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陪你一起游草原 > 第28章 藏族人的悠闲生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8,藏族人的悠闲生活

下午天热,马律师出于好心去买了几杯酥油茶,女士优先,先递给两位女士,安女士也许是口渴了,猛猛的喝了一大口,接着又井喷式的吐了出来,茶沬溅到了我们几个人的身上,老张以为是把他呛着了,对她说慢点慢点,她却皱眉说:这是什么东西?太难喝了,比药还难闻,他说这话完全不顾及马律师的感受,让马律师很难为情。

刘女士听她这么说也端起茶闻了闻,又眠了一小口,接着递给老黄,说我也喝不惯这味道。

我很不高兴的对她俩说:这是酥油茶,是当地最珍贵最有特色的饮料,就被你们这么糟蹋了。

这两个女人平时被人宠坏了,根本不懂得感恩和珍惜一说,皱眉厌倦的说:不就是牛油吗?有啥稀罕的。

马律师知她俩理解错了,有必要解释一下,酥油是牛奶里面提炼出来的,算是牛奶的精华,酥油相当珍贵,当地人都是把最好的酥油提炼出来送到寺里点灯,供奉佛祖菩萨,给寺庙的喇嘛喝。”

和尚喝的,我又不是出家人,不过这清苦的修行生活,安女士振振有词的找理由。

我听她的话如噎了一只苍蝇,当着她的面,端着酥油茶一口全都喝了下去,安女士捂着嘴撇过脸去,刘女士看我的眼神像看怪物一样,小声问道:好喝么,把我那一杯也喝了。

我故意说好喝好喝。其实是真的好喝,我过去在内蒙工作的时候喜欢喝奶茶,这酥油茶和奶茶有同样的味道,甚至比奶茶还珍贵。我真的不客气的把刘女士的那杯茶又接过来喝了。

喝完茶身上感到清凉了许多也有了精神,我提议到拉卜楞寺对面的山坡上避暑,从拉卜楞寺出来,我跨过大夏河上的小桥,爬到拉卜楞寺对面的山坡上,整个拉卜楞寺尽收眼底。坐在岩石上俯瞰拉卜楞寺又是另一番景象。夕阳洒在金色的寺顶上,熠熠生辉,庄严神圣,藏传佛教寺院的美,不仅仅是建筑风格的独树一帜,艳丽的色彩搭配也让它更加的醒目。拉卜楞寺主建筑群背依凤山,面对龙山,大夏河从寺院前穿流而过。

山坡上的人不少,我们旁边坐着几个藏民,好像是一家子,他们挖一个小土坑,用拣来的三块石头架锅,从地上捡了些柴火,用很原始的方式生火做饭,倒上水,放进带骨头的羊肉,煮了大约一个小时,我觉得那羊肉还没有熟,他们就捞出来,啃羊肉,吃烤囔,喝羊汤。

这样的生活方式多么悠闲,挺让人羡慕的。

这和内地人的这种每天疲于奔命的生活方式不同,藏族人生活压力没那么大,不知道是政策扶持好,还是本性使然,藏族人喜欢过林卡,就是找个公园或者空地,席地而坐再带一些食品零食、酒水饮料,一呆就是小半天,或者在街边的椅子上、甜茶馆里,一坐就是一下午,喝酒、喝甜茶、玩牌、聊天等等,再或者隔三差五的去转山,总之生活压力没有我们这么大,是不是有点羡慕?

吃过饭,他们用好土把坑填实踩严,架锅的石头扔向四面八方。我对这个举动感到纳闷,以为这是什么宗教仪式,问马律师是怎么回事?

马律师回答说:用我们现在时髦的术语叫环保。藏民和蒙古人一样,非常爱护草原,他们拣石头架锅煮饭,地被石头被烧过了,累了,要休息。应该休息,不能再用火烧了,临走,把石头扔向四面八方,地填平,免得后来的牧民继续用它们架锅。

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我在地质勘探队工作过,在草原上与牧民打过交道,这与他们的价值观相关。牧人们在草场支蒙古包,地上钉楔子系绳。搬走的时候,拔出楔子,垫土踩实,不然它不长草。不长草的泥土如同有一处伤口,用蒙古人的话说——可怜,于是要照顾土地。

天近黄昏,在山坡的高处看山下的拉卜楞寺,我突然看到夕阳中的寺庙像油画一般典雅。殿宇全都穿上了镀金的衣服,如天宫一样玄幻,黄昏时分的拉卜楞寺,在这片静谧的天空下,像一个安详和蔼的老者,静卧在这山谷之中,注视着这片高原上的儿女和那些慕名而来的人们。佛塔外部的金光,顺着夕阳照过来的方向,在视线的尽头汇聚成一道道耀眼的光芒。

晚霞红彩彩的,映红了黑里孩子的脸,我们又回到拉卜楞寺,这里仍有很多人,喇嘛的衣服在晚霞的映衬下更加发红。

我在寺里慢慢踱步,与蓝天对话,与青山对话,与神,与心中的神对话。

天黑了,我们只好从寺里来,住进离寺院最近的一个二层楼的小旅店,房间虽小,但很安静,也很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