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秦逸飞官场之路 > 第126章 顺风顺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逸飞取过bp机看了看,屏幕上没有人工留言,只有一个王燕萍办公室的电话号码。

“不好意思,王书记找我。曲伯伯,我借你电话使用一下。”

秦逸飞说着,就拿起曲百万写字台上电话,给王燕萍回拨了过去。

“王书记,您找我?我正在远征集团和曲老板处理热水器厂的事情。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

“我遇到了一个适合投资棉纺厂的人,正准备向她推介。”

“一旦她有了初步意向,就请王书记亲自出面和她面谈……”

“哦,这还真是一个好消息。不过,我这里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王燕萍没有等秦逸飞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

“小秦,前段时间,我找了马书记和李部长。我向他们推荐你接替雷道铸空出来的副书记一职。他们都同意了。”

“刚才得到确切消息,你出任党委副书记的事情,已经在县委常委会上通过了。现在县委组织部打来电话,要你下午四点到县委组织部,长胜部长要和你进行任前谈话!”

秦逸飞被幸福的子弹击中了,他脑子甚至出现了短暂的眩晕。

不要看副乡长和乡党委副书记都是副科级,它们之间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秦逸飞记得一位市委常委曾经说过,只要做到了乡镇副书记,就具备了担任乡镇长的资格。

而90%以上的副乡镇长,最后只能以乡镇人大副主席、政协联络室副主任的身份,退休在乡镇。

只有不到10%的副乡镇长,可以到县城比较弱小的科局担任纪检组长或者工会主席。甚至干脆不安排职务,不安排分工,只享受副科级待遇。

乡镇副书记即使不能晋升为乡镇长,等年龄大了,也会被安排到县直单位担任副职。

这就是副乡镇长和乡镇副书记的区别。

秦逸飞稍微稳定了一下心神,才放下电话听筒。

“李阿姨,我说的这个赚钱的项目就是棉花纺织。”

“一个一万纱锭的环锭纺纺纱厂,除去原材料、工人工资、设备折旧费、缴纳税费等一切开支后,每年至少能产生700万块钱的纯利润。”

“而且,这一良好势头,会一直延续到2008年。起码还有十多年的黄金期。”

听了秦逸飞的话,李金凤还将信将疑,曲百万却是知道秦逸飞点子的珍贵。

他一下子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冲着秦逸飞就是一顿嚷嚷。

“小秦,不是曲伯伯说你啊,你有点儿不够意思!”

“有这么好的项目你怎么不早给曲伯伯说。有这样的项目不上,不是傻瓜蛋嘛!”

李金凤却非常冷静地说道:“小秦,无论投资五百万还是投资一千万,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虽然我承包生资公司三年挣了不少钱,但是如果要上马这么一个厂子的话,也得向银行贷不少款。”

“这可以说是压上了身家性命的事情。阿姨还请小秦详细叙说一二。”

秦逸飞看了看立在办公室一角的北极星落地钟,时针堪堪指向两点半。从远征集团到县委组织部也不过十几分钟,现在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做李阿姨的工作。

“好吧,我从大的方面,简单给你说说吧!”

秦逸飞就从国际供需关系、人力资源和GAtt说起。

他说,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工人工资过高,造成产品成本高、利润小,市场竞争力低。

他们正在逐渐放弃劳动密集型企业,专做高利润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

由于中国具有非常庞大的、相对素质高的廉价劳动力。

未来十年之内,中国将承接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厂”。

未来五到十年,正是棉纺织行业被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淘汰、而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发展起来的空窗期。

谁能敏锐地抓住这个有利的黄金时期,谁就能发一大笔。

“小秦,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要在你们这里投资建厂?在我们阮氏本地建厂不一样吗?”

