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墨疆 > 第5章 岘毓神峰名天柱 天动九龙观星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章 岘毓神峰名天柱 天动九龙观星阵

中武神州腹地,涂羹群峰,世有巍名。

世人皆知主峰岘毓钟秀天地,冠以神峰之名,高九千九百九十九韧,与天地通达,九州尊称“岘毓天柱”。

然三圣赴明台之后,天柱竟像从人间消失了一般,奈何遍寻涂羹千峰,不见岘毓。

岘毓神峰、天柱一词,也仅见先辈留存的典籍之中,天柱之争亦自三圣始,从未停息。盖涂羹千峰,星罗棋布,或奇绝险峻,或幽密叠嶂,一说群峰皆有岘毓气象,藏锋于天,故后世不能辨;一说三圣飞升陨落,天劫雷霆将岘毓天柱劈毁,群峰皆其残骸,故后世寻而不见;还有说岘毓乃千山灵脉聚集之处,非登临混沌境的绝世强者不能见,然此境无人能达,故九州不见天柱!

凡人身在九宫,命格宿锁八卦,纵是人中龙凤,若非修行者,难登七星,也有惊才绝艳的天骄,虽不入修行之门,仍有奇能,并踩七星。

而真正的修行者共有九层境界,第一重名七星境,内视灵泉,洞见七星。

第二重名六合境,筑基、开悟修行门径,通七窍之灵而蕴于五藏,并六合,始有命格;

第三重为五行境分属金木水火土,命格有别,根据修行者禀赋而选择精修方向,粗以五行而论;

第四重为四象境,天赋异禀的修行者触类旁通,处堂之阴而知日月之次序,见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暑,命格暗合少阳、少阴、太阳、太阴四象,侍奉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为各自命格主神;

第五重名三才境,天地人不可名玄,行疆纵横百里,通达万事,宛如人间神仙;

第六重两仪境,黑白乃阴阳大道,触摸门径,进一步则别有洞天,退一步则柳暗花明,行疆纵横千里,进退之间,天上人间;

第七重为太极,天地初开皆为混沌,混沌则无限接近道,道生一,一者太极也。

第八重为无极,第九重混沌。

关于太极、无极两重境界,普遍认为无限接近模糊的混沌境,属元一、垩山、离嫄三圣之流。至于混沌境,修行世界几乎无此实例,且不做深究。比如,无极是空,太极是圆,两仪是黑白,道生一,无极生太极;一生二,太极生两仪;二生三,天地人,万物生;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自两仪分阴阳,融通雌雄,数盖奇偶;阴脉是天地人,阳脉是四象;纵分五行,横连六合;召应七星,款曲八卦,众生皆在九宫。

说回天柱岘毓,土宗扼守涂羹千峰,难探其实,故天柱所在,至今不详。

涂羹之南有一座古院,千百年来,时光的青苔早已抹去了建造时锤炼的凿痕,隐缀镶嵌生长于梧丘、锦琼、望岳三峰的葱翠草木之中。院内殿宇屋舍不可胜数,乃五行天宗土宗门庭所在。

下院梧丘,上院锦琼,内院望岳,三院大致以境界修为为参照,逐峰晋升。

凡入涂羹者,需执五宗灵牒,这枚灵牒既是修行者的护身符,又是通行、居住修行的凭证。保护执有灵牒者安全通过土宗护宗灵阵时不受五行之力的伤害。

传闻中,部分高阶灵牒可在涂羹深山中,呼唤更高阶灵牒,求助、预警,快速发送信珠。总之,灵牒的等阶既是修为和身份的象征,又是五行天宗共同认证的修行秘宝。每一块都极其珍贵,尤其是高阶灵牒,每一块都与众不同,且严格限制在一定数量之内,自然也有许多玄妙的用途。

天下修行,不出五行。

一方面说的是五行天宗乃天下修行正统,涵盖极广,既是力量之源,又是修行者通过自身转换释放力量的外化形式;另一方面则说五行系统修行乃修行根基,修行之法纵千差万别,殊途同归,包罗万象,无外金木水土五行三界。

单看五宗之一的土宗,守望涂羹千峰,历千载而不衰,古往征战数百役,寸土不失。岿然如磐石,统御护佑中州,实乃神州砥柱,国运基石。

土宗修者笃重信诺,宽厚至诚,不受封赏,不兴土木,不漏锋芒,是五行天宗中最低调,最务实,最朴素的宗门。

荣尊尤敝屣,富贵似浮云,江河不相忘,山川莫敢轻。

每每有土宗弟子陨亡,中州皇族长者均会从祖庭奉上一捧祭祀用的黄土,以示缅怀之情,经年累月,望岳峰顶,祀土结庐,凡土宗弟子:虽身处远方,仍不忘行晨昏定省之礼,朝暮不缀。

土庐简陋非常,却是人间最高贵的住所。

也是土宗宗主石鼓修行之所,土宗尊称其“石庐”。

土宗在大部分修行者心目中视其为五宗之首。只不过他委实低调的有些默然惨淡了些,较之其他四宗。既不光鲜亮丽,又不威风凛凛,藏在芸芸众生,亦无不同。

土宗遴选弟子要求近乎苛刻,所以土宗的规模,影响力,实力都在隐在了千峰云松泉涧之中,其发展也一直中规中矩,不温不火。最近几十年,石鼓鲜在人间走动,土宗便给人留下了走向寂灭的没落感觉。

