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从边陲小将到帝国战神 > 第31章 破局之后,风云再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章 破局之后,风云再起

宣和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婺州讲武堂议事厅。阳光透过窗棂洒落案前,空气中仍残留着战火的硝烟。赵信立于地图之前,手中执笔,在“衢州”、“处州”、“温州”三地各画了一圈。他缓缓开口:

“这一战,我们赢了。”“但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敌军溃退:童贯回京,朝堂震荡】

童贯自婺州撤军后,不敢久留,连夜北返。七月初二十日,他抵达汴京城外,未等入宫,便已听闻朝中议论纷纷。

御史台弹劾其“轻敌冒进、损兵折将”;

枢密院质疑其“围而不攻、断粮误机”;

更有传言称,皇帝赵佶已生不满之意;

童贯面色阴沉,对心腹道:

“赵信此人,非池中之物。”“若不早除,将来必成大患。”

他向皇帝上奏:

“臣虽暂退,然贼势未消。”“请调集川陕兵马,合围江南,一鼓作气荡平叛乱。”

然而,朝堂之上,反对之声甚嚣尘上:

蔡京认为:“南事未定,北辽虎视,不宜两线作战。”

王黼则暗中支持童贯,主张继续用兵;

民间亦有流言:“天子失德,民心思变。”

这场政治博弈,正悄然展开。

【赵信布局:整军备战,谋定而后动】

婺州解围后,城中百姓欢庆数日。但赵信并未松懈。他在讲武堂召集诸将,下达三项命令:

一、【整军】

清点伤亡,抚恤阵亡将士家属;

补充兵员,征召青壮五百人;

强化训练,重点提升弩骑兵与火攻队协同作战能力;

二、【扩防】

在婺州外围增设哨卡与烽火台;

修筑临时营地,迎接可能到来的新援;

派遣斥候深入衢州、处州,绘制周边地形图;

三、【外交】

向林文远、李彦宗等地方将领发出盟书;

派遣使者前往温州、台州,试探当地豪强态度;

准备“江南共治纲领”,提出“联军抗宋、自治为先”口号;

他对众将说道:

“我们不能再被动防守。”“要主动出击,打出属于我们的旗帜。”

【民心所向:百姓归心,百业待兴】

随着战事结束,婺州逐渐恢复生机。市集重新开张,商铺挂出“圣公庇佑”的红色锦旗;学堂复课,孩童们高唱新编《白马谣》:

“白马义从,护我家园。”

“圣公在上,万世安康。”

更有乡绅自发组织“义捐”,为军队提供粮食与布匹。一位老者拉着赵信的手感慨:

“我们以前只知官府压榨,如今才知道——”“还有人为我们拼命。”

赵信轻轻点头:

“这不是恩赐。”“这是你们应得的安宁。”

【联盟初现:地方势力响应号召】

七月底,林文远派人送来亲笔信:

“愿以衢州为基,与圣公共进退。”“请命为主帅,随征东南。”

紧接着,处州李彦宗也遣使前来:

“愿献三千壮士,助圣公开疆拓土。”“唯愿战后,能自保一方。”

赵信阅信后,亲自写回书一封:

“我非帝王,不求臣服。”“唯求天下共治,百姓安乐。”“凡愿携手者,皆为兄弟。”

此言传开,四方震动。多地豪强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江南共治联盟”。

【尾声:风起云涌,逐鹿中原】

夜色深沉,赵信站在讲武堂门前,望着满天星辰。他知道,童贯不会善罢甘休。

朝廷也不会容忍一个割据江南的政权存在。

但他也明白:

这是一场注定要走的路。

他低声说道:

“我不是为了王座而战。”“我是为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

远处,白马义从的旗帜在夜风中猎猎作响。

宣和三年八月初三日,婺州讲武堂大殿前广场。晨光初照,旌旗猎猎。来自衢州、处州、温州、台州、明州等地的将领、豪强、士绅代表齐聚一堂,共计二十余路势力,总计代表兵力逾两万五千人。赵信身披轻甲,立于高台之上,目光如炬。他朗声道:

“今日诸位远道而来,非为战,而为和。”“我们不是要称王称霸,而是要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

【盛会开幕:群雄汇聚,各怀心思】

大会伊始,气氛看似热烈,实则暗藏锋芒。

衢州林文远态度坚定,愿与赵信同进退;

处州李彦宗言语谨慎,试探赵信意图;

温州张世昌未带兵马,却携重礼,意在观望;

明州陈仲达言辞犀利,质疑“共治”是否只是另类割据;

有人低声议论:

“赵信真能服众?还是借势自封?”

“若无童贯围城,他不过是个山贼头子。”

赵信并未急于回应,而是先设宴款待,展现诚意。他对众人说道:

“我无意称帝。”“但我要你们知道——”“只有团结,才有未来。”

【核心议题:共治纲领,权责分明】

次日,正式议程开启。赵信提出《江南共治纲领》,主要内容如下:

一、【军事联合】

各方组建“江南联军”,由白马义从统帅协调;

战时统一调度,平时各自守土;

联军设“指挥使团”,由五地推选代表组成;

二、【政治协商】

设立“议事堂”,每季召开一次大会;

重大决策需三分之二多数通过;

地方保留自治权,不得相互吞并;

三、【经济互助】

开通互市,允许粮食、布匹、药材自由流通;

共建驿站系统,提升情报与物资传递效率;

联合打击掠夺、私税等扰乱民生行为;

四、【外交一致】

对外统一立场,拒绝朝廷分化瓦解;

若一方受袭,其余必须支援;

建立使者制度,对外交涉由联席代表负责;

这份纲领一经公布,全场哗然。有人拍案叫好:

“这才是真正的共治!”

“不是谁当老大,而是大家都有说话的权利。”

也有人皱眉不语:

“这不等于让出兵权?”

“赵信太聪明了……”

【关键博弈:李彦宗发难,赵信应对自如】

第三日午时,处州李彦宗突然发难:

“赵圣公口口声声说不称霸,为何要白马义从统领联军?”“若将来你挥师南下,我们岂非束手就擒?”

此言一出,全场肃然。赵信缓缓起身,神色平静:

“你说得对。”“我确实有能力调动全军。”“但我不会。”

他继续说道:

“因为我知道,一旦失信,天下再无人信我。”“所以,我提议——”“联军统帅由‘指挥使团’选举产生,任期一年,可连任不可久任。”

他又补充:

“若我有异心,诸位尽可废黜。”“我不求权柄,只求安定。”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李彦宗沉默片刻,拱手作揖:

“赵圣公胸襟,令人敬佩。”

【盟誓成立:焚香为证,共饮血酒】

八月初六,大会进入最后一日。赵信亲自主持“盟誓仪式”。各方代表在讲武堂前焚香祷告,写下姓名与誓言,投入火中。随后,众人共饮血酒,象征生死与共。赵信举起酒碗,沉声道:

“今日起,江南不再四分五裂。”“我们是一体。”“若有背信弃义者,天地共诛之!”

众人齐声应诺:

“一体同心,共御外敌!”

“白马义从,永不孤军奋战!”

【尾声:风云再起,新的对手浮现】

夜幕降临,盟会圆满落幕。赵信站在讲武堂后院,望着远方。他知道,这场胜利不是终点。

童贯已在汴京密谋反扑;

朝廷内部主战派蠢蠢欲动;

辽国密使悄然南下,意图搅局;

内部亦有不安定因素,等待时机爆发;

但他也明白:

这一次,他不再是孤军奋战。

他轻声道: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是千万人的希望。”

白马义从的旗帜,在夜风中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