秦逸飞说的这一套,李金凤听得似懂非懂,但是她不愧为一个精明的企业家,还是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之处。

“第一,原材料问题。

你知道,最近几年棉花非常紧俏,即使有钱也不容易买到。

虽然信陵棉花市场被关闭了,但是信陵县的棉花商贩还在。

这棉花营销方面,信陵还拥有“买天下卖天下”的能力。”

“另外,莆贤是国内主要产棉区之一,棉花产量大约占全国产棉量的七分之一。

去年,信陵产棉量在全国排名五十四,也是全国有名的产棉大县。

在全国各地都为棉花这一原材料紧缺头疼的时候,在信陵这些都不算问题。”

“第二,技术人员的原因。

信陵县有一个地方国营棉纺厂,其技术骨干都是在沪市国棉厂培训实习半年以上的熟练工。

由于体制僵化、贪腐严重,县棉纺厂经济效益不好,工人待遇低。现在有不少技术骨干已经辞职流落在社会上。

只要给她们合理的工资待遇,技术骨干、熟练工都不难找到。

如果在边西省稷州市建厂,恐怕你给她们增加20%的工资,她们都不会到那里去上班。”

“第三,能源电力问题。

即使上马一个一万纱锭的小型棉纺厂,也需要一个500kva的变压器。

作为个体民营企业,让电力部门增容这么大的一个变压器,不能说难于上青天,也绝对会让人跑断腿、磨破嘴。

如果在秦店子乡工业园建厂,这些都不算问题。因为变压器已经安装好,直接接线就可以使用。”

“第四,交通便利,有区位优势……”

“小秦啊,你前头说的那几条确实有道理,只是这第四条嘛,我不能理解。

像秦店子这么偏僻的地方,仅有两条破烂不堪的县乡公路,你怎么还说交通便利?”

“恕你阿姨脑子迟钝、反应慢。我怎么看不出区位优势在哪里呢?”

李金凤是一个爽快人,向来快人快语。虽然她对秦逸飞印象不错,但是该问的问题还是要问,她从来不让心里的疑问过夜,最终系成疙瘩,成为包袱。

“李阿姨,国家即将修建一条代号G7的高速公路。”

“它在距离秦店子工业园两公里之处,会设立一个通往信陵、临盘的出入口,上下高速非常方便。

和信陵、临盘两个县城相比,至少要节省十几甚至几十公里的路程。其区位优势不言而喻,无用复述。”

“但是,现在秦店子工业园土地出让价格,还不及信陵、临盘两个县城土地价格的三分之一。

同样建一个工厂,在这里比在县城能够节省多少钱?李阿姨和曲伯伯比我这个外行要清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再说这条南北大动脉,北上它可以直达京津乃至东三省,南下它则穿过湖广可以直达港粤。”

“而G7又和龙乌、青银、青兰、连霍、宁洛、沪陕、沪蓉、沪渝、沪昆等等十几条东西走向的高速公路交汇。

通过它们,从秦店子出发,可以到达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城市。难道这不是巨大的交通优势吗?”

“可是……”

李金凤确实为一年700万元纯利润动了心,但是她也有她的顾虑和难处。

“最后一点。阿姨再问最后一个问题。”

“我们做生意的都知道‘不熟不做’,隔行如隔山。我多半辈子都是在和财务以及生产资料打交道。对纺织行业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技术方面怎么办?到哪里去找这方面的人才?”

“前段时间,稷州国棉厂搞体制改革,进行优化组合,裁减下来不少人员。”

“你找找看,这些被裁减人员当中,有没有那种有真本领却不善于钻营取巧的人?

你可以聘请他做技术科长或者技术厂长。”

秦逸飞知道,此时,他那个更换汽车比更换衣服还频繁的好朋友贾明耀,已经被稷州国棉厂优化掉了技术科长职务。

老贾被发配到厂保卫科,干起了看大门的活计。

他记得上一世,贾明耀被免去技术科长之后,仍然在稷州国棉厂看了三四年的厂大门。

只因为实在忍受不了那帮人的鸟气,才忍痛扔了那个“铁饭碗”,辞职回到阮氏老家,创办了一个小型棉纺厂。

就是那个五千纱锭的小厂,经过十几年滚雪球式的发展,竟然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二十万环锭纺、三十台气流纺的大型纺纱企业。

不仅成为阮氏最大纳税企业,贾明耀也理所当然地成了阮氏首富。

秦逸飞相信,李金凤妈妈一定能够把贾明耀这个纺织行业的技术大拿给挖掘出来。

有李金凤这样的经商奇才和贾明耀这样的技术大拿加持,这个小小的棉纺厂在若干年以后,极有可能会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纺织企业。

秦逸飞和李金凤谈得顺风顺水,两人很快就达成了初步意向。

只是秦逸飞没有想到,曲百万却对他产生了极大意见,竟然坚决反对他和李金凤制定的初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