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你好,我们是人民日报的记者,我们想采访您一下,你是如何炼出优质钢的呢?”
“这个嘛……那个……”
刘海中还是头一次碰到这么大场面。
又是记者,又是照相的。
围观的人也是里三层外三层,当真是万众瞩目,人群中最靓的仔。
这是他做梦都不敢想的情景,紧张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再说,他也不知道怎么炼出来的呀。
“我呢,是我们院里的管事大爷,平时最好乐于帮人,院里有个大事小情,都离不开我。”
果然,刘海中还是那个废物刘海中,抓耳挠腮的憋了半天,就憋出来这么几句废话。
人家宋记者挺忙的,采访完还得回报社那边参与炼钢运动,哪有闲工夫听他废话。
“同志,我是问,您是怎样炼出优质钢的,能把经验给我们大家分享一下吗?”
这么一打断,把刘海中脑子里憋的那几个词,彻底打没了,支支吾吾,一句话说不出来。
好在关键时候,还是亲儿子靠谱。
刘光齐在其身后提醒道:“爸,你还记得昨天那个铜佛吗?”
“对对对!铜佛!”
经这么一提醒,刘海中仿佛打开了某个神奇开关。
不由分说的拉住记者宋铁的嫩滑小手:“是铜佛,我在炉子里加了铜佛!”
新时代了,倒也没有男女授受不亲那个说法。
做记者的,经历的多了,突然被一个老男人抓住手,宋铁也没往坏处想。
全当是眼前这位同志一时激动,可以理解。
关键刘海中有些太激动,把平时打孩子的劲儿都用出来了。
宋铁只感觉自己的手上被一把铁钳夹住——疼。
好在也不是实时转播,不需要太注意形象,使劲拽了好几下,终于是把自己的手从一双铁钳中抽出。
这次宋铁学聪明了,直接越过刘海中,来到其身后的刘光齐面前。
“同志,昨天你也是全程参与了刚才那位老同志的炼钢过程吗。”
“对,我叫刘光奇,那位是我父亲刘海中……”
正说着呢,刘海中一个转身,突然把身子斜着插在两人当中间,“对对对,我叫海中你记住!”
宋铁受过专业训练,出门在外她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更是整个报社的形象。
所以一般都会极力保持自身形象,但今天她真没忍住。
不由得就给了刘海中一个大大的白眼,其中意思自己去体会。
很快,宋铁恢复好情绪,面带微笑的看向眼前的年轻人。
同志,你可以继续说了。
“昨天添料的时候,我们在铁料里找到一座铜制佛像。”
“当然是有其他人,可能是看佛像代表的某种特殊意义,想着将之保留。”
“对于这种封建残留思想,我本人……我本人和我的父亲,都是持强烈的反对意见的。”
“我,包括我们一家人,都是坚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坚决不允许这样的封建迷信思想存在。”
“于是我毅然决然的将铜像抢了过来,投入高炉中进行熔炼。”
“果然,随着这尊铜佛的消亡,标志着旧时代精神枷锁被彻底粉碎,不出意外的我们炼出来了一炉高标号合金钢。”
“我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打破思想桎梏,群众智慧可以创造任何奇迹!”
……
和聪明人沟通就是省事。
不管刘光奇说的是不是真的,宋铁已经想好明天的报纸头刊怎么写了。
【破除千年枷锁 炼出革命真钢】
【劳动人民创造的钢铁,远比封建余孽的泥菩萨更有力量!】
一想到报纸刊登后,能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宋铁心中激动不已。
这次来对了!
头条,绝对的头版头条!
……
而刘光奇,此时内心也是十分的激动。
昨天意外炼出优质钢,具体什么原因他哪里知道。
说不定只是碰巧呢。
只不过看到记者的那一刻,一个想法犹然迸发。
革命与封建之间的博弈,这个话题太合适了。
他要借此机会出名,有了名气以后,最低也能混个先进模范,这以后升职分房子的,还不是手到擒来?
果然看到记者脸上的笑容,刘光奇心里有了底。
他赌对了。
康庄大道,马上就要来喽。
连带着刘光奇现在看那些铁疙瘩也顺眼不少,抱起领导特意留下来的“特种钢”傻笑起来。
这是他的吉祥物呀!
如果可以,刘光奇都有抱回家供起来。
刘光奇的傻笑,在记者宋铁眼里就是劳动人民的淳朴笑容呀。
连忙挥手示意身后随行的摄影师准备。
咔嚓一声,摄影师用照相机记录下这个美好瞬间。
……
果然,仅仅两天半的时间,刘光奇出名了。
而且是闻名全国!
能把炼钢和封建迷信扯一块,形成对立面,不得不说,刘光奇脑子还是可以的。
从宗教器物变成封建符号,再异化为政治资本,最终沦为宣传工具,构成这个时代特有的媒介奇观。
典,太典了!
当然,大部分人并没有记住刘光奇这个人,只是从报纸上知道了消除封建残留可以加促炼钢工作。
炼小铜像就能获得优质钢,那炼大铜像还不得出特级钢?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热情高涨的普通人就明白了一个道理:炼大佛=炼优质钢。
兄弟们,炼就完了!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报纸刊登后一个星期的时间,已有3752处炼钢点相仿挨此法,共熔毁佛像、香炉等封建残余物一百二十吨,炼出特种钢七万余斤。
然而,群众是盲目且愚昧的,事情演变的越发离谱。
铜像其实也就那么多,一些大型佛像,大都是表面镀铜,内里石制。
铜像炼完了,那就炼别的。
像什么往土坑高炉里加石像,更有甚至加画像,还有加瓷像的。
自然的,炉子是炸了一波又一波。
慢慢的,大家对此炼钢秘法不再那么盲目信赖,又渐渐回到一开始的时候。
老老实实炼铁水,安安分分烧高炉。
但不管怎么样,刘光奇从中得利了。
连带着刘海中现在也得意的不行,专门把那天带着刘光奇相片的报纸裁剪下来,裱在家里的梳妆镜上。
一进门就能看到的那种。
“瞧见没,刘光奇,我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