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元璋此刻脸色铁青,看着这场所谓的表演,心中暗自决定等宴会结束后一定要狠狠教训李伟那个混账,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此前他就听毛骧汇报过,知道李伟为这些乐伎设计了新样式服装,毛骧也简单描述过,只是他万万没想到实际效果竟然如此……独特。

哈哈,这教坊司真是别有洞天,这些舞蹈与服饰都让人耳目一新,从前可从未见识过这般景象。

李善长在一旁笑言,说出了几句公允之语。

朱元璋听了这话,神情微动。

自元朝灭亡后,他便着力于复兴汉家旧俗,清除前朝遗风,在音乐舞蹈方面也提出了诸多要求,例如禁止戏曲演出。

然而有些事物单靠禁令是难以根除的,实际上明朝初期虽然禁止了戏曲,到了后期戏曲依然蓬勃发展,深得达官显贵喜爱。

但如果有一种更新颖、更有趣的艺术形式能够取而代之的话,那些传统的戏曲或许真的会在历史中销声匿迹。

其实李伟选的这支舞曲尚可,主题充满青春活力,不像后来朝鲜舞蹈那般妖娆,少女们的服饰也不算暴露,只是稍微贴身罢了。

“哼!”

朱元璋冷哼一声,暂且将追究李伟的责任搁置一旁,仔细打量起这些翩翩起舞的乐伎。

若抛开世俗礼节不谈,这些歌舞确实悦耳动人,这些姑娘们也都娇俏可爱。

李伟站在宴席的一隅,仿佛小卒子一般,望着场上的表演瞬间引得众人瞩目,心中得意洋洋之际,忽然感到腿上被人踢了一脚。

李伟惊讶不已,先抬头望了望朱元璋,确定他还稳坐原位,并未靠近,这才低头看去。

哦,不是朱元璋,是个小朱,还是个女的。

“小公主,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李伟疑惑地问道。

按照惯例,正旦朝贺结束后,朱元璋通常会在谨身殿接待男宾,马皇后则在坤宁宫招待女宾,也就是诰命夫人。

依理来说,小公主应当待在坤宁宫才对,不该出现在此处。

后宫中的幼年皇子外出较为便利,但公主却不行,通常是不准许离开的。

“坏蛋!”

小公主并未回应他的话,而是喊了一句“坏蛋”。

李伟满腹疑问,这段时日未曾见到这个小姑娘,怎么一见面就给他安了个如此名号。

“我哪点成了坏蛋?你为何这样称呼我?”

小公主害羞地揪着裙摆,低垂着头默不作声。

她即将出嫁,经过宫女悉心教导,如今已知晓如何孕育生命。

李伟见她这般模样,愈发困惑,他已经忘记自己曾与这个小姑娘有过亲密接触,作为资深玩家,此类行为不过是下意识之举,对他而言不过是随意应付,自己根本不算真正有过那样的举动。

许久未语,小公主涨红了脸,小心翼翼地道:“下个月我就要行册封之礼了,你可别忘了出席。\"

“什么?你刚刚说什么?”李伟没有听清,不自觉地俯身靠近了些。

此处离乐声喧闹之地甚近,小公主声音太低,他实在难以分辨。

察觉到李伟的动作,小公主本能地往后缩了缩,但很快鼓足勇气靠近了些,在他耳边重述道:“下个月我册封,你定要到场。\"

李伟微微一怔,瞥了她一眼,心想时光飞逝,小公主确实长大不少,很快就要成为名正言顺的公主了。

然而,他如今不过是个小小的九品官,恐怕无缘参与册封仪式。

若届时需要用到教坊司的歌舞助兴,或许还能远远观望。

李伟犹豫片刻,说道:“尽力而为吧。\"

厚着脸皮请求下月票支持!

(本章完)

------------

其实李伟对册封公主的具体含义并不了解,这不仅是公主身份确认的时刻,更是她挑选夫婿、准备婚嫁的关键节点。

当然,最终谁能娶她全由皇帝决定,公主本人并无选择权。

小公主特意前来告知此事,显然另有深意,可惜李伟未能领会。

远处,朱元璋欣赏舞蹈之余,环顾四周寻找可疑之人。

片刻之后,他发现了交谈中的李伟与小公主,恰巧目睹了李伟低头倾听、小公主附耳细语的一幕。

朱元璋顿时大怒,这小子竟胆敢打自己宝贝女儿的主意,公然调戏公主!

“标儿,过来!”

