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陆启霖看了看,隔了三间就是茅房。
虽不是所谓的“臭号”,空气里却残留着若有似无的陈年屎臭味。
这还没开考呢,若是开考后有人如厕......
陆启霖紧紧屏住呼吸,暗中盘算着后面几场该如何改善这股气味。
想了想,还是作罢。
考场有规定,异声异气扰人者杖八十。
据说曾有考生在自己的皮肤上抹了点薄荷油,转头就被隔壁考生举报了。
算了,他忍!
就当是隔壁之外有个“黄金屋”吧。
是个好兆头!
天光大亮,鸣鼓声再次响起。
随即县令魏宇所出之题,由他大声朗诵出来。
没听清也没关系,题目被誊抄在一块题板上,差役举着题板放到了考场中最显眼的位置。
陆启霖的位置看过去,是斜着的,但他目力不错,加上也听清了题目,正襟危坐,垂目沉思。
今日是第一场,乃正试,出的第一道题目也是中规中矩。
第一道制义题目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陆启霖在脑子里一翻,立刻搜索出了原文。
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讲的是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
总结归纳,就是上位者应该用以“德”的方式来施政,实现良好的统治效果。
现代都在用的观点,陆启霖再是熟悉不过,思想政治可不是白背的。
他略一思忖,提笔破题,为政者以德化民,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随即又洋洋洒洒写下了后续的承题,起讲,入题......
待写到最后的束股之时,他又将全文升华到圣贤之道、治国大义的层面。
反正他没坏了考试的规矩,直接赞颂当今圣山,但却也借着“借古颂德”展现了为官理想,更是暗戳戳的吹了一波彩虹屁。
都写成这样了,县令应该能给高分吧?
陆启霖写完,又开始做第二题。
题目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原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主要考得是后面一句,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意思是两项东西都是我需要的,但若是只能取一样,那他选择熊掌。
因为更在乎一个“义”。
看到这个题目,陆启霖眨巴着眼睛,有些想笑。
他刚拜师不久,安行给他出的题目就是这个,而他的作答卷子,安行还点头说了句“尚可。”
他那个傲娇师父,能说一句“尚可”,那就起码是九十分了吧?
得益于每日迅速写话本的功劳,陆启霖一气呵成快速写完了题目。
抬头一看,约莫快到午时。
眼看着陆陆续续上茅房的人开始多起来,那“醉人”的味道也越发浓郁。
陆启霖虽不太饿,却也怕自己一会再吃得吐出来,便决定吃点东西歇一歇。
他取出被差役捏碎的“干脆面”。
挺好的,也不用他自己捏了。
细嚼慢咽了一会,又喝了几口的清水,一边歇一边思考第三题。
这也是本场考试的第三题,以“冬雪”为题,作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要求平水韵“寒”部。
陆启霖思考了一下,若只是以冬雪为题,作一首诗很简单。
可若是想要出彩,则是要花点心思。
前头两道制义题,多年科考下来,很多题目甚至都是差不多的,回答也是差不多的,想要得到高分,并不容易。
他只敢保证自己写的不差,却也保证不了名列前茅。
而对于很多学子而言,他们的作答重心都放在制义上头,并不重视作诗。
虽不至于敷衍了事,却也不会在作诗这一道耗费太多功夫,很多人甚至认为只要对仗工整,言之有物就可以了。
这倒是一个机会。
陆启霖手指在案板上敲了敲,心中有了盘算。
此次县试出题的是县令魏宇。
第一题中规中矩不多说,第二题却是提到了“舍生取义”的含义。
令陆启霖这个当事人不由多想了一些。
或许,经历“山中人”一事,县令大人最近有了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而冬雪,一般可以视为简单的雪,搭配梅花来写景抒情。
若是不一般的话,倒还可以理解为另一层意思......
比如,清廉似雪,廉洁公明。
想了想,陆启霖写下一首诗。
天公挥玉屑,一夜洒人寰。
岭失青螺髻,河凝白玉栏。
松枝穿素甲,梅蕊裹冰纨。
晓陌无行迹,晴窗有照寒。
官怀霜雪志,吏守瑾瑜肝。
洁比新烹雪,廉同久淬丹。
愿将清白意,长共白云端。
写完之后,陆启霖读了一遍,心中把握更甚。
他都这么“表示”了,县令大人也应该会很满意,顺便也能懂事些吧?
三道题目全部答完,陆启霖又检查了自己的答卷,看了两遍没什么错别字后,他就交了试卷。
此时,考场里也有几个已经交了卷,他虽然算早,倒也没有引起太多人关注。
拎着篮子走出大门,即便是他对自己的作答很满意,心里还是微微有些当年高考出考场时候的感慨万千。
无论如何,总算是考完了第一场。
安忠和安小竹还在外头等着,见他早早出来,安小竹赞叹连连,“小公子,您好厉害,这会出考场的可没几个。”
陆启霖等了一会。
考了一整天,都挺累的。
待常鸿等人陆续出来后,几人也没多说啥,各自回家去。
安忠赶着马车,将他带回了安府。
书房的小几上,正煨着一锅鸡丝粥。
安行坐在窗下,眼神直勾勾盯着院门。
直到看见孩子跨过门槛匆匆进院子,他才收回视线,垂眸盯着手里的书本瞧。
陆启霖回了书房,笑嘻嘻道,“师父,你怎么知道我饿了?”
午膳就吃了碎面饼,闻到鸡丝粥的香气,他的肚子都咕咕叫了。
“哦,丁一勺说让试试新熬的粥,我不饿,你自己试试吧。”
陆启霖走到他跟前,弯腰将脸凑过去,面对面问道,“师父,这书好看吗?”
安行“嗯”了一声,“尚可。”
陆启霖竖起大拇指,感叹道,“流云先生实乃我大盛朝第一文人,看书的姿势都和别人不一样。”
安行:“......”
书,拿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