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三年八月十一日,婺州讲武堂议事厅。晨光微曦,空气中弥漫着新割稻草的气息。赵信端坐案前,手中执笔,在一张密令上落下最后一笔。他抬头看向站在面前的三人:
林豹,火攻队统领,精于谋略;
沈仲元,原宋朝小吏出身,通晓辽语;
周远山,江湖游侠,曾走遍北地;
他对他们说道:
“你们此行,非为求援。”“而是为了看清——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出使辽国:以退为进,借势谋局】
自“江南共治大会”落幕以来,赵信便意识到:
宋廷不会容忍一个独立政权的存在;
若无外援牵制,童贯随时可能卷土重来;
而要打破孤立局面,必须寻求外部力量支持。
于是他做出决定:
派遣秘密使团,前往辽国。
目标有三:
一、【探明辽宋关系】
当前辽国对宋是否仍持敌对态度?
是否愿意在南方战事中保持中立甚至提供帮助?
二、【争取物资支援】
通过交换茶叶、丝绸等商品,换取战马、铁器、药材;
若能获得辽国军械支持,将极大提升白马义从战力;
三、【制造外交压力】
让宋廷意识到,若继续南征,将面临两线作战风险;
迫使其在“剿”与“抚”之间犹豫不决;
林豹临行前问:
“万一辽人将我们出卖给朝廷呢?”
赵信淡淡一笑:
“那就让他们知道,背叛我们的代价是什么。”
【内部危机:权力博弈,人心浮动】
就在使团出发当日,婺州城内却传来一则令人不安的消息:
处州李彦宗擅自扩军五百人,并未报备联盟指挥使团。
此事虽小,却引发连锁反应:
明州陈仲达随即提出:“若我亦扩军,可否?”
温州张世昌则开始囤积粮食,拒绝对外交易;
衢州林文远忧心忡忡,向赵信进言:
“圣公,盟誓虽立,然人心难测。”“若不设限,恐生分裂。”
赵信沉思良久,召集五地代表,召开临时议事堂会议。他在会上明确表态:
“共治之约,不是虚言。”“谁若破坏规矩,便是全盟公敌。”
随后,他下令设立“监察司”,由讲武堂直管,负责监督各地方执行情况。此举震慑众人,局势得以稳定。但赵信清楚:
这不过是暂时的平静。
【使团北行:穿越风雪,孤胆赴辽】
八月十五日,中秋夜。林豹一行三人离开婺州,踏上北行之路。他们先乘船至海宁,再转陆路,经润州、扬州,绕开朝廷关卡,潜入河北。途中遭遇数次盘查,皆凭伪装与机智脱险。九月初六,抵达辽宋边境——白沟驿。此处早已被辽军控制,哨塔林立,戒备森严。林豹递上赵信亲笔书信,请求面见辽国主将。辽军将领耶律延禧阅信后,沉吟片刻:
“赵信……倒是个人物。”“带他的人进来。”
【尾声:南北对峙,棋局初现】
婺州城,讲武堂内。赵信站在地图前,目光停留在北方。他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南方,联盟尚存裂隙;
北方,辽国虎视眈眈;
朝廷,已有人主张“先安内后攘外”;
童贯,正在京城谋划新一轮围剿;
但他也明白:
他已不再是被动防守的守城者。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
他低声说道:
“这一局棋,我要赢。”“不仅为自己,也为所有人。”
白马义从的旗帜,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宣和三年九月初七日,白沟驿辽军大帐。夜色沉沉,帐内烛火摇曳。林豹、沈仲元、周远山三人被引入中军帐,对面坐着辽军主将——耶律延禧,年约四十,目光如鹰,神情冷峻。他缓缓开口:
“赵信派你们来,是想求援,还是想结盟?”
林豹上前一步,拱手作揖:
“都不是。”“我们圣公,只想与贵国共商天下大势。”
【辽营交锋:试探底线,智斗强敌】
耶律延禧眯起眼睛,端详眼前三人。他挥了挥手,示意左右退下,只留下亲信谋士一人。随后问道:
“赵信在江南自立门户,朝廷围剿不断。”“你却说不是求援?”“那你告诉我,他想要什么?”
林豹神色不变,语气坚定:
“我们要的是生存空间。”“宋廷腐朽,民心思变。”“若辽国愿意与我等合作,江南可为贵国屏障,亦可为贵国财源。”
耶律延禧沉默片刻,忽然一笑:
“有趣。”“赵信倒是敢说话。”
他转向谋士低语几句,后者点头离去。不久后,一封密信被送入帐中。林豹心中一紧——他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书信呈上:赵信之言,震动辽营】
那封密信,正是赵信亲笔所写。信中内容如下:
“宋廷不仁,百姓困苦。”
“吾非叛臣,实为民请命。”
“今辽宋虽有旧怨,然江南之地,或可为两国新局。”
“愿以茶马互市,互通有无。”
“若辽国愿守中立,江南可保边疆安宁。”
“若辽国欲图南进,江南亦可为前驱。”“唯望贵国知我诚意,勿轻视江南之志。”
耶律延禧读完,良久未语。帐中气氛凝重。谋士低声劝道:
“主公,此人野心不小。”“若放任其坐大,恐成心腹大患。”
耶律延禧却摇头:
“不然。”“他是想让我们明白——”“他不是棋子,而是对弈之人。”
【回礼示好:辽国态度初现】
最终,耶律延禧做出决定:
接受赵信书信,并表示“暂不干涉江南战事”;
同意开放边境贸易,允许少量茶叶、丝绸进入辽境;
派遣一名密使随行返回江南,作为“观察使者”;
他对林豹说道:
“回去告诉赵信。”“我不是他的敌人。”“但也不是他的朋友。”“我要看他在江南能走多远。”
林豹抱拳应诺:
“多谢将军厚爱。”“圣公必不负此信任。”
【婺州风云:赵信整顿内务,稳住联盟】
就在林豹等人北上的同时,婺州城内也风波再起。处州李彦宗扩军之事仍未平息。赵信召集五地代表,于讲武堂召开紧急议事会议。他当众宣布:
一、【军事纪律】
所有扩军须提前报备指挥使团,违者视为破坏共治;
联军设立“监察司”,由讲武堂直接管辖,负责监督执行;
二、【经济统管】
粮食、布匹等战略物资实行配额制度;
地方不得私自囤积,违者将由联军制裁;
三、【外交统一】
对外谈判必须由“共治使团”代表出面;
任何地方擅自议和或通敌,皆视为背叛全盟;
赵信站在台上,目光扫过众人:
“我们不是乌合之众。”“我们是一个政权。”“谁若想分裂它,就等于向所有人开战。”
此言一出,全场肃然。李彦宗低头不语,温州张世昌则主动表态支持新政。局势终于稳定下来。
【尾声:南北联动,风暴将至】
九月十日,林豹一行启程返程,辽国密使随行。赵信亲自前往城门迎接。两人四目相对,彼此心照不宣。赵信微笑道:
“欢迎来到江南。”“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
辽使微微颔首:
“先看看你们能走多远。”
与此同时,京城汴梁。童贯正向皇帝赵佶奏报:
“陛下,赵信已与辽人勾连。”“若不早除,恐成大祸。”
赵佶眉头紧锁,喃喃自语:
“难道……真的要两线作战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