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穿越悲惨生活之得过且过 > 第206章 热热闹闹过新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腊月二十九,要贴对联,虽然作为女婿,赵竟成一早就送过来几幅。但家里有两个院子,房间又多,送过来的远远不够。

反正新庄营的村民也要用,索性买些红纸,让赵竟成多写些,除了对联,还有福字,不但自己用起来方便,还能放在杂货铺里往外卖,一举两得。

别看现在杂货铺只是两个棚子,但衣食住行所用的到的东西都可以提供。棚子两侧贴的对联充分彰显了开店的初衷:售之急需之物,解之燃眉之急,横批:便利店。

腊月三十祭祖,老爷子作为族长,主持了祭祖仪式。祭文是女婿帮着念得,他只最后说道:“望先祖保佑赵家庄来年风调雨顺,颗粒满仓,日子越过越好。”竟也赢得了村民们的认同。

老赵家是第一个行跪拜礼的,呼啦一声,儿孙跪倒一片,算是人丁兴旺、扬眉吐气了吧。

从一个普通村民走到成为族长这一步,老爷子说这一辈子值了。还记得前些日子寒衣节那天,他都跪在坟前,哭了好久,我们都离开了,他还说要再待一会儿跟已死去的爹娘多说说话。虽不知说的什么,但感觉自从老爷子这次祭扫回来后,腰板挺得更直了。

这不,现在主持祭祖,得心应手,派头足得很,像是当了很多年族长似的。一言一行,一腔一调,举手投足间带着威压,那是身份的象征。

跪拜完,大栓、二栓和小四作为儿子,留在祠堂继续陪着老爷子等着后面的人磕头,我们这些妇人就先领着孩子们回去了,还得准备晚上的年夜饭和包饺子呢!

今年有人又不差钱,我就想着实实在在吃一顿。自从娘家二哥接手了粮店,我可从他那儿买了不少大米白面,以后就想过上吃大米干饭和白面细粮的生活。

二哥还笑着说:“有你这一个客人,我那粮店就能养得住,不愁开不下去。”

“说的好像你妹妹多贪嘴似的,我这顶多算是毛毛雨,面馆那边需求才是大头。这么看来,钱家还是很通透的,知道咱开面馆,就给二嫂陪嫁了个粮店。我这口腹之欲可是借你的势,沾二嫂的光。”

今年过年,除了米面,肉也买了不少,不过还达不到敞开吃的程度,看来以后要想大口吃肉,还得自己养猪才行,自家杀猪,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那多痛快。

看大嫂和三妮剁了不少肉,老太太顿时急了眼:“这是想包多少啊,还往里掺白菜呢?”

我说道:“娘,吃得完的,东跨院还有那些孩子们呢?”

“啥?你还想给他们吃肉饺子?咱家以前还没吃过这么多肉的饺子呢,还能便宜了外人去?再说,都是一帮签了卖身契的,你见过哪个大户人家,奴才和主子吃一样的?”

好吧,阶级观念确实不好被打破,只能让云朵拿些豆腐白菜鸡蛋,包些素馅的,老赵家就吃纯肉馅的,这样算是区别对待了吧?

就这,老太太还抱怨道:“一点儿也都不知道节省,攒下来给孩子们留着,都便宜到那张嘴上了。”又指着东跨院说:“一个个真是好命,能卖到咱们这样良善的人家,过年还能吃上饺子,换个别家试试,还吃饺子?整日让干活不算,还天天让啃玉米饼子?”

老太太反正就是刀子嘴,说几句就说几句,一点儿也不影响大家包饺子的热情。现在连云朵都练出来了,不会被老太太几句不饶人的话就说的掉眼泪,该干嘛就干嘛。

大年三十晚上,炒了几个菜,大肉馅的饺子一进嘴,真过瘾,个个吃的心花怒放。虽然老太太那么说,可她吃的一点也不比别人少。

东跨院也吃的饺子,没给他们准备热菜,只上了几盘凉菜。陈师傅就他自己,怪冷清的,索性叫过来,陪着孩子们一起,也热闹热闹。

今年的幸运饺子是三妮吃到的,大家一边吃饭,一边看她和赵顺,直把俩人弄了个大红脸。现在说起再婚来,她也没以前那么抗拒,俩人之间就差捅破那层窗户纸了。

嘻嘻哈哈间,这个年就在热热闹闹的气氛中度过了。

大年初一,我是被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吵醒的,看看外面的天色,还黑着呢,怎么都起这么早?

二栓年前买了好几挂鞭炮,声音持续了好一阵才停。虽被吵醒,但还想赖着,不想起,但不起又不中,一会还得去各家拜年呢?

癔癔怔怔地穿好新衣,洗了把脸,才终于清醒过来。赵平他们早早就等在门外,等着拜年了,小安还一直催:“娘,你收拾好了没?”这个小冤家,真是一点也不知道体谅。

田征和阿一他们也来拜年:“祝夫人新年快乐,吉祥如意,大富大贵,健康长寿。”祝福的话就跟不要钱似的。

一人给了十文的压岁钱,岁数小的小九和小十嘴甜的不行不行的,夫人夫人的叫个不停,逗得我都合不上嘴,俩人真是比小安可心多了。

我悄悄问田征:“去给老太太他们拜年了没?”

“见您没起,我们就先去的老夫人屋。”

“她给压岁钱了没?”

“给了,一人给了2文。”

要不说,老太太这人刀子嘴豆腐心呢?一人舍得给两文的压岁钱,这么多孩子,她也真是大出血了。

小安今年又挣了不少压岁钱,尤其是二舅妈给的,二嫂不差钱,直接是一个孩子给了1两银子,将大嫂给吓了一跳,小声跟我说:“这可咋办,回头老二家生了孩子,咱得给多少啊?”

“大嫂,不要有负担,有多就多给,有少就少给,不用攀比的,压岁钱也只是个心意罢了。”

赵平将收到的压岁钱还像以前一样都给了我,可小安这臭小子却将压岁钱都装到了他的存钱箱里,还时不时的拿出来,摊在炕上,一个个数数,还拿小本子记上,这可是学会阿拉伯数字了,唯恐被我拿去,真是个小财迷。

他也不想想,我又不会眛了他的,放在他娘这里,到时反馈的还能是这个数吗?上学、结婚哪个不是小数目,就他那一点点,难道这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攒私房钱了?

今年过年,老赵家很是热闹,除了赵家庄的人,连新庄营的人也都过来拜年了,老太太提前准备了不少零嘴,每个过来的都笑眯眯地接待,吩咐云朵端茶倒水,还亲自拿吃得,不但摆了谱,还收获了不少好感,说起族长夫人,谁不夸奖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