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游玩归来。
福伯神色凝重地迎上来。
“少爷,老爷回来了!正在书房等你!”
叶匪闻言,眉头微蹙,转身对文弱道。
“你们先回去,我去去就回。”
文弱轻轻捏了捏他的手心:“去吧,别让伯父久等,记得,别与他吵。”
叶匪点头。
文弱仍是不放心道。
“不管如何,伯父总是你的父亲,你答应我,不许与伯父吵!”
叶匪笑道:“我答应你,尽量不跟他吵。”
文弱轻叹一声,终归是没再劝阻。
待叶匪随福伯离开,梅剑忍不住问道。
“文家姐姐,公子与伯父关系不好吗?”
文弱瞧着叶匪离去的方向,怔怔道:
“自打姐姐不见后,他们俩只要见面,便没有不吵的时候。”
竹剑吐吐舌头,“想不到咱们公子也是叛逆青年。”
梅剑轻斥道:“怎么说话呢,能这样说咱们公子!”
兰剑沉吟片刻。
“姐妹们,虽然他是公子的父亲,咱们也不能瞧着公子受委屈。”
竹剑眼睛一亮,“我去房间取剑去!”
梅剑无奈的拍了她脑门一下。“你天天想什么呢!”
‘’那咱们该怎么办?”菊剑没有好主意,只能问几个姐姐。
梅剑皱眉道:“等公子回来再说吧,若是公子不开心,咱们便陪着公子离开这里,天大地大,谁也不能让公子受任何委屈!”
“姐姐说的对!公子只能咱们几个欺负,别人么!哼哼!谁敢惹公子不开心,我便让谁不痛快!”竹剑冷哼一声。
兰剑罕见的没有反驳自家妹妹。
“公子的根,总归是在缥缈峰的,咱们见机行事,咱们先回去,提前收拾好衣物!尤其是剑,提前检查好,莫要用的时候不见!”
梅剑毫不迟疑。
“便听兰剑的,咱们先回后院!”
四姐妹毫不拖泥带水,转身走向后院。
文弱吃惊的捂着嘴,似乎是这一刻才真正认识到四人。
环儿也缩着头,此刻的竹剑眼中毫不掩饰杀意。
这个时候主仆俩才发现,江湖与现实的区别。
————————————
“老爷,少爷来了!”
福伯提醒了一声,随后将书房门轻轻带上。
叶匪站在门口处,望着那个背对自己的身影。
欣长消瘦,肩背挺直,束发的玉冠中夹杂着几缕银丝。
这人,正是叶家家主,叶匪的父亲,叶谦。
“父亲。”叶匪拱手行礼,声音不卑不亢。
叶谦没有应声,良久后转过身来。
叶匪已经看清这位血缘上的父亲。
与他相比,几乎是中年版的叶匪,五官分明,面容清铄,颌下蓄着一缕胡须。
只是少了叶匪的飞扬神采,多了几分严肃不苟。
“你还知道回来!”
叶谦一开口,叶匪顿感不喜。
这种居高临下审视的态度,换做谁都会不自在,当然,乖宝宝除外。
见叶匪沉默,叶谦面色更寒。
“听说,你带了四个不明不白的女子回来?”
说他,叶匪尚且能忍着,见牵扯到梅兰竹菊,他却忍不了。
“是四个女子,不过却不是不明不白。请父亲慎言!”
叶谦冷笑。
“没有家世,没有门路,不是宋人,难道不是不明不白?”
叶匪深吸一口气:“父亲若是为了此事而来,那没必要继续谈了。”
叶谦哼了一声。
“你既然不愿意说这个,那便不说,文家丫头在此,听说你俩如今关系亲近,这桩婚事,你可有决断?”
“此事儿子已与祖母禀明,自当遵从叶家安排。”
叶谦神色稍缓。
“出去了一趟,总算懂了些事理。等过些日子,你随我回京,为父替你先谋个差事,在京城混个脸熟。”
等下一次大考之时,你参加考试,只要有名次便可。剩下的路,我已经替你安排好!”
“至于那些不清不楚的女子,以后少来往!”
叶匪狠狠攥着拳头,良久后松开。
‘’我不会去汴京,更不会入朝堂!”
叶谦狠狠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跳起,跌落在地摔成粉碎。
“逆子!你再说一遍!”
叶匪直视他的眼神,沉声道。
“我说,我不会去汴京,更不会入朝堂!您喜欢做官您尽管去做!我不喜欢!”
叶谦盛怒之下,抬起手掌。
叶匪不闪不避,昂然而立。
半晌过后,叶谦神色变幻,缓缓收回手掌。
他嘿然笑道:“你是叶家长子,叶家的基业自然由你继承,你不想做官,那你想做什么!”
说着,他脸上带着不屑之色,“做你的什么逍遥派掌门?占山为王?这样你喜欢?”
叶匪却认真道。
“其实我也不想占山为王,只是这一年我明白了一件事情。”
叶谦来了兴趣,“哦?说来听听。”
叶匪一字一顿道:“文采再好,乱世之中,却无法保命!唯有兵马在手,方能生存!”
“混账!你敢说这等大逆不道的话!”
叶谦怒极,一巴掌重重落下。
“啪”的一声脆响在书房中回荡。
叶匪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个清晰掌印。
这是他第三次挨巴掌。
第一次是钟灵,第二次是木婉清。
第三次,是这样第一次见面的父亲。
叶谦神色一愣,他没想到儿子竟然没躲,看着他脸上浮起的掌印,心中蓦地一疼。
然而碍于为人父的架子,他收起眼中的疼惜,重重哼了一声。
叶匪面不改色。
“您是我父亲,打我,我不会躲,可不带便我便认可您的话。”
叶谦气极反笑,反唇讥讽道。
“好,很好!如今官家初登大宝,崇尚文治,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你倒是说说,你所说的乱世,究竟怎么个乱法!”
叶匪目光深沉。
他清楚地记得,1094年,宋徽宗登基,标志着北宋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宋徽宗是谁,叶匪再清楚不过。
赵佶,创立“瘦金体”,靖康之难中的二帝,其中就有他。
他在位期间,重用“童贯、高俅”等奸臣,追求奢靡,政治腐败,外交不力,以至于民怨四起。
梁山起义,方腊起义都是发生在他在位期间,臭名昭着的“花石纲”也是他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