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行:“......”
让直接说,没让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此时,恰巧店小二端着一盘腌萝卜送过来,
人捏着托盘,眼神狐疑的上下打量他们一行,似乎在怀疑他们是不是什么歹人。
看着挺正常的,咋出口就是清河县要完?
“几位客官,你们的面马上就来,这是赠与几位的腌萝卜。”
说完,店小二一溜烟跑了。
陆启霖朝安行眨眨眼。
是你让说的啊。
当然,跟自己师父说话,他的确“口无遮拦”了点。
安行哼了一声,“继续说,为师在,怕什么?”
陆启霖嘿嘿一笑,继续道,“赵县令今日审案虽看似解决,实则不过是懒政。”
懒政。
安行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个词,颇觉新鲜。
“懒政起初看着并无危害,可一旦长期施为,便好似白蚁噬巨木,悄无声息中令参天大树轰然倒塌。”
“这清河县的县令来此县不过短短几年,县中农妇就敢聚集官道讹诈行人,如此民风可见这些年他是如何办案的。”
“再看城中百姓的言论,重长官之脾性态度,而不看其是否秉公执法,明察秋毫。”
“可见清河县上下对纲常法纪视若无睹,长此以往,法度威严荡然无存,为非作歹之人蠢蠢欲动,终将酿成大祸。”
陆启霖说完,又补充一句,“懒政之祸,逾于洪灾。怠惰之吏,恶似虺蜴。”
没办法,八股文写多了,都有职业病了。
安行望着陆启霖,嘴角怎么都压不住了。
好一个懒政之祸!
这孩子,这见解。
每一次,他都以为对这孩子很了解后,就会发现,还有新的“宝藏”在等着他。
安行伸手摸了摸陆启霖的小脑袋。
嗯,手感越来越好了。
今天的停留时间有点长。
陆启霖拽着他的袖子,“师父,我大了,总摸,我会长不高的。”
安行挑眉,“胡说。”
“我大爷爷说的,他家几个伯伯长得都高,说是小时候从来不摸。”
大娘早早去了,几个伯伯跟着大爷爷为了生计成天在地里刨食,并无多少与家人温情时刻。
每个家庭,爱的表达方式不一样。
“荒谬。”安行嗤笑一声,手却下意识收了回去。
这时,七碗清水面终于端了上来。
阳春白雪之上飘着翠绿的葱花,冒着面条特有的谷物香气,令人闻之食指大动。
安行提起筷子,“吃吧,吃完在附近逛逛。”
安九吃了一口面,忍不住问道,“大人,这事就这么算了?”
他瞥了埋头干面的陆启霖,“小六也说,赵县令行事不妥。”
安行睨了他一眼,道,“你想如何?老夫现在致仕了,人家喊一声大人,不过是客气一句,指望我给你出气?”
安九一噎。
大人就是这样,嘴巴毒的很。
他若是想管,有的是法子。
“大人......”安九眨眨眼,“我受点委屈没啥,咱得为旁的过路百姓考虑,总不能在官道上走一走,平白少了三钱银子吧?”
提到这个,他忽然想起来,大人让他交钱,但没说这钱补不补啊?
忙问,“大人,今个儿我付的三钱银子,回去后能找账房平了不?”
安行冷哼,“你自己不好好驾马车,赔钱应该的,还想讹老夫?”
这是半点理也不讲了。
安九站起来,颤巍巍抚着自己的胸口,“我冤啊,您不给我补,以后我骑马了,不给您赶车了啊。”
两护卫对视一眼,赶紧埋头吃面。
九爷咋一言不合还要跟他们活计。
安行逗够了,勾唇朝陆启霖的方向努了努,“老夫是没法子了,你问问某些人,能不能让你静下心吃了这碗面。”
对啊,还有机灵的小六。
当下便道,“小六,你说这事该怎么办?”
某些人·陆启霖:“......”
怎么又扯上他了?
他深吸一口气,对安九道,“九叔,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咱们现在在人家管辖内呢。”
安九目露失望,“就这么不管?”
他还没受过这么大的委屈呢!
陆启霖无奈哄道,“你先吃面,这事交给我就成。”
安九眸光一亮,大喜过望,“你有主意了?”
“天机不可泄露。”
安九也不勉强,笑着坐下,继续吃面,“哎呀,小六,我现在算是发现了,这个家里啊,我能靠的只有你了。”
陆启霖点点头,将自己碗里的面挑给他了一些,“九叔,你赶车辛苦了,多吃些。”
他还是个孩子,碗里面太多,吃不完,别浪费了。
安九越看越爱。
捏了捏自己扁扁的钱袋子,“小六,一会你看上什么尽管拿,九叔给你买。”
陆启霖重重点头,“多谢九叔。”
一双眼睛却是忍不住去安九的钱袋。
哎,不过拿出去三钱银子,这都瘪的不像话了。
得亏二哥这次没跟着来,不然跟着安九吃饭,约莫只能中午吃饱饭。
因为早晚得挨饿。
等吃完面,安行让护卫们去寻下榻的客栈,自己则是带着众人逛着清河县。
清河县因南边一条流淌而过的清水河而得名,周围也没有山川丘陵。
比起嘉安府的其他县城,清水河的农田占幅最多。
单论农田收成,清水县远胜平越县,但富庶程度,包括县城的繁荣程度却远远不如平越县。
铺子不多,售卖的东西不是很贵,就是便宜至极。
走完一条街,街道上人烟稀少,便是卖孩童吃食的糖葫芦小贩都没几个。
陆启霖一一看在眼里。
心里更有数了。
往前走,又见一大爷挑着箩筐,正沿街叫竹斗笠。
陆启霖见箩筐前挂着一个小一点的,看着似乎专门卖给孩子用的,立刻来了兴趣。
家里的那个没带出门,忠伯让人挂在马车上的虽是小尺寸,对于而言也有点大。
上前问道,“这斗笠怎么卖?”
大爷看了陆启霖一眼,笑着道,“十八文。”
怕陆启霖嫌贵,他道,“小公子别嫌贵,这斗笠骨架用的箬竹,其他用的是楠竹,都是我家屋后精心伺候的竹子,与别家不一样,保证密实好用,不会漏水。”
说着,又放下竹筐,“您可以挨个试一下,挑带着最舒服的尺寸来。”
陆启霖低头一瞧,见箩筐里大大小小尺寸不一,用的竹子材料也比别家的好上不少。
不由赞道,“大爷,你家的斗笠不仅材料好,您编的手艺也好。”
同样是卖斗笠的,这大爷编的不仅细密带了图案,尺寸也多种多样。
老大爷挠挠头,笑的憨厚,“我家就两亩田,闲着没事干,就在家瞎琢磨,小公子喜欢,您买一顶?我再给你便宜两文。”
陆启霖眸光一转,问道,“我看清河县村落少,良田无数,还以为清河县的人都忙着种田呢。”
“哎呦,小公子有所不知,这外头的良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