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魏宫莲 > 第28章 除夕祭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君即位,为了巩固维护君权,当然不能守丧三年不亲政。因此,历代新君,都需要以“权制”为理由实行短丧。

但是,按儒家经典,三年之丧乃自天子达于庶人的天下通丧,倘若实行短丧,必然有违儒家伦理精神。

更何况,三年之丧所彰显的嗣君与逝帝之间的父子血脉关系,是新帝政权合法性的重要依据。

所以,嗣位皇帝需要通过“斩衰三年”的礼仪制度,来强调皇权的转移。

因此,晋武帝提出“吾本诸生家,传礼来久,何心一旦便易此情于所天”。

他希望能在短丧制度和儒家三年丧制之间找到一个协调的办法,所以自创新礼。

在“权制”除丧之后,用“深衣素冠,降席撤膳”的方式表示“心丧”之意。在紧握政权的同时,又维护了父子、君臣之伦。

天子孝期,争论到了现在的北魏,还没有争出个定论。

现在,彭城公主又提出,要为其父天子献文帝拓跋弘守孝三年。

“她是公主,已经蒙天子赐婚,那么,她的驸马也要为君父守孝三年。”

冯清看了过去,听她母亲博陵公主接着说,“我的那座公主府原是要给她的。你姑母西宫娘娘诏了我进宫里说了一回话,可叹她小小年纪,兄友弟恭的。不肯要,说乐安公主出阁在前。”

魏公主的公主府邸,大多修在封地,而她们几乎都住在京城里。不住驸马家,便回了魏宫里住。

只有有数的魏宫公主在京师也有公主府。博陵公主头婚,在京师都不曾有公主府。

宗亲里,便也至今都调侃太师冯熙肥如侯。肥如者,丰腴也,肥得名副其实。

也让冯太师闻言不敢肥如,没事总去城外草原上骑马。

不曾想,那几匹马养得膘肥体壮,如今却以“肥如”马出了名。都说太师冯熙封地的马好。

肥如马,就是好马。平心而论,太师冯熙在一众魏宫驸马里,一开始也算不得出挑。

就像北燕在北地五胡十六国里的排名。始终,不靠前。

博陵公主当初急着再婚不假,也相看了三两人,实是碍着魏宫两代皇后冯氏的情面。

尚主,才好封王爵。

博陵公主知道,也有事,王爵的事,求着魏宫。

如今,倒是越看他,越顺眼。北逃官员带来的消息,说是南朝驸马爷也差不多,选驸马,也都是公主驸马爷家里的。

驸马么,适逢三国两晋南北朝,骑马射箭几乎都拿得出手。但要说,老子生得比他儿子还顺眼的,北魏丹阳王府里也算不上。

南朝宋,北魏,也就这一个不良于行的驸马爷。但平阳公主照顾得精心,身边还有医女妾室随行。

瞒了魏宫这么多事。西宫娘娘难得发一回火,直指她,是不是将宫里的规矩都忘了。说她,“身为姑母长辈,行事无忌,没了分寸。”

博陵公主她们也不好替她说话了,事实俱在的。如今,是西宫娘娘管着魏宫里这些事。

西宫娘娘平日里总是和颜悦色,以理服人,也说了守孝,按制领着她们公主姐妹替大行天子守孝。为着平阳公主家里的事情,她们这些做姑母的,没准都要跟着西宫娘娘守孝三年。

停了半晌,博陵公主也只说了句,“刘宋的驸马,也一样,多是公主驸马的儿子。便也是这么结的亲上亲。我的儿,彭城公主可不是个忍气吞声的好性子。”

又说,“我听西宫娘娘提了句,平阳公主都被她气到了,说是这三年的孝,她来守。她这做姑母的替她儿子给她兄弟尽孝。也亏得你没有跟她在魏宫里就闹将起来。”

太师府四小姐冯清应了一声,宫里又不是家里,一时也没有多想,吃着栗子。在炭火上烤一烤,壳就裂开了。

香软甜糯。

这一年,年末,也是除夕。魏宫循例夜祭祖庙宗祠。也就是,宗庙祭祀。

祭祀,是中国的一种信仰活动,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据现代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

