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 > 第30章 奇袭幽州,逆转战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章 奇袭幽州,逆转战局

【战后研判,谋定而后动】

公元185年秋,河北大地金风送爽,田野里一片丰收景象。赵信站在军帐前,望着远方天际,心中却未因胜利而松懈。斥候带来最新情报:

幽州刺史刘虞败退后,已向朝廷求援;

朝廷正调集西凉骑兵五千人北上支援;

若敌军完成集结,河北义军将再次陷入被动。

赵信召集诸将议事:

“敌军虽败,但根基尚存。”

“若等其重整旗鼓,我等仍难敌。”

“唯有先发制人,直取幽州,方能掌握主动。”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幽州乃北方重镇,城高池深,守军精锐,贸然进攻风险极大。但赵信早已成竹在胸:

“我们不攻城。”

“我们要让敌人自己乱。”

【制定计划:虚实结合,奔袭粮仓】

赵信决定采用“围点打援”与“断敌粮道”相结合的战术:

战略目标:

迫使刘虞分兵救援,打乱其防御部署;

突袭幽州周边粮仓,制造混乱;

引诱敌军出城追击,在野战中逐次歼灭。

行动安排:

部队任务白耳精锐(甲级)赵信亲自率领,执行核心突击任务李大眼部假意攻打安平县城,吸引敌军注意力张猛虎轻骑突袭幽州东侧三座粮仓,焚毁储备刘铁柱部设伏于幽州至涿郡之间,截击逃兵与补给

所有行动将在七日内同步展开,确保敌军无法集中应对。

【第一阶段:声东击西,调动敌军】

九月初十夜,李大眼率部突然出现在安平城外,摆出强攻姿态。刘虞果然中计,立即派遣三千步兵南下增援。与此同时,张猛虎率轻骑连夜急行六十里,悄然逼近幽州东侧的固城仓。此地为幽州最大粮仓之一,囤积粟米十余万石,是朝廷北征的重要物资基地。子时三刻,张猛虎下令发起突袭。守军毫无防备,被迅速击溃。火把四起,粮仓在烈焰中化作灰烬。紧接着,张猛虎部继续奔袭,接连焚毁涞水仓与阳乡仓,共摧毁粮食约三十万石。消息传回幽州,全城震动。

【第二阶段:赵信亲征,夜袭幽州外围】

九月十三日清晨,赵信亲率白耳精锐三百人,潜入幽州西南山林。他们伪装成流民,混入前往幽州贩卖柴薪的商队,顺利进入城郊。夜幕降临,赵信下令发动突袭。白耳兵分三路:

一路袭击城门哨岗,夺取控制权;

一路放火焚烧军械库与马厩;

一路设伏于官道两侧,阻击敌军出城部队。

此战仅用一个时辰便告结束,敌军损失惨重,城内陷入恐慌。赵信并未恋战,而是迅速撤离,留下一句传令:

“黄巾军回来了。”

“你们的粮草没了,你们的军队也不远了。”

【敌军崩溃,战局逆转】

短短数日,幽州局势骤变:

刘虞惊恐不安,频频向洛阳求援;

城中军心动摇,士兵开始逃亡;

周边县令纷纷观望,不敢再轻易出兵;

民间传言四起,称“黄巾军有神将指挥”,士气进一步瓦解。

赵信趁势发布《讨逆檄文》,历数朝廷腐败、贪官横行、百姓困苦之状,号召各地义军响应。此举引发连锁反应:

太行山一带的流寇宣布归附;

幽州南部几个小县闭门拒守,拒绝派兵;

刘虞被迫收缩兵力,死守幽州主城。

至此,河北战场主动权彻底易手。

【尾声:智勇双全,奠定胜局】

十月一日,赵信在河北设立临时治所,正式宣布成立“河北义军政令司”,由他本人兼任总领事。他颁布新政:

减免赋税,安抚民心;

设立军校,训练新兵;

整顿地方治安,清除豪强势力;

派遣使者联络其他起义军,扩大联盟。

赵信站在营帐外,看着远处炊烟袅袅的村庄,低声说道:

“战争不是为了毁灭。”

“而是为了重建。”

“我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但他也明白,只要坚持信念,脚踏实地,终有一日,他会改变这个腐朽的时代。