身为帝王不便亲自前往,朱元璋唤来朱标。

朱标起身疑惑地走到他身旁,听其低声嘱咐。

随即,朱标也察觉异样,抬头望向李伟所在之处,见到了两人,忙低声说道:“父皇稍候,儿臣这就去处理。\"

话毕,他迅速离去,绕至那些被青春少女吸引的官员身后,迂回至李伟面前。

幸好李伟所处角落较为隐蔽,尚未引起太多注意。

李伟见状,急忙作揖行礼:“参见太子殿下。\"

小公主瞧见太子走近,那模样就像犯了错被双亲当场捉住的孩子,目光闪烁着不安,弱弱地唤了一声“皇兄”。

朱标虽性情宽和,可在他这些弟弟妹妹心中,始终是个威严的兄长。

他先意味深长地扫视了李伟一眼,再将目光转向小公主,压低声音训道:“你怎会在此?”

“我,我……我是来看戏的。\"小公主战战兢兢地答道,还指着不远处嬉闹的小姑娘们。

朱标瞪了她一眼,显然不信她的托词,这戏看得未免太偏了吧?

“哼,罢了,父皇传你,随我走。\"

“啊?”

得知连父亲都知晓了,小公主顿时面露苦色,知道自己逃不过去了,只得乖乖跟随。

“李大人,父皇亦传你,一同前往。\"

临行前,朱标不忘叮嘱一句。

李伟神色微变,暗自腹诽:这老家伙怎么又惦记上我了?我只是个九品芝麻官而已啊!

朱标驻足等他,见他迟疑不动,索性停下注视着他。

李伟无奈,只能轻叹一声,缓缓跟上。

朱标带着小公主,身后远远缀着李伟这么个尾巴,直奔朱元璋而去。

众人见太子携公主至此,无不惊讶。

虽说此举不合规矩,但正值新年,大家也不好发作,况且在座皆为重臣,深知分寸,仅起身行礼,便不再多言。

待众人行礼毕,朱元璋才唤小公主近前,低声责问:“怎会跑出来?侍卫难道都不管?”

他早有吩咐,按理说宫内侍卫不会放她溜出才是。

“我……”小公主垂首,一副认错的姿态。

朱元璋立刻厉声喝道:“说!”

小公主身子一抖,踌躇半晌才小心翼翼从袖中掏出一块令牌。

朱元璋接过一看,好家伙,竟是自己的贴身信物!

果然是家贼难防啊!

朱元璋立刻抬眼,怒视远处的李伟。

李伟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目一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心道:我又没让她偷,瞪我干啥?

“你给我滚过来!”朱元璋对他喊道。

李伟虽随后赶来,却始终保持一段距离,远远避开那一大家子,直到听见朱元璋的怒喝,才犹犹豫豫走到近前。

李伟前来行礼,对皇帝与太子及众官员施礼。

众人之中,徐达等人点头示意,其余人则对他这个小官不屑一顾。

朱元璋并未关注这些,而是责备李伟将教坊司交给他管理后的表现。

“我将教坊司托付于你,你就搞出这些东西?简直荒唐至极!”朱元璋怒气冲冲地说。

李伟低头听着,心中暗自嘲笑,心想比这更不堪的你都看得津津有味,又如何评价这些?

这时,小公主在一旁嘀咕了一句:“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朱元璋听到后更加愤怒,训斥小公主不该多嘴。

随后,朱元璋再次转向李伟,数落他的懒散和不务正业。

李伟心不在焉地听完了这些话,等到朱元璋稍作停顿时,便借机告退。

离开后,小公主也被送往后宫。

李伟回到教坊司,着手准备接下来的表演。

他安排了一场欢快的舞蹈开场,随后换上另一段优雅的曲目,由徐瑶手持纸伞登场,身着特别设计的襦裙,姿态翩然,令人眼前一亮。

原本喧闹的大殿顿时安静下来,连朱元璋也不禁露出惊讶之色。

徐瑶的美貌在精心装扮和音乐氛围的烘托下,宛如仙子降临。

“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风雨着不透……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徐瑶微微启唇,悠扬动听的旋律随即弥漫开来,满朝文官无不陶醉于她的歌声之中。

这支由古诗改编而成的曲子,恰似为这些喜好风雅之辈量身定制,深得他们欢心。

群臣沉醉于徐瑶的歌声里,一时无言。

武将虽不明那些风雅辞藻,却也能辨识音乐好坏,因此同样屏息聆听,不像先前那般吵闹。

大殿内寂静无声,唯余徐瑶柔美的歌声萦绕。

“总算像样了些!”

朱元璋见此情景,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小子总算是没搞出什么乱子,这首歌确实出色,人也不赖!

徐瑶一曲终了,微屈身子行礼,底下立时爆发出喝彩之声。

“妙极,唱得太好了!”

“此曲只应天上有……”

“佳曲,美词啊!”这首歌前段的词乃后来添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