厚成饼是废铁。

正规大型高炉中炼出来的钢水凝固后,表面只有那么薄薄的一层黑渣,甚至大口气一吹就能吹掉。

而眼前这些氧化皮,已经称之为皮,确切的说就是大块废渣。

也没有很厚,薄如硬币。

倒是很容易就能去除,用小号铁锤轻轻一敲便能与钢锭分隔开来。

此时地上一条条的“钢锭”依旧很烫,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不然分分钟烫个大水泡。

对比,何雨柱很有经验,先用棍子把“钢锭”扒拉开,戴上厚厚的帆布手套后,把“钢锭”一一码放在一块,最后象征性的用笤帚疙瘩扫去上边附着的沙土。

齐活!

顺带的把之前炉子里排出来的跟敲下来的废渣,统统用铁锹铲到护城河里扔掉。

如此,一炉上好的“钢锭”便炼制成功了。

“上秤交工喽。”

对了,钢材炼出来还不算完,得去入库登记。

毕竟忙活这么大半天,不就是为了增加炼钢量么,炼多不算多,记在本上才叫多。

10月4号,95号四合院何雨柱、贾东旭……炼钢二百零三斤!

今儿何雨弦算是开了眼了。

蜂窝状,表面上无数细小孔洞的“钢锭”,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玩意压根不能算是钢。

最多也就是块生铁。

或者称之为废钢更为合适。

刚才何雨柱搬着去称重的时候,有一块没抱紧,咔嚓掉地上了。

一块变三块。

倒一点不影响称重,甚至因为“钢材”块头小了,更方便搬运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块的废钢,被井然有序的码放在驴车上,盖上红布,欢欢喜喜的拉着去指定地点入库去了。

这不妥妥的滥竽充数么!

当然,也不是说没有好钢。

刚才何雨弦爬到炉子旁的木质阶梯上,登高环顾四周全程目睹了这次开炉盛况。

十二座小高炉,有一个算一个,烧出来的铁水,大差不大,基本都接近于废钢。

但还真有一炉例外。

刘海中所负责的小高炉就在何雨弦干活的旁边。

刚才何雨弦看的清楚。

流出来的铁水青白晃眼,是一炉好钢。

不带一点虚假,真真正正的好钢。

成型后钢锭表面光洁,泛着冰凉的金属光泽。

这点从敲打去除氧化皮时便可以看出一二,钢材没有因为受到外力变形,或者断开。

为此,刘海中还受到街道处负责人的大力表扬。

“你这个同志,很不错嘛!”

“就这样决定了,我们把这块钢材留下来,作为典范,作为榜样,让大家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