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县一把手仿佛看出了他的想法道:“你不要,我可给别人了。”

随后又数落道:“管你要个人,看的跟眼珠子似的,行,不调动沈清月!”

厂长一听说这个话可就放心了:“主要是我们就这一个拿得出手的人才。”

县里一把手边跟他往厂里行进边说:“你们办烧烤节成功,给我们可添了不少麻烦!都在问是不是县里跟你们厂里应外合才把大家给骗了。”

联系各个摊位和民间搞笑艺人,他们不相信能是区区一个厂就能调动起来的。

就连县一把手的下属都在旁敲侧击的问他知不知道。

现在县里一把手那电话不断,弄的大家情绪都很大。

县里领导心里是真佩服他们保密工作做的这么好。但嘴上却不饶人,怪他们连自己也瞒,要不是事儿闹的沸沸扬扬的,他还不知道呢。

厂长道:“这件事情我检讨。”

县里领导摆了摆手道:“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而且你们的烧烤节很有意义。”

县领导顿了顿道:“经过了这件事儿,发现群众们还是有一些娱乐的要求的。县里还真的缺这么个地方。”

其实现在回看烧烤节,也有很多粗糙不好的地方,头一次有这样可以撒欢的地方。就算不好,大家也都很包容。

县里就三条街,没有溜达的地方。更没有以娱乐为主的地方。

但是县里的人却有旺盛的需求。所以县领导拨这一块地,就是这个意思。

希望让钢铁厂牵头打造一个能供大家休闲娱乐的地方,至于县里为啥不肯自己做。

第一是没有人家国营大厂有钱,第二,也没有像沈清月这样有能耐的人。

钢铁厂长一听:“那可太好了。”

县里领导又忍不住叮嘱:“这个事儿很重要,但是你们生产的任务同样很重要,不可厚此薄彼,专门在这上面下功夫。做了这个决定,我也是扛着很大的压力的。”

厂长道:“这个您放心,我待会儿就让沈清月过来,那丫头主意多,看看怎么打造一下。”

“行。”随后还问起县里的牛筋头大包子是不是真的那么好吃。

厂长不得不把他私藏的冷冻大包子给县领导拿了几个。

这都是他侄子买来孝敬他的,拢共就八个,寻思着冻起来想吃的时候热着吃。

厂长自己都没舍得,给了县领导五个,果然把人哄的眉开眼笑的。

厂长默默决定了,下次侄子再买东西的时候多买点,再多都不嫌多。现在沈清月的特色美食名声在外,都流行成了以吃会友。

剩下这仨包子也保不住,好友电话左一个右一个的,像身边的朋友们身份高,啥好东西没见过。就想吃这一口新鲜,不能不给这个面子。

……

厂长这边还需要敲定,动工这么大片的地方也得做方方面面的评估。等把一些小细节都琢磨透了才能跟沈清月这边谈。

沈清月难得在村里。好多人都拉着她聊天。看见沈清月满心的热情。比对自家儿女都好。

沈清月在旁边听着。

这些人见沈清月听,就觉得脸上有光。

没一会儿看见徐天跟沈来娣远远的走过来了。

沈来娣之前因为改名替嫁这个事儿,简直都成笑柄了。

当时闹起来的时候,村长是给她做主的。要是她能立起来,坚决的退婚,是能退掉的。

眼瞅是个火坑,但她却像被娘家洗脑了似的义无反顾的往里冲。

她自己愿意,其他人都不知道说啥好。

也只能随着她去了。

后来村里的蔬菜大棚盖起来了。

招人做麻辣烫生包这个事儿也继续。再加上烧烤节刘家村出尽了风头。新鲜的事儿就把之前的事儿给压下去了。

渐渐的没人谈论了,但是今儿见他们一来。周围这些说闲话的人,声音都边小了。

一个个脸上的笑容都没了,他们怎么来了?

当初闹成那样,要是识大体的人就该避嫌。哪儿有主动找上来的?

徐天看着坐在大家中间的沈清月,漂亮夺目,心中就升起不甘。

这才是他想娶的人,而不是一个鸠占鹊巢的赝品。

徐天强压下心里这点不甘。想着今儿还有事儿要干,抿起嘴唇。

旁边的沈来娣道:“二姐,好久不见啊。”她不是能说会道的人,强行堆笑的样子有些尴尬。

沈清月道:“什么事儿?”

沈来娣道:“咱们出去说?”

旁边的人不干了:“哎呦,就在这说嘛,你们小两口想出去说就出去说,谁知道你们要干什么?”

“就是。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啧啧啧。我就纳闷了,你们哪儿还有脸来呢。”

沈来娣现在结婚了,也经历过一些事儿,脸皮不像小姑娘时候那么薄了,哪怕被这么说也不在意:“不是这么讲的,她是我二姐,永远都是。我们是一家人。”

就算沈来娣脸皮厚了,但当这些婶子面前还是嫩,几句话就给她戳破了:“嘿,还一家人,你妈,你奶奶站在这都不敢这么说。你当初改名那个事儿,我都嫌恶心。你挺大个丫头怎么不嫌乎害臊呢?”

一句话给沈来娣弄的脸色通红。

沈清月道:“别绕弯子了,有事儿说事儿,没事儿就回吧,我跟你不是一家人。”

旁边几个婶子忙道:“哎呦呦,这话听见了吧,我看你是没长耳朵。”

徐天跟沈来娣一看怀柔政策无法打动沈清月,周围还有一群婶子像老母鸡护鸡崽子似的,保护沈清月,心里又气又恨,只好说出心中的话。

“二姐,你借我一万块钱呗。我跟徐大哥做生意用。”这话是沈来娣说的。

沈清月旁边的大婶们都气笑了:“开口就一万,你可真的不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