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年除夕夜,李伟一家再次团聚,与去年相比,家中多了个不懂规矩的小翠,而且今年李伟确实富得流油。

十万贯到手,相当于实现财务自由,再也不必为生计发愁。

回想从前在现代时,这么多钱对他来说只能靠彩票碰运气,而如今在这个明朝,仅仅一年时间,他就真的做到了,不禁感慨万千。

在这个贫瘠的时代,即便手握重金,也难以寻觅到多少值得享受之物。

比如他这般富裕了,也只能在家中摆弄一个烧蜂窝煤的小炉子来抵御寒冷,这东西还是他儿时在乡下才能见到的,当他穿越回来时,老家很多地方都已经装上了空调。

尽管没有集中供暖,但用燃气或电力取暖也是可行的。

而今,他虽坐拥几千万资产的富翁,生活水准竟不及后世的乡村人家。

他一直计划发展工业、投入研发,为的是提升生活品质,但如今他已经决定放弃这个念头。

只要丞相安稳无事,家人开开心心,这样也挺好。

“小青,过来坐这儿!”

李伟指着身旁的位置示意她坐下,小青稍作迟疑,李伟随即伸手把她拉了过来。

两人并肩而坐,来福等人按序行礼送上祝福。

李伟笑意盈盈地点头回应,还给大家准备了红包。

接过红包后,众人皆面露喜色,连一贯噘嘴的小翠嘴角也扬起笑意。

李伟像往常一样说了些鼓励的话,回望这一年,他在外征战大半年,家里的事务多由这些人操持,特别是来福,商会的事情如今全靠他。

说完这些话,他就招呼大家开始用餐。

今年的年夜饭比去年更为丰盛,毕竟手里有钱,过年自然要讲究些排场。

饭毕,来福和阿布出门燃放烟花,李伟则陪着小青与两个丫头等候。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声响,一道道火光直冲云霄,在夜幕中绽放,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李伟与小青依偎在一起,仰望天上的焰火,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年后我找个吉利日子,咱们就把婚事办了吧。\"

李伟轻声对小青耳语。

小青身子微微一震,转头凝视着他,眼神复杂。

“这件事不必着急,能留在老爷身边,我已经心满意足了。\"

小青温婉地说。

李伟略感诧异,笑着说道:“傻瓜,这事怎能不急呢,你放心,我会安排妥当的。\"

如今不是后世那样的开放年代,那时可以谈爱几年甚至十几年都不成问题,但现在可不行。

他早先已经占有了小青的身子,这样做已经有些不妥,又怎能不尽快给她一个正式的身份呢。

即便他对古时的规矩所知有限,但也清楚在这个年代,对于女子而言,名分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因此年后这件事必须尽早处理。

然而,小青似乎对此毫不在意,只是笑着敷衍了他的话,转过脸去看那绚烂的焰火。

李伟没有再回头,而是凝视着她秀美的脸庞,透过她清澈的眼眸,欣赏着倒映其中的璀璨光芒。

焰火燃尽后,来福阿布回到前院,小月和小翠又一次被李伟用各种借口支走,随后他便拉着小青回房研究成语词汇。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旧的需要反复练习,新的也要勤加学习。

夜色愈深,京城的嘈杂渐渐平息……

情节转折我得慢慢构思,大家别着急。

(本章完)

------------

洪武十四年正月初一,天未亮,午门外早已聚集了众多官员,穿着各式颜色的官服——红的、蓝的、绿的……李伟便是那抹不起眼的绿色。

四品以上穿红色官服,五品以下蓝色,他身为九品,只能披上一点绿色。

许久过去,钟鼓声从皇宫深处传来,宫门徐徐开启,在鞭炮的指引下,亲军率先入内,接着是皇帝身边的近臣翰林及内阁成员。

随后是功勋贵族——公侯伯。

紧接而来的是真正的权力核心:五军都督府和六部官员分别从左右掖门进入,后面的小官们亦随之而行。

李伟排在队伍最后,静静等候。

他很享受这样的位置,这种靠后的站位正是成绩垫底的学生们的首选,而他现在正是个官场中的“差生”。

大臣们依次入殿,重臣入座,小官们留在外头,随着鼓乐鞭炮的节奏跪拜高呼。

接下来便是等着朱元璋与礼部那些老臣子们发表冗长的讲话。

庆幸的是,这次他在殿外,只需耐心等待,无需聆听他们的絮叨。

不过这室外的寒冷真是刺骨!

随着时间推移,晨光初现,太阳升高,气温才稍有回暖。

当正午时分,朝贺仪式结束,众人再次齐声高呼,待朱元璋先行离去后,众臣才起身前往谨身殿。

李伟也有自己的职责,即与教坊司的人汇合,准备开始演出。

谨身殿中,群臣各自归位,片刻之后,朱元璋自后殿走出。

又是一番礼仪之后,终于落座开宴。

这次朱元璋的座位旁边换上了新人,因为李善长到了!

