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陪你一起游草原 > 第73章 一路堡寨一段历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73,一路堡寨一段历史

接着一路向西,沿黄河逆流而上,滔滔黄河两岸,是中卫平原,其村历史悠久,稻香鱼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俊彩星驰,是一块非常富庶的风水宝地。

但是,这些地方处于腾格里大沙漠边缘和黄河流经的夹缝地,中卫地处边塞,导致外族入侵,边塞战火纷飞,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此处成了塞上重镇关隘要津,历代驻兵镇守。历史上一直是增筑边墙、墩台、大小堡寨,驻军于此,以遏胡寇。统计历史多次修屯筑堡,共修筑城池6个,屯堡18个,即柔远堡、镇靖堡、镇罗堡、宣和堡、永康堡、常乐堡以及永兴、石空、张义、枣园、鸣沙、恩和、新宁安、宁安、古水堡,还有渠口、张恩、铁桶三堡。

堡子北临腾格里沙漠之要塞,地势险峻,其东西端有黄河古道,南北各有十公里左右的平原耕地,有天然的军事地理位置,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堡子驻军或其它防务,据《县志》载,明时设操守防戍,操守官统领军官六十二人,火器一百六十九位杆,所辖墩台四座,边墙十里。

从清到民国,为防匪患,有团练(后称民团)、保卫团、护路队、壮丁队、国民兵、地方警察等。

但是,这些军事设施和防务还是不够的,这里大山阻隔,沙漠挡道,黄河天堑,村子几乎与世隔绝,是雄鸡一叫听五县的地方,西临刘家寨柯属甘肃靖远县,北连内蒙ALSYq,南边黄家洼山属静宁县,香山南麓的三眼井还连接海原(当时属于GS省的固原道),东南通兴仁的同心县。所以外面的人很少进去,省府、县衙距此遥远,成为政府统治的薄弱地带。

除了堡垒之外,军马战线太长,鞭长莫及,导致藏污纳垢,土匪流寇猖狂,据县志记载,民国初年这北边沙漠有沙狐狸和沙上飞二伙土匪,黑山峡有张自如和拓万孝及胡秀峰三股悍匪,黄河南岸有曾全秀和白圪垯万子才二股乱匪,四周乱糟糟的,不安全,这土匪胆子大,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打家劫舍,危害百姓,是非一日,早已成为地方知安的心腹大患,各村镇又修了不少营子。

沿黄河途经过柔远堡东面有章家营子、沈家营子、陶家营子、施家大庙,西面有吕家营子、詹家营子,北面有任家营子、高家营子,南面有张家营子、郭家营子……这些是历史上因抵御鞑靼的侵扰以及后来土匪的祸害,当地人为了保卫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时间里,以大家族或同姓立的许多小寨堡。

堡子里有校场,操兵演练,向四周辐射连接村镇营子。营寨围在堡四周,相距三四百米或五六百米,形成如同众星捧月由中心向四周辐射的碉堡群,彼此呼应、互相支援防卫。

堡寨营子或以沙漠为屏障,或以黄河为屏障,堡子遥望相连,营子围在四周,众星捧月,互联网为犄角,凭借黄河天堑,东靠金肚关,北控沙漠,西接黄河渡口,雄踞一方,担当起护国保家的关卡前哨。

这些堡寨蓉子在千余年时间里,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彰显着不同的历史特征,留下了不同的历史轨迹,同时发挥着当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

在千余年的时间里,堡寨营子迎按东来西往的客商旅人,丝绸之路,驼铃悠悠震落黑夜星辰,旅途漫漫迎来曙光朝霞。

这些堡寨和营子从中卫延伸到接壤的甘肃境内,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战事。

自古塞上多战事,金戈铁马起硝烟,,古时境内战事频仍,烽火不息。

出名的有民间传说“攻破鹯州,带破柳州”。硬是攻破了鹯州城

说的是西夏先祖李继迁攻打鹯阴和会州的事。其时鹯州城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射弓弩,搭云梯,经过几昼夜激战,。而此时的柳州城也危在旦夕,城内官兵难以固守,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们采用悬羊打鼓的疑兵之计,即将羊只捆缚悬于空中,置面鼓于前,羊只挣扎前蹄擂打鼓面,发出击鼓出阵之势。另将嘈铃系在幼马脖颈,四处奔跑,马嘶鸣,铃声响,。同时在城垛上置布草人进行伪装。其城内的官兵早已从挖进行造势掘好的通道逃遁,其道洞口处在水头沙河旁的直立崖壁,鹯柳两座城皆毁于这次战争。

我没有找到这些相应的景点,这些堡寨营子大多毁于战火和土匪烧杀抢掠,柔远堡还留有部分遗迹。

春秋屡更,沧桑代变,这些堡子和营寨大多已毁灭,变成了废墟和残墙断石,仅留下了一些遗迹。

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进步,治安彻底好转,人民安康,堡寨营子失去了意义,国家修建了公路和黄河大桥,高速公路直通银川和兰州,堡寨营子大多拆除,改造成了良田村户住宅。

现在的柔远堡其遗址犹存。校场、水头、土墩、城垣穿越千年时空,仍有遗迹,见证着那段辉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