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全村都在羡慕宋海建捞上来一网金枪鱼。
但是很快,大家就发现,好货卖不出去也仅仅是空欢喜一场。
就连宋来财也会和儿子孙子们商量,看看能不能想到办法,把这批金枪鱼卖出去。
“听建国说,马主任开价一块钱一斤。”
宋天祥说着就没好脸色,“我还当那是个什么好人,结果吃相也太难看了。”
“天祥,就没有别的路子?”马淑兰焦急地问道。
那可是金枪鱼!
十多年前村里有人捕到一条金枪鱼,都以几块钱一斤的价格卖出去了,这会儿没道理只能卖一块钱一斤啊。
“我能有什么办法,他宋海建不是能耐吗,又是认识供销社的,又是认识雨伞厂的,比我强多了,轮不到我来操心。”
宋天祥没好气地说道。
这件事确实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而且这几年村里都在说,宋海建比老宋家所有人加起来都强。
听得多了,宋天祥心里自然不忿。
宋来财思考两天后,主动来了三房这儿。
他过来的时候,冯玉芬正在家里做饭,宋海建则是去了海上捞鱼,给金枪鱼投食。
毕竟不知道买家什么时候出现,总不能一直饿着这批鱼。
尽管他投喂的那点东西,对于如此体型的金枪鱼来说不够塞牙缝的,但也聊胜于无。
“老三家的。”
宋来财咳了咳,叫了一声。
厨房里的冯玉芬这才发现家里来人,擦了擦手从里面走出。
“爸?”
冯玉芬有些吃惊,不过还是客气地邀请公公进屋。
然后去给公公倒了一碗水。
“海建呢?”
“他出海去了。爸,你喝点水。”
冯玉芬把碗放到公公面前的桌上。
宋来财吸着烟杆,吐了几口烟圈,然后开口。
“事儿我也听说了,虽然一块钱一斤太少了,但总好过什么都没捞着。海建回来你劝劝他,实在不行就卖给供销社了。”
冯玉芬面上很恭敬:“好,等他回来我会转达。”
“我也没什么事,你忙你的吧。”说着宋来财站起来。
冯玉芬跟在他后面,送他出了门。
看着公公走远,她便回到厨房继续做饭。
晚上吃饭时,冯玉芬把这事儿和儿子说了。
宋海建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海建,你不要有压力,妈觉得不管最后这批鱼卖了多少钱,我们都是赚了的。”冯玉芬安慰道,她亲眼看着儿子这些天为了这批鱼如何奔波操心,心中也十分难受。
她很想帮上忙,可她什么都不会,更不认识什么厉害的人。
有时候人的出身真的决定了高度,一辈子都接触不到更高阶层的人,又谈何跨越阶层呢?
冯玉芬唯一能做的,就是劝自己和儿子知足常乐。
否则有些东西的出现看着是好事儿,最后反而会为自己带来灾祸。
宋海建看了眼母亲,她满眼的担忧。
当即愣了下。
随即对着母亲洒脱一笑。
“妈,你别担心,我也只是在尽人事听天命而已。我给自己的时间是一周,一周后如果事情没有转机,我就会把这批鱼卖给供销社。”
“虽然本来这二十条金枪鱼,可以为我们家带来几万块钱的财富,但我心里很清楚,我们一家平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几万块钱而已,我多花点时间,照样能挣到的。”
闻言,冯玉芬脸上终于有了笑容。
“好孩子,妈就知道你不会让人失望的。”
她开心地给儿子夹了几块肉,语气心疼:“看你这些天没吃好也没睡好,妈都心疼死了。哎,早知道这批金枪鱼会让我儿子这么烦恼,当初还不如不要它们呢。”
此话一出,宋海建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
他没说什么,但是低头疯狂扒饭,吃完了将碗递给母亲,大声喊:“妈,再来一碗!”
“好嘞!”
冯玉芬笑眯眯地接过碗,去给他盛饭。
看到孩子吃得香睡得好过得开心,她比捡到金山银山都高兴。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周五。
这天早上,冯玉芬和儿子给雨伞厂送货时,见到了门口除了一向负责接货的杨爱民和王饱饱,还长着一个马超元。
宋海建的心情不由得激荡起来。
杨爱民和王饱饱主动跟冯玉芬打招呼:“冯姨!”
冯玉芬笑着回应,并将给他们准备的早饭递过去。
“今天难得马哥也在,那就不用爱民给你捎了,给。”
冯玉芬把他的那份早饭递了过去。
马超元很不好意思地接过:“一直白吃你们的早饭,我心里老觉得过意不去。”
“哎,说的哪里话,当初我在医院住着,还不是靠你们借钱,我才捡回一条命?”冯玉芬示意他不用客气,“这都是应该的,本来也没多少东西。”
马超元憨憨地笑笑,看向宋海建。
“海建,我有件事想跟你说。”
宋海建强忍内心的激动,装作忧愁中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地说:“行啊。”
他跟着马超元走到一旁。
杨爱民和王饱饱边吃河粉边嘀咕,这两人说什么悄悄话呢?
“元伯,怎么了?”
宋海建故作不解地主动问。
马超元低声道:“你那金枪鱼,卖出去了吗?”
他立马难过地低下头,声音哽咽:“没有……供销社只肯开价一块钱,我接受不了……我们很辛苦很难得才捞到这些金枪鱼的,再怎么样,也不能这么低的价格卖出去……”
马超元见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然后告诉他:“我认识一个市局的朋友,对方可以收购你这批金枪鱼,具体情况,明天我带你去县城国营饭店见见对方,你自己和人家商量。”
一听这话,宋海建猛地惊喜抬头:“真的吗?元伯,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
马超元很谦虚:“我也没干什么,就是帮你搭了个线。市局的人还是很真诚的,你到时候跟对方好好说,彼此都让一步,互利互惠才能长久合作,你说对吧?”
宋海建忙不迭地点头:“嗯嗯!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元伯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