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 > 第205章 大开门老物件——融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5章 大开门老物件——融了!

“东旭哥,我来,你歇会儿。”

何雨弦的到来,解放了忙碌的贾东旭。

倒不是说何雨弦心眼好,只是他只会干这个。

拉风箱没有技术含量,谁来都行,使劲拉拽就行。

最主要的是,这活轻松……

贾东旭也是实在,有何雨弦换班后,也没说坐下来歇会,立马转头拿起靠在一旁的铁锹,欻欻的铲起煤灰来。

任劳任怨,真乃吾辈牛马之楷模也~

管中窥豹,这不是特例。

放眼望去,炼钢园这边大多数人脸上都挂着兴奋且激动的笑容,皆为能加入炼钢行动而自豪。

干起活来热情高涨,基本没有人偷懒耍滑。

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何雨弦很不理解。

超英超美是必然,但也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按部就班的去行动。

这样类似揠苗助长的完成高指标工作,必然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那些后果,他们真的承担的起吗?

人有力穷时,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

明知道这种行动是错误的,但何雨弦一点办法没有。

他甚至都不能公开说一句反对的话,只能随波逐流。

时隔一个多月不见,贾东旭比之原先更加消瘦,有点皮包骨头的趋势。

胡思乱想之际,耳边传来一道兴奋的声音。

“二哥,你看,我们找到了这个!”

只见雨水带着几个娘子军献宝似的拿着几个金属物件。

有铜佛、有香炉,还有锡壶、铜盆之类的生活金属器皿。

无论哪一个,上边都带着精美花纹,一看就是老物件呀。

尤其是那尊铜佛,七寸大小,无论是铜像上佛陀的面目表情,亦或者是其身上的袈裟纹路,都是惟妙惟肖。

猛的一看,就跟一尊活佛坐在那里似的,让人忍不住心生虔诚。

这怕不是个文物吧?

“这可是个好物件,你们从哪儿找来的?”

雨水努努嘴,朝着不远处堆放“破烂”的地方比划道:“就在那边的收缴物资存放点。”

“哎呀,不行了二哥,太沉了,我抱不动了,你快搭把手。”

何雨弦单手捏住佛头,将其拎了过来。

确实挺沉,得有三十多斤重了,怕不是个实心铜疙瘩吧。

翻过来看了看,底部的莲花座上刻着几个铭文——乾隆三十九年制。

开门!

太开门了!

穿越前何雨弦没少看听泉直播,自认为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结合铜像表面的氧化程度,外加底部铭文,很快就得出一个结论。

这是个老物件!

至少值三个馒头。

“甭管他老物件新物件,这种封建残留,扔进去融了一了百了!”

何雨弦还欲再仔细观摩一下,不料却被大哥何雨柱突然抢了过去。

随后何雨柱沿着高炉旁的木架阶梯,一步一步爬到最高。

把铜像举过头顶,便要扔进燃烧着的炉子中。

“不要……停!”

万幸是何雨弦在这,换做别人还真不一定拦得住何雨柱。

“大哥,别放,千万别放!”

“你现在按我说的做,先把铜像抱紧,然后慢慢走下来。”

何雨柱没念过几年书,不明白炼钢里面的弯弯道道。

只是看别人不停的往炉子里加铁料,他也就有样学样的往里面加料。

想着加的料多,那炼出来的钢水不也就多了吗?

浑然不知这样虽然烧出来的铁水虽然多了,但都是废渣呀。

烧火中强行添料,在专业冶金人士眼里是违规中的违规,严格不允许的。

冷铁料入炉导致局部温度骤降,轻则炼出来一炉废渣,重则当场炸炉。

何雨弦虽然只上了一个月的高中化学,但这点简单道理还是知道的。

这才紧赶慢赶的拦了下来。

炉子炸了不要紧,人可千万不能出事。

“钢,不是这样炼滴。”

“大哥,做饭你拿手,炼钢……你不行。”

“不懂?”

“总之,按我说的来就行。”

……

随后何雨弦让姑娘们把搬过来的金属器具统一放在一处,归拢置放起来。

想着等眼前这炉铁水开炉后,再上演一波教科书般的炼钢。

岂料他不炼,有人炼呀。

隔壁与他们相隔十多米的小高炉维护人员,正是官迷刘胖胖。

要说本次炼钢运动,最积极的非刘海中莫属。

一心想着在这次运动中好好表现一番,以图获得领导赏识,从而谋个一官半职。

那铜像小巧精致,入得何雨弦眼,更入得刘海中眼。

借着观摩的由头,跑过来抱起铜像就跑。

而后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咕咚一声扔进由他“掌管”的小高炉中。

“别……”

等何雨弦察觉到不对,再想拦,已经晚了。

只见刘海中把铜像扔进小高炉里后,头一撇,满脸骄傲的说道。

“哼!这种封建残留你们不敢烧,我敢烧!”

得,你了不起。

何雨弦都懒得搭理他,甚至下意识退了半个身子。

倒不是怕他,而是怕一会儿万一炸炉了误伤到自己。

不仅如此,何雨弦还特意嘱咐了雨水在内的几名女同学:“安全起见,你们一定要记得都离那个胖子远点。”

……

土法炼钢于无非就那么点事。

添高料后,就是一个劲的烧就行。

加煤加碳加木头,总之就是各种烧,不间断的烧。

这个过程,最低也要持续八到十二个小时。

何雨弦他们顾着的这座小高炉是早上刚烧上的,离来炉还早着呢。

烧吧……

然而,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炼钢,门头沟那边运过来的煤炭马上就要见底了。

距离下一次煤炭运过来还有一个多星期呢。

眼瞅着马上没得烧,可是愁坏了街道处管理本处炼钢活动的负责人。

上边有硬性规定,人歇炉不灭!

“主任,咱们不一定非得烧煤呀,早先儿人们靠烧木头,不一样能取暖么。”

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出的馊主意,这不马上王主任就从炼钢园这边抽调了二十多个壮小伙去周遭收集木材。

何雨弦何雨柱两兄弟长得人高马大的,自然也在其中。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砍树!

以炼钢园为轴心,辐射周遭,哪里有树去哪里,哪棵树粗砍哪棵。

这下子周遭的百年老树可是遭了殃,顽强屹立了不知多少载,没死在虫害上,倒在人为上了。

前人栽树后人砍,没毛病。

“八十!八十!搞定!”

“树倒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