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的刘玉溪,没听到任何声音,万籁俱静,可身上却哪哪都疼,尤其是后脑勺,应该是磕到了。
第一时间放出精神力,紧接着她就被吓得睁开了眼。
我滴个老天奶啊,这是哪?刘玉溪看着周围的影影绰绰,通过刚才精神力那一瞥,她知道那都是树。
这应该是在某个山脉,但山里怎么会没有声音呢?怎么可能这么安静,不说野兽虫鸣,哪怕是风吹树叶的声音也没有。
想到一种可能,刘玉溪有点焦躁了,摸了摸后脑勺,确定是破了,她找了一棵大树,精神力扫了一圈后,确定周围没人,闪身进了空间。
现在这种未知的情况下,待在荒郊野岭可不安全,她得进空间接收一下原主的记忆。
进了空间,没管身上的伤,反正一会“力大如牛”属性就能修复好身体。
坐在沙发上:“小六,传送原主记忆。”
“好的,宿主!”
接收完原主信息的刘玉溪,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一腔的怨愤,却也不知道该对谁而去。
现在是1972年,原主4岁,4岁小孩的记忆并没有多少,可刘玉溪接收的是原主一生的记忆,原时空原主这次可没死,怎么也是活了一世的。
可这个时空,这个节点,可能因为小六带她过来时的时空波动,原主重生了,可原主一辈子太苦了,她实在不想再过一世了,正好小六找上了她。
听说要用她的身体,她巴不得呢,本来她还在想,她现在才四岁,要怎么才能再死一死,现在不用她想了,人家直接送她去投胎,可不就堪比“及时雨”么!
于是,原主把一生的记忆都留给小六,她就迫不及待的去投胎了。
现在从头开始说说原主的一生,原主生于1968年底,她家住在刘家村,刘家村位于皖北,前临淮河,背靠大山。
皖省地处平原地区,是农业大省,刘家村不是原来就在这边的,他们是42年从河南举村逃荒过来的。
从村名就知道,她们村算是一个宗族,一路从河南逃过来,族里死了不少人,也收留了不少零散逃荒者,基本老少妇孺。
为了啥呢?为了宗族延续!当时谁也不知道会逃到哪,在哪能落脚,一个宗族的人又不能婚配,万一以后落脚在哪个深山老林,那不得备些外姓人用于婚配嫁娶啊!
收留老弱妇孺,一个是这些人没有威胁性,再一个,不管什么时候,他们只能依附刘氏宗族,篡不了权,他们刘氏宗族会一直拥有话语权。
最后一个原因就比较残忍了,42年的大饥荒太严重了,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这些人就会成为刘氏宗族的储备粮。
在后世文明来看,这种宛如畜牲般的行径,确实存在,而且发生过很多。
她们族里的青壮,在逃荒路上基本没有多少损伤,死的多是老人,孩子,女人。
时代原因,当时的观念就是,保留青壮是最优选择,他们年轻,有武力值,可以保护其他人,再就是传宗接代,只要他们还在,刘氏宗族就还在。
就这么一路走,就到了现在刘家村所在地,众所周知,皖省基本没有原住民,只有2.2万座英雄纪念碑。
他们来到这个地界的时候,这里是有一个荒废了的村子的,破旧的土坯茅草房,换个屋顶就能居住。
前临淮河,背靠大山,村子旁边是一大片土地,族里的老庄稼把式过去一看,那是荒了几年的耕地,只要稍微打理一下,就能耕种。
逃荒路上也经过几个萧条的小镇,最近的一个走路也就半天脚程。
当时的刘氏家族实在是走不动了,一路上要避开城镇,警惕其他逃荒者,缺衣又少食,现在找到这么一个地方,老族长就决定不走了,直接在这里落户。
虽说村子挨着淮河,可也还有个两三里地,这段淮河也是直道,水流平缓,而且这个村子的地势还比较高,算是山脚下,就算涨水,顶多淹了土地,却不会淹了村落。
就这样,刘家人就安顿下来,原主的爷爷刘老根家,在逃荒路上,爹娘,媳妇和幼女都病死了,全家就剩下他和两个儿子刘大柱,刘二柱。
安顿下来后,刘老根天天要忙着跟族人开荒种地,回家后还得张罗饭食,看着六岁的刘大柱,4岁的刘二柱,被他养的还是跟逃荒时一样。
没办法,只能让族里想办法给安排个婆娘,照顾家里,族里就介绍了逃荒路上收留的一对母女,张大妮和刘二丫,介绍的是当娘的张大妮,刘二丫当时也六岁,和刘大柱一样大。
都是逃荒活下来的人,张大妮也知道她寡妇失业的,带着个闺女,以后也不好过,最好再走一家,刘老根人老实肯干,又是刘氏族人,嫁给他,以后她和闺女也就是刘家人了。
所以,在刘族人儿媳妇找到她时,她就同意了,就这样两家并一家,日子就这么过下来了。
前几年还好,逃荒时,大家身体都有损伤,家里没有添丁,张大妮对几个孩子倒是一视同仁,有时候还对刘大柱兄弟俩更好一点。
毕竟,她闺女以后是要出嫁的,她以后跟着刘老根可是要随刘大柱生活的,可不就得对两继子好点。
可等小鬼子投降以后,也不知道是身体养回来了,还是觉得日子有盼头了,等到1947年,嫁进刘家五年的张大妮怀孕了。
1948年,张大妮生了刘老根的三儿子刘小柱,应该还是身体底子太薄了,张大妮生了刘小柱就再也不能生了。
可不能生了也没事,反正这胎是儿子,她张大妮以后有亲儿子了,老了也不用看继子颜色生活了。
人一有了底气,行事自然和以往就有了区别,不过好在刘大柱这时候都十二岁,刘二柱也十岁了,弟兄俩都能当小半个壮劳力使了。
而且,他俩也是刘氏子孙,不说刘小柱还没长大,就算刘小柱长大了,刘家族人对哥三个态度也是一样,而刘小柱的地位也绝对比不上刘大柱,毕竟他是长子。
所以张大妮倒是没有苛责刘大柱兄弟俩,只是对比前几年,她心肯定是偏到刘小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