即便不能与鼎盛时期的土宗相比,涂羹山附近,试图通过考核进入土宗大门的清修、杂修、散修、魔修或虔诚参悟土系修法,或游学、旅居、借鉴、参照者仍不计其数。

大家时而啸聚山野,谈辩高下。

或静居独处,全心参悟;或以文武会友,互学有无。

各处人才济济一堂,共同谐居,和平共处。这里鲜有尔虞我诈,谋害他人的行径。更有意气相投者,同榻共处一室。

如遇纷争,皆可写铭帖,入墨台相争。

既可分高下,亦可断生死。

相对而言,土宗的墨台之争。

更像是为切磋技艺而生。

涂羹群山几乎是所有心向大道的修行者最理想的净土。

简陋的石庐内,一几、一椅、一榻和一串由琉璃、玛瑙、玉衡、兽符,紫金炉、玄铁锤、金碾、乌木杖八件微雕挂件组成的风铎,除此之外,再无长物。

老人身着朴素玄衣,曲臂为枕,雪白长须自然垂落,桀骜的淡黄色长眉,根部已近纯白,玉衡突然自己发出了声响。

他慈眸微张,顺着玉衡发出的声响凝视。

清风穿庐而过,风铎摇曳了几下,挂件细微的碰响与自鸣声音不同,少时又回归静止。

“莫非是我太想念那孩子了?”

石鼓怀疑自己老迈,听错了……继续闭目养神。

玉衡又响了,久久在石鼓耳畔萦绕回荡。

石鼓睁开双眼,任凭时光将他牵回久远的过往。脑海跳跃出一件件往事,一张张面孔,一幅幅面面,流萤般闪现而过。风铎上的玉衡曾是弟子吴展的命器,自他封藏剑笠玉衡,浪迹天涯起。十八年间,石鼓时常闻梦中吴展呼救声而惊起,久久矗立于星空下,见东方佛破晓而归。

今天,玉衡确实是响了,这次响声很清晰。石鼓细细聆听那悠长的声响,似是一句句呢喃倾诉,石鼓轻叹一声:“纵他不再是土宗弟子,终究还是我养大的孩儿,断不能任由别人欺负!”

石鼓踏步隐入晴空,遁形而去,修为远在三才天境之上。

碧波圣海、青丘圣墟、昆仑天镜,被世人尊称三尘之地,不在五行,毗邻三界,世间几乎所有大能都曾在三尘之地虔诚领悟过飞升大道,三尘是世间最后的圣地,也是离天道最近的神域。

三尘之上超凡入圣,三尘之下,众生芸芸皆凡庸。

那一年,寒山御风堂,冷月断星崖频传异象。

人间最重要的修行力量,除五行天宗外,不得不提的便是号称掌管人间行事的寒山御风堂和冷月断星崖。它们以天象论断人间,长期影响着整个世界的格局,尤其是三圣飞升之后,与九州皇室关系密切。

大概是出于对修行者操控力量的恐惧,每有天才降生,皇家总会不惜代价斩草除根,用这种有备无患的残忍手段,将一切有可能动摇皇权的人,扼杀在摇篮之中。

因此寒山御风堂和冷月断星崖纵是为五行中人所不齿,但其势力却渐渐超越五宗。

御风堂以璇玑、玄素、玄灵三堂为核心,掌控、研判风水,指导人间婚丧嫁娶,世人称其为玄空风水,门庭在寒山,故称寒山御风堂。

断星崖以弈星、残星、落星三庭为基石,辨识、洞察凶吉,世人称飞星断事,门庭在冷月潭,故称冷月断星崖。

两宗行踪隐秘,经常因行事风格相近,甚多交集。最早互为敌对,但经过几百年的融合,渐渐形成两宗并和之势,甚至约定不与外宗通婚,久而形同一体,共享神鬼莫测之能。也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御风堂秘宝玄空盘和断星崖秘宝飞星盘拼合成如今的玄空飞星盘,真正实现了上观天象,下察人间的垄断势力。

那日,玄灵堂启明夜观星盘,见盘间中庭,墨气冲斗,大耀熠辉。星斗遥向西北紫薇而去,启明大惊。紫薇深居,乃帝星,此斗冲撞帝星,怎生了得!时西北天阙金顶亦在观,见金顶之上星象颇盈,星斗横空而出,曜而不落,不知是何征兆。

启明正愕然间,身旁突然有人道:

“星格指向天阙,决而不断,不似那二人运势!”

启明听此论,知师弟玄素堂启轮来了。

少时,又见师兄璇玑堂启行辍衣赶来,惊道:

“此星悬而不陨,星格颇不俗,引动神格,具显不凡,继而不归星位,恐天擎巨孽出也!”

三人相视而惊,齐齐将灵识注入玄空盘,想要推演出这神格趋向,然而星盘像不愿他们窥探天机,居然巍然不动。

三启大惊失色,继续发力。

这时,残星庭宛慈、落星庭宛浅、弈星庭宛笕三人赶来助力。

六人以强力灵识分别注入玄空飞星盘,强力催动星盘运转。

少时,只听耳畔机括声如雷动,峨然倾斜,黄赤逆行,星盘上周天星子大乱,回落成最初的星象。

六人再想用强,却见璇玑堂启行率先撤下灵识,失魂落魄般跪倒在地,众人愕然,追问何故。

顺着启行的手指方向,偌大的玄空飞星盘幽幽出现龙光,一道,两道,三道四道……天动九道观星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