开国元勋李善长位列国公,自然有资格坐在这张桌旁,与徐达并肩而坐,分别位于朱元璋左右,足见朱元璋对他的看重!

朱元璋笑容温和,对身旁的李善长说道:“善长,你养病多年,身子骨恢复得如何?”

李善长微微一笑:“多谢陛下挂念,老臣如今已无大碍。\"

“那便好,那便好。

咱们还需你辅佐治理天下,今日既然来了,就莫要急着回去。

朕已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眼下正缺人手,你就替朕统领那些御史吧。\"

朱元璋笑着为李善长定了职位。

李善长听后连忙俯身答应:“陛下吩咐,老臣必定竭尽全力,为陛下排忧解难。\"

“好!”

确定了李善长的事宜,朱元璋转头看向另一边的徐达,语气冰冷地说:“天德,我们得到消息,那个乃尔不花又不安分了。

这次还得你走一趟,替朕好好教训教训这些北元余孽!”

此前乃尔不花曾归顺大明,朱元璋不仅赐予厚礼,还授予他官山卫指挥同知一职,可这人没过多久就反叛了,如今又开始侵扰大明边境。

朱元璋对北元的态度相对宽容,因为漠北地域辽阔,想要彻底消灭北元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只能施行怀柔政策。

只要有人前来归降,即使是俘虏,也会受到赏赐和官职,以期换取边境的和平。

然而,这些人不知满足,常常拿了赏赐就逃走,这也令人无奈。

“陛下尽管放心,臣必定让这些北元残党吃不了兜着走,确保大明边境安全!”

徐达咬牙切齿地说道。

上一次北征还是洪武五年的事,当时他的中路军深入敌境,遭到王保保设伏,伤亡过万,惨败而归。

从那以后,大明采取了战略防御,很少再派军北征。

如今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朱元璋终于决定再次发兵北伐,这也是徐达复仇的大好时机。

只是遗憾的是,老对手王保保已经去世,这让徐达深感惋惜。

“嗯,不过这次你务必要小心行事。

到了之后先派侦察兵探明情况,切勿再冒然出击。\"

朱元璋仍不放心地叮嘱一句。

上次他为徐达等人设计的战略是中路军看似急进实则缓行,引诱敌人南下,东西两路则出奇制胜。

谁知当时在徐达帐下的先锋蓝玉一路捷报频传,徐达见状也放松警惕,轻率进军,最终中了埋伏,落得大败。

“陛下放心,臣一定铭记于心!”徐达严肃地回应。

\"嗯,这样挺好!\"

朱元璋满意地点头,随后又笑着说道:\"哈哈,文有善长,武有天德,你们二人乃是国家之根基,我大明江山稳如磐石,无懈可击啊!\"

\"陛下过奖了!\"

李善长连忙拱手谦逊,徐达亦是如此。

\"来来,尝尝咱们大明新酿的美酒,善长,你怕是还未品尝过吧?这是我京城里今年才有的,尝尝看!\"

朱元璋一边夸赞一边端起酒杯,桌上众人也随之恭敬地举起酒杯。

\"嘀哒嘀哒嘀嘀哒……\"

正当几人准备一饮而尽时,一阵轻快的鼓点与笛音交织的声音传来。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教坊司负责表演乐舞的地方,一群小女孩穿着短裙蹦蹦跳跳地出来,小腿上裹着紧身裤,乍一看似乎未着寸缕。

\"噗……\"

朱元璋瞥见那些女孩,刚咽下的酒差点喷出来。

\"混……混蛋,怎的竟没穿……\"

他被呛得咳嗽两声,骂了一句混账,正欲询问为何赤身裸体便出来献艺,再细看却发现是穿了的!

可这穿的是什么啊,简直像是没穿一样!

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但武将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他们一看见这场景,眼睛瞪得溜圆,不少人还站起身欢呼。

\"这,这简直是伤风败俗!\"

一位文官一边盯着场上的小姑娘,一边谴责道。

旁边的一位武将立刻反驳道:\"伤风败俗你莫要看啊!\"

\"对啊,眼睛都要瞪出来了!\"

开玩笑,你不爱看我们可喜欢看呢。

这位文官被噎得面红耳赤,争辩道:\"你们哪里懂得,我这是为了批判!\"

\"呸,虚伪!\"

\"就是!\"

\"你们……\"

虽然道理并不在于嗓门高低,但嗓门高就能压过讲理的声音。

这位文官还想再说几句,却被武将们的起哄声淹没,谁也听不到他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