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

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

春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是由原始信仰形成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的节日。

由于上古文献缺失,现存下来的文献,对上古祭祀的记录及解释只见于《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

《礼记·郊特牲》上说,古代社会,君王社稷要在郊外定期举行祭天大典。

祭天大典其实是在心理思维的终极意义上感悟人神沟通、上下交感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神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欲念。

万物有灵形成多神崇拜,中国古代宇宙观最基本的三要素是天、地、人。

《礼记·礼运》称:“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

《周礼·春官》记载,周代最高神职“大宗伯”就“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而人鬼,也就是祖宗的英灵。

北魏现在祭祀天地祖宗,也是魏天子的事情。不过,宗亲齐聚,多是他登基或亲政元年。

《史记·礼书》也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因是魏天子亲政元年,故而格外盛大,祭祀祖宗的时候,宗亲博陵公主和太师冯熙也来了。

如今北魏宗亲和有资格来的人多了,多着黑衣,乌压压的。博陵公主尚且在庙里,太师冯熙却跪在了庙外。

听得主持的上年纪宗亲唱道:“拜。”

“祀讫。”

“复拜。”

太师冯熙便几乎没有抬头。而等到冯太师和博陵公主,得了魏宫祭祖的胙肉和供酒,回到太师府里。

太师府的正堂里才会上肉上酒。太师府四小姐冯清看一眼,这一年分的,仍然是羊酒。

分到每个子孙的碗里,不过三两片羊肉,一口酒。

却是都要吃的。说是吃得干净,祖宗高兴。她看着她的妹妹从肉里挑拣出一根木刺来,皱着眉头,说是原是挂在木桩上祭祖的。

京城西郊,有个木头林,夏四月祭祀的时候会挂满肉了。一圈又一圈。

又叫,木杆祭天。

冯清不能跟着她母亲博陵公主走近,跟着她父亲的话,便不能进穹庐。

里面有池,圆池,祭天,地涌甘泉以酿酒。

酒池。说是还有君木,也叫神木。但她只能在外面看女巫执鼓,立于陛之东,西面。

选帝之十族子弟七人执酒,在巫南,西面北上。

女巫升坛,摇鼓。

帝拜,后肃拜,百官内外尽拜。祀讫,复拜。

拜讫,乃杀牲。

执酒七人西向,以酒洒天神主,复拜,如此者七。

礼毕而返。

杀牲后,巫便会割肉悬挂于七根木杆上,也会以酒酌牲。这些,魏宫里的先生也教了。

是祭祀。不过,冯清好奇的是穹庐里的酒池。

祭祀的酒都取自这里。却不让看了。说是里面还有祖宗神灵。

不能看了。教导她的先生说过,“以酒为池,悬肉为林”,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原义是说,殷纣王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但后来,东汉班固在《汉书·张骞传》也提到汉武帝“行赏赐,酒池肉林”,也就是说,酒池肉林,原就是指酒肉极多的地方。

通常是在祭祀。祭祀完了,君行赏赐。是不是就像了北魏夏四月祭祀的地方。

故而,商纣王的酒池肉林,如果是真的,以酒为池,悬肉为林,其实也是如汉武帝,行赏赐于通西域的张骞,祭祀祖宗天地的地方吧。

为长夜之饮。因为祭祀祖宗神灵,人鬼,多是在晚上。

至少每次祭祀完了,太师府都能分到祭祀的胙肉和供酒。而等太师冯熙和博陵公主回来,也差不多是夜宴了。

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故里在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城南2千米处汉江之滨的博望村。

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大汉帝都长安出发,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

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以至通往欧洲的陆路交通,从此中国人通过这条通道向西域和中亚等国出售丝绸、茶叶、漆器和其他产品,同时从欧洲、西亚和中亚引进宝石、玻璃器等产品。

张骞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张骞病逝于长安,归葬汉中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