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穿越悲惨生活之得过且过 > 第203章 新庄营乔迁新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又在钱家的杂货铺里扫荡了一圈,除了草纸,还买了好多杂七杂八的东西,小到打火石,大到水缸,只要是平时能用的到的,都划拉了一遍。那掌柜的还笑说:“姑奶奶这是要回村开铺子吗?”

“被你猜对了,以后有需要了,就来你这进货啊,你给我算便宜点就行,我也不指着挣钱,主要是图个方便。”

和二栓又拉了满满一车的东西回了村子,铺子得等到明年开春再盖,现在这些东西只能先堆放到东跨院一楼的库房里。

把草纸交给里正他们,拿去给各家糊窗户。被子交给了里正的二儿媳,棉衣交给了老四媳妇和小花,各带着新庄营会针线的妇人,按照一户一床被子,一件棉衣的标准,加班加点的赶制。

为了让新庄营的人顺利入住,里正竟还组织大家编草席,到时铺在炕上。成立个人家,真不容易,一针一线都得添置,少了什么,都不像那么回事。

新房子虽然盖的一模一样,但位置不同,谁也不愿意住在村边。为了让大家无怨言,按照出钱多少,安排挑房次序,谁出的钱多,谁享有最先选择权,出钱一样的,就抓阄。没钱的,最后统一抓阄再安排选房顺序。

这主意是我出的,盖房子的钱也都是我拿的,这卖房号的钱自然也归我。原来这里边还有好几户殷实人家,为争头号,几十文几十文的往上加,真是小看他们了,枉费了里正天天为他们哭穷。

终于临近了乔迁日,头一天,先到各自新房里给火炕和灶台烧了把火,旺旺屋子,顺便打扫打扫,净净宅。还没有垒院墙,各家又从我这儿预定大锁,毕竟破家值万贯,丢把柴火也就没的烧了。

第二天一早,里正和老爷子就先给各家发东西,一家一个草席,一床被子和一件棉袄,棉花续的足足的,抱在怀里沉甸甸的。大家又都开始忙着打包,收拾东西,终于不用住在那四处漏风的窝棚里了。今天天气不错,一个个开心的很,激动地也不觉得天冷了。

刘县令来的不晚,一身官服,看着很是威严。除了小厮代安,竟还带着师爷和四个衙差。

县令大人一出现,众人都呼啦啦跪倒磕头。

只听刘大人说道:“都快快请起,今天可是个好日子,我还给大家请了灶王神,恭贺乔迁之喜。愿你们以后衣食无忧,愿天佑我大禹王朝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刘县令的带动下,人们都朝北跪拜,高呼万岁。

气势震天动地,即便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就让我这个穿越者,感到无比震撼,皇权的影响力容不得一丝挑衅。

那些想着只凭一己之力,就打算颠覆皇权,改变封建社会的想法,真是可笑。最多就像蝴蝶扇动翅膀,激起涟漪而已。我没有那么大能力,也没那个想法,试图改变这个社会,只想让自己好好生存下去罢了。钱权都不是我所追求的,只想保护好身边的人,这一刻,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初心。

随着刘县令唱道:“乔迁新居,大吉大利。”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便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

辛庄营的人都排好队伍,一家之主穿着新做的棉衣,手里捧着灶王爷的画像,后面的人抱着草席、被子,背着背篓、包袱,浩浩荡荡地朝着新房而去。

别看距离不远,也就几百米,可那步伐愣是迈地异常坚定,像是告别了颠沛流离,开启了新篇章,从此生活终于有了奔头。周围围观的人,谁看了不动容。

县令大人到此,上湾和下湾的邻长也都闻讯过来了,还有各村的村民。

我悄悄找到老爷子,让他找机会问问县令大人,看中午怎么安排,好提前去准备。

过了一会儿,二栓过来传话:“爹说,县令大人说了中午就在这外面吃大锅菜就行,要与民同乐。”

吃大锅菜?这好办。肉昨天都炖好的了,白菜、豆腐、豆芽、菜干也都是现成的,就防备着今天中午摆席面。吃大锅菜,倒省事了,将东西乱炖到一起就行,周围再贴一圈杂合面饼子当干粮。要是再放点粉条,就更完美了,回头我就拿红薯实验实验,看看能不能捣鼓出来。

等里正和老爷子跟着县令大人去新庄营参观,我就开始指挥二栓他们在路边搭几个棚子,不能让客人漏天吃饭,这么冷的天,会灌一肚子凉风的,之前做的桌椅正好摆上。

支了三口大锅,正席上还弄了几盘凉菜。

等大锅菜做好,周围围观的村民,闻着那冒出的香味,不停地问:“我们能不能也在这儿吃?”

“可以,一碗10文,饼子2文一个,碗筷需要自带,这里的不够用。”

十文就能吃上一碗荤菜,价钱不贵,而且能和县令大人一起用餐,这才是无上的荣光,说出去能吹嘘半天。

临近中午,饭菜都做好了,拿小火慢慢煨着,县令大人他们转了一圈后,也回来了,赶紧安排众人洗手上桌。

我亲自做了一锅,油水和味道更足些,盛的满满的,让二栓他们给主桌端上去。

其余两锅,村民们就开始排队买饭,一队是新庄营的,他们的饭钱是拿工分抵得,直接记账就行。另一队是村里人,有赵家庄的还有上湾和下湾的。后来,周围村子的里正也有闻讯赶来的,即便说不上话,也想在县令大人面前露露脸。

一方面是县令大人在,另一方面大锅菜的味道确实不错,我还稍微加了点辣椒,热乎乎的吃上一大碗,浑身暖洋洋的。很快,三大锅就卖完了,看着钱匣子,老太太脸上的笑就没停过。轻轻松松就能挣到这么多钱,就是去年沿街叫卖也没这么敞亮过,让老赵家的众人都乐得不行。

等送走了县令大人他们,里正又指挥众人开始收拾残局,之前住的窝棚都得拆了,要不看着实在乱。

锅碗瓢盆那些我没管,早晨起的早,又忙活了一上午,身体很是困乏,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我抱着钱匣子就走了。

老四媳妇还眼巴巴地瞅着,我小声跟她说:“知道你们辛苦了,年前给你们包个大红包。”即便这么说,她那两只眼睛也恨不得粘在钱匣子上。

回到家里,大嫂和大妞已将午饭做好,我随便吃了一口,就回楼上睡觉了,连今天收了多少钱也没数。

快到傍晚时,才醒来,先数了数今天的收获,有将近3两银子,不错不错,终于见到回头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