【胜利之后,秩序何在?】

公元185年冬,河北大地寒风凛冽,雪花纷飞。赵信站在临时治所“广宗议事厅”的高台上,望着远方连绵起伏的营帐与村庄,心中却并未因胜利而轻松。战争虽胜,但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地方豪强趁乱自立,百姓苦不堪言;

粮食分配混乱,部分村落出现饥荒;

军队纪律松动,个别将领开始滋生私欲;

百姓对义军仍存疑虑,观望情绪浓厚。

他召集诸将与谋士议事:

“我们打下了地盘,却不能只靠刀剑来守。”

“要让百姓安心,必须建立规矩。”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推翻旧秩序。”

“而是要建立一个新世界。”

【第一步:设立政令司,统一治理】

赵信宣布成立“河北义军政令司”,作为最高行政机构,由他本人兼任总领事,并设立以下五大部门:

部门职责民政部管理地方事务、安抚民心、赈济灾民军务部统一调度军队、训练新兵、制定防务财政司掌管税收、粮草调配、财务审计法纪司制定律法、审理案件、惩治贪腐文教司教育民众、记录史实、传播新政理念

他还任命五位德才兼备的官员担任各部门主官,其中:

原黄巾老吏王成任民政部尚书;

白耳兵副将陈烈任军务部统领;

商人出身的李广任财政司主簿;

曾为县衙书吏的刘修任法纪司判官;

儒生出身的周远任文教司祭酒。

此举标志着义军从军事集团向政权组织的转型。

【第二步:颁布《河北新政十策》】

赵信亲自起草并发布《河北新政十策》,明确未来治理方向:

减税免税:三年内免除田赋,鼓励农耕;

土地均分:没收豪强非法占田,重新分配给无地农民;

严惩贪腐:凡贪污军粮、克扣军饷者,斩;

公平征兵:实行自愿参军制,严禁强征壮丁;

设立学堂:每村设一所“识字堂”,普及基础教育;

设立医馆:由军医负责诊治百姓疾病;

设立义仓:各地设立储备粮仓,用于赈灾;

恢复市集:允许商贩自由往来,促进物资流通;

设立仲裁庭:处理民间纠纷,避免私斗;

禁止奴役:废除奴隶买卖,保障人身自由。

此政策一经公布,立刻引发广泛反响。不少百姓纷纷前来投奔,称其为“仁义之师”。一位老者跪地叩首:

“老朽活了六十多年,第一次见有人为百姓立法。”

【第三步:整肃军纪,整顿内部】

赵信深知,若不严格约束军队,迟早会失去民心。他下令实施三项铁律:

不得扰民:士兵不得擅入民宅、强取财物,违者杖责百下;

不得贪功:战利品归公,私自藏匿者逐出军伍;

不得私斗:军官之间不得结党营私,违者降职查办。

一次,一名军官因私吞战马被举报,赵信当众下令将其革职,并亲自宣读判决:

“我们不是为了权力而来。”

“我们是为了正义而战。”

“谁敢背叛这个信念,就不再是我的兄弟。”

此举震慑全军,军纪迅速恢复清明。

【第四步:重建基层,赢得民心】

赵信派遣使者前往各村落,设立“乡议堂”,由村民选举代表参与治理。他在广宗召开了第一场“百姓大会”:

村民代表可当面提出问题;

官员现场答复解决办法;

每月召开一次,确保政令畅通。

他还亲自走访受灾最重的几个村落,发放粮食与衣物。一位寡妇抱着孩子泪流满面:

“你们不是贼。”

“你们是真正的人。”

赵信轻抚孩子的头,说道:

“我们会一直守护你们。”

“直到这片土地,不再需要战斗。”

【尾声:政权初立,百废待兴】

进入公元186年春,河北已大变样:

政权架构基本建成,各地设立政务点;

屯田面积扩大三倍,粮食产量稳步上升;

军队正规化,战斗力进一步提升;

民心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多个郡县表示愿意归附,局势趋于明朗。

赵信站在议事厅门前,看着远处田野里忙碌的百姓与士兵,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责任感。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我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战。”

“而是为了所有受苦的人。”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守住这片土地。”

“而是让它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