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穿越悲惨生活之得过且过 > 第202章 在村里开铺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从二哥的婚礼举办后,一时间,这事就成了大家茶前饭后的谈资。无论是仪式,还是婚宴,都被人们津津乐道,甚至说是一辈子也没吃过这么好的席面,可算是见了世面了。

二哥只要带着二嫂,出现在村里,就引起人们的围观,大家也都没见过这么漂亮的新媳妇。二哥怕吓着二嫂,又惦记着面馆,三日回门后,就直接住在了镇上,一般不轻易回村。

常嬷嬷带着丫环也跟着一起回了镇上的宅子,新房里间落了锁,外间的东西也不怕丢,常嬷嬷现在很信任余家众人,知道都是实诚的,小六、小七和小八,被她委以重任,交代要经常打扫。其实有大嫂在,根本不用嘱咐她们,我那屋平时就是大嫂帮着照看的。

二哥他们一走,家里瞬时就清静起来,这些日子,也真是难为大嫂他们了。虽说常嬷嬷也很和善,但大户人家规矩多,连秦叔秦婶都说,在家吃饭都不敢吧唧嘴。

不过总算结果不错,二哥的婚事办的很成功,也没有发生什么不和谐的事。

紧接着就是忙活新庄营乔迁的事,这是大事,因为县令大人要来。里正和老爷子一心要在县令面前刷好感,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做到更好。

幸亏现在地里没啥活,大家只一门心思地弄新庄营的房子。房屋都盖好了,门窗也都装上了,两个屋子的炕也先垒上了,堂屋垒的灶台,搬进去就能做饭。村南盖了间公共厕所,后面还挖了个大粪池。

主体基本完工,可还有很多后续,收尾工作也很繁琐。这天刚吃完晚饭,里正又坐在老赵家的炕桌边找老爷子说话。

作为老赵家的常客,除了家里的男人们和老太太陪着说说话,各屋的女人和孩子都回各屋,连一向八卦的老四媳妇,现在都对他们的唠嗑没了兴趣。

不知道是不是前几天累的,我这两天格外疲惫,一直犯困,想睡觉。见里正又来了,我也准备跟大家一起回房,刚起身就被他给叫住:“二栓媳妇,你留一下,有事跟你商量。”

一听找我商量,准没好事,估计又得破费了。

我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说:“叔,啥事,你说,我有点困。”

里正还没发话,老太太插话道:“刚吃完饭就犯困,早晨你又起的最晚,中午还补觉,算算,你这一天,睡多少个时辰?”

我反驳道:“娘,我这铁定是前段时间累着了,这闲下来不得好好补补觉。”怕老太太再碎碎念,赶紧转移话题问:“里正叔,到底啥事?”

里正挠挠头:“还不是新庄营,我和你爹去逛了逛,这不眼瞅着门窗都装完了,可窗户连个窗户纸都没有,一刮风,直往里灌,弄得屋里和外面一样冷。而且他们大都还穿着单衣,除了干活的,都缩在窝棚里,家里仅有的棉衣都是谁出门谁穿,盖得也都是露棉花的破棉被,看着实在可怜。我怕这个场景,等乔迁那天被县令大人看见了,实在不好。你主意多,能不能想想办法?”

老太太说道:“这有啥办法,管了他们住,管了他们吃,还得管他们穿呗?”

里正小声嘀咕一声:“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反正能拿工分抵,也不差这一点半点的。”

老太太争辩道:“哪是一点半点,那得需要花多少银子,又不欠他们的,凭啥?”

看两人要争辩起来,我赶紧劝,反正每当这个时候,其他人都是装闷葫芦,一声不吭,连老爷子都只沉闷地抽着旱烟,最多说老太太一句:“不要那么激动,好好跟亲家说。”他也不发表意见,两边都不得罪。

这时候,我要不出面,事情就没个结果。我严重怀疑,他们商量好的,专门设套给我钻。不过也就是出个钱的事,能用钱解决的就都不是什么大事。

我琢磨了一下便说道:“里正叔,窗户纸、棉衣、被子这些都可以提供,也可以用工分抵,不过时间短,资金有限,只能提供一部分。不如这样,将村口那片就是现在搭棚子卖饭的那处,卖给我。我在那儿沿街盖几间商铺,卖些东西,这样不只是新庄营的,连赵家庄甚至上湾、下湾有需要的也可以过来买,价钱绝对不会比镇上的贵。小吃摊,我本想盖完房子后就撤掉着,这样就都留着吧。以后缺什么,提前说一声就行,我这店铺什么都供应,拿钱买或工分抵都行,怎么样?”

里正欢喜道:“这样好,二栓媳妇啊,你真是个活菩萨。那明天咱们就去衙门将那处地契给你办了吧。”这么急,是怕我会变卦吗?

“行,那明天就多套几辆牛车,顺便将东西都买回来。”

送走了里正,老太太咂巴着嘴道:“这又得需要花不少钱呢?”

“娘,别担心,都会赚回来的。以后那杂货铺还得需要你给看着,记账让小花和云朵帮你就行,以后你就是那间铺子的大掌柜。”

“你要让我当大掌柜?老二家的,你很有眼光,交给我,铁定给你管的明明白白的。”

第二天一早,里正套了一辆牛车,二栓、顺子也各套了一辆。让顺子去给酒楼送货,我们三个直接去了衙门,在代安的带领下,地契办的很顺利,没排队,也没刁难,上面直接写了我的名字。

布和棉花需求量大,水不流外人田,直接去钱家的布庄买。200文一匹的粗布,要了20匹,50文一斤的陈棉,要了200斤,差点将库存给人家包圆了。宋掌柜很是高兴地帮着装上牛车,就这些东西,就将里正和顺子的牛车装的满满的。

先让他们回村,我和二栓去买糊窗户的纸。对比布匹,纸张更贵,书肆一刀麻纸竟也要到500文。要不读书费钱呢,穷人连纸都买不起。

二栓小声跟我说:“媳妇,去杂货铺买吧,那儿便宜些。”

路过钱家的粮食铺子,竟看见二哥在里面,赶紧让二栓停了牛车,走上前,打招呼:“二哥,你过来买面吗?”

他腼腆一笑:“不是,我过来看看。”

旁边掌柜乐呵呵地说道:“这家粮食铺子,钱家作为陪嫁,给了小姐,以后就交给姑爷打理了。”

二哥苦涩笑笑:“我哪会经营铺子,别看我那面馆红火,可都是妹妹帮着出谋划策,这家粮食铺子平时还得靠李掌柜你们多费心,帮着打理。”

李掌柜和蔼说道:“姑爷客气了,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慢慢学好了。”

看俩人相处甚好,我说道:“二哥,我还没见识过粮铺呢,不如领我参观参观。”

李掌柜作陪,二哥引路,带着我前前后后转了一圈。

别看门脸不大,后面却有个能停好几辆马车的院子,还有一个百平米的仓库,仓库里有不少货架和袋子,我随