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抽签投胎当皇太女,父皇乐翻天 > 第115章 播下大州国希望的种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5章 播下大州国希望的种子

“好。”宝妞赞赏地点点头,“我的想法是,学堂的课程设置应该要更加丰富。”

“除了传统的《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读物,还要加入数学算术,让孩子们从小就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

“算术?”武三有些疑惑地挠挠头,“这算术有什么用呢?孩子们以后又不是要当账房先生。”

宝妞笑着解释道:“武师傅,算术可不仅仅是账房先生才用得到。”

“日常生活中,买米买菜要算账,盖房子修路要计算尺寸,就连种地也要算播种量和施肥量。”

“学会算术,可以让学生更加聪明,做事更加精细。”

武三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憨厚地笑了笑,“皇太女说的是,俺明白了。”

宝妞接着说,“除了算术,我还希望学堂能够教授一些与工业和农业相关的知识。比如,可以教孩子们认识一些常见的农作物和工具,了解一些简单的耕种技巧,或者教一些矿石冶炼方面的知识,让他们从小就对工业和农业有一定的了解。”

何秀才听了,眼中闪过一道光芒,“皇太女,您这个想法真是太好了。”

“若是孩子们从小就能接触到这些知识,将来无论是务农还是经商,都会更加得心应手。”

“而且,”宝妞补充道,“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识字,更要让他们不当文盲。”

“我们要让建昌州所有的孩子,都能够读懂告示,看懂账本,写得了自己的名字。”

“这样才能真正地摆脱愚昧,走向富强。”

他们两位听了宝妞的话,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会尽心尽力,按照宝妞的想法来安排教学内容。

宝妞很庆幸县令找的教书先生是个灵活的人,不然说话得费不少劲。

第二天一大早,当宝妞再次来到希望学堂一时,眼前的景象让她惊喜万分。

原本空荡荡的学堂,此刻已经坐满了俩个村的学生,少年朗朗的读书声响彻整个学堂。

他们虽然穿着各式各样的粗布衣衫,但是脸上稚嫩的眼神却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

大家第一天开始上课,在何秀才的要求下坐姿很端正。

目不转睛地盯着讲台上的何秀才,认真地听着他讲解《三字经》。

何秀才很满意这个工作,讲起课来非常认真和耐心。

为了给学生们更好的上课,昨晚他早早就入睡了,此刻上课的状态可谓是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他抑扬顿挫地领读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们也跟着何秀才大声诵读。

稚嫩的童音汇成一股蓬勃的力量,充满了大州国的生机和希望。

宝妞站在学堂门口,静静地看着眼前这充满活力的一幕。

总算没白忙活。

她知道,大州国希望的种子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播撒下去。

假以时日,必将长成参天大树,庇佑一方。

等何秀才停止讲课的时候,宝妞走进学堂。

坐在学堂里的学生们立刻发现了宝妞的身影,纷纷好奇地转过头,眼神中充满了感谢。

何秀才也看到了宝妞,连忙快步迎了出来,恭敬地向她行礼道:“草民见过皇太女。”

宝妞连忙上前,亲切地扶起何秀才,笑着问他:“何秀才,今天学堂的情况怎么样?”

何秀才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色,看着这群学生激动地说:“皇太女,你太厉害了。”

“昨天你去甲子村地里把这群学生他们的父母说通了。”

“今天甲子村的孩子们都来了,咱们学堂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您看,孩子们都学得很认真,草民教起来也更有劲头了。”

宝妞看着今日坐满学堂的学生满意地点点头。

她走到这些学生面前问:“哥哥姐姐,我开的学堂,你们喜欢坐在这里读书识字吗?”

坐在课桌上的学生们齐声回答:“喜欢。”他们的声音响亮而充满活力。

坐在第一排的小女孩长了一双大眼睛,很开心笑眯眯对宝妞说:“谢谢皇太女,我家穷,我看哥哥来读书,我也很想读。”

“所以我就悄悄来学堂问先生,可不可以让我也读书。”

“先生人很好,他当场就同意了。”

“还和我回家对我娘说俩个孩子来读书,如果考试好的话,我家就有俩个机会拿猪肉回家呢。”

“我娘也馋那猪肉,今天就让我来上学,还叫我好好学习呢,争取早点把猪肉带回家。”

“等我们放学回家后在帮家里干活。”

宝妞听了很开心,她能感觉到他们的父母能把她的话听进去。

宝妞鼓励小女孩说:“那你要努力学哦,我们女孩子在这个世界上不容易。”

“你要比别人更优秀,才有机会过更好的生活。”

她接着对在场的学生加油打气说:“我相信在座的哥哥,你们以后都可以成为大洲国的有用之才。”

“为我们大洲国做出贡献。”

孩子们听了热血沸腾,“谢谢皇太女,我们一定会努力读书,报效大洲国。”

他们的声音充满了决心和力量,让在场的宝妞和何秀才都为之动容。

与此同时,县令除了处理公务,对开学堂这个事也没有丝毫懈怠。

他深知皇太女对开希望学堂很重视。

他知道自己以后要想升官,就要把握机会将此事,视为自己任内最重要的政绩来抓。

县令他亲自带领当地的工匠们,日夜兼程在各个村子村口赶工。

一间又一间崭新的学堂在建昌州各地拔地而起。

速度快得令人瞠目。

县令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了解宝妞开希望学堂的目的和好处。

他每天还抽时间骑马亲自下乡,走村串户地做大家的思想宣传工作。

他耐心细致地向村民们讲解读书识字的重要性,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告诉他们送孩子上学,不仅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也是为了整个家庭,甚至整个村庄的未来。

每个学堂都需要不少先生来教书,他动用自己的力量,请同僚们推荐自己往日的同窗过来上课。

那些往日考不上科举的举人秀才,听到希望学堂是皇太女开的,各个都很惊讶。

听大家说学堂的待遇还不错,也都愿意过来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