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晚,宋海建也在床上翻来覆去。

他不确定自己这一招能不能行。

但目前他认识的人里,只有马超元能帮他了。

——如果不是有上辈子的记忆,宋海建也无法想象,看起来憨厚、平平无奇的马超元,实际上是个有后台的。

他的后台,就是他的岳父。

马超元其实是个上门女婿。

他的妻子是市里的领导,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这个领导只能让女儿低调生活。

所以马超元和妻子才会回到小镇生活。

但那位岳父对马超元这个女婿,也是有所提防的。

因此,他可以看在马超元的面子上,提拔马超元的弟弟马超英,让马超英成为县城供销社的副主任。

但是不能直接让马超元进入市局。

对方对马超元的考验持续了很多年,一直到他快要退休了,才终于把女婿弄到市局。

所以,当初在雨伞厂从一众保安中,宋海建第一个就注意到了马超元。

之后他一直在与马超元打好关系,对于马超元释放的善意从不会拒绝。

也只有如此,他对马超元的好才有迹可循,不会被人怀疑是知道马超元妻子的来历,从而故意接近马超元。

而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往往会让人印象深刻。

但宋海建也不敢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

第二天,宋海建又骑着自行车,带上蒲家二伯去供销社找马主任。

蒲建国平时是有些喜欢贪小便宜,但在这种大事上面,倒是没太多私心。

虽然非常嫉妒宋海建捕到了一网的金枪鱼,但再怎么说也是自己大队的孩子,他也不会想着拖后腿。

因而在见到马主任后,蒲建国非常努力地请求对方,看能不能收下这批金枪鱼。

马超英昨天从他们嘴里听说有金枪鱼卖,本来还不当回事的,以为顶多就是一两条。

结果今天两人都求到自己跟前来了,一问,说是二十条。

最小的三百多斤,最大的接近五百斤。

马超英直接傻眼了。

惊愕过后就是兴奋。

当即,马超英就开始跟宋海建砍价。

马超英的态度是,这批金枪鱼他可以全收购,但是价格要按他说的来。

一斤一块钱。

“就这,你们也能得到好几千块钱了。”

宋海建自然是无法接受的。

蒲建国同样有些着急,他语气讨好地说:“马主任,您也知道,金枪鱼在市面上属于有价无市的货……”

“就连黄鳍金枪鱼都得七八块钱一斤,更别说海建这次网到的,是更加珍稀的蓝鳍金枪鱼,一般都要十几块钱一斤的,我们不求完全按照市场价来收购,但至少也要十块钱一斤吧?”

马超英却是摇头叹气:“建国啊,这你就不懂了,金枪鱼是珍贵,可你们一次性捞上来二十条,这玩意儿自然就不值钱了。一块钱一斤,你们不卖,那就只能自己留着了。”

“而且,也不是我故意压价,实在是供销社采购资金有限,我顶多也只能拿出几千块来。你要我按照市场价收购,那是不可能的,开玩笑,那可是四五万块钱啊!”

由于马超英的态度坚决,宋海建和蒲建国只能无功而返。

马超英是一点儿也不着急,如今全国物资都在管控范围内,别说他们找不到买家,即便真有人心动,那么大批金枪鱼也不是私人能吞得下的。

毕竟一条金枪鱼就够吃好久了,一次性买这么多,只可能是想倒卖。

目标如此大,他倒要看看哪个有这个胆子。

“海建,现在怎么办?”

出了供销社,蒲建国问已经比他高出一头的宋海建。

宋海建沉默半晌后,说道:“晚点我去黑市看看吧。”

“你?”蒲建国立刻警觉地看了看四周,随即压低声音:“你不想读书了?一旦被抓住你就完了。”

“那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鱼被贱卖。”宋海建一脸肉痛。

这种滋味儿,但凡是个渔民都懂。

蒲建国又何尝看得惯马超英这副嘴脸。

他忍不住啐了一口:“呸!还说什么知恩图报!你爸当年好歹救了他老母亲一命,现在有利可图了,就往死里压榨你。”

宋海建并不为此感到意外。

“二伯,谢谢你。”

蒲建国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谢我干什么。这样吧,你去国营饭店门口等着,我替你去黑市试试水。”

宋海建一时讶异:“这怎么行,万一被查到,你会计不当了?”

“你以为我是你个毛头小子啊!老子活了几十年,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都多。”蒲建国不屑一顾。

随后,宋海建就骑着车到了国营饭店,留下来等他。

蒲建国则骑着车去黑市。

他这么卖力不为别的,只因为他也是渔民的儿子。

蒲建国很清楚,能够捕到这么多金枪鱼是何等幸运,或许这是宋海建一辈子逆天改命的机会。

毕竟,那可是几万块钱啊!

任何一个渔民,都无法眼睁睁看着这番心血白费。

所以如今全大队的人,都盼着宋海建能将这网金枪鱼卖出去。

就算这笔钱和他们无关,也不妨碍他们有这份心。

毕竟,今天走运的是宋海建,谁敢说下一个走运的人不会是自己?

若宋海建的一网金枪鱼要这般贱卖,那他们以后捕到珍贵的海鱼,是不是也一样要贱卖?

蒲建国这天在黑市兜了好多圈。

他问了很多人,也遇上了民兵,多亏他机灵把踏板踩得飞快,才能次次躲过追捕。

等他来到国营饭店时,已经累得不行了。

宋海建远远便看到他过来,赶紧起身迎上去。

“二伯,你还好吧?”

蒲建国擦了擦满头的汗水,“还好我跑得快,没想到城里对黑市管得这么严,我就去问问有没有人要买鱼,就被追了几条街。”

“辛苦你了二伯。”宋海建内心感激,连忙说道:“时间不早了,我们先进去吃饭吧。”

虽说蒲建国没有带来什么收获,但宋海建还是大方地请他吃了顿好肉好饭。

回村路上,吃饱喝足的两人却都有些沉默。

宋海建正在思考下一步该怎么走。

忽然,蒲建国沉声开口:“自古以来,最苦的就是平民老百姓,你看我们渔民,平时做梦都盼着能捞上来一网好货,如今捞上了,却又只能看着它们发愁。”

宋海建无奈道:“是啊!捞得少了卖不到几个钱,捞多了也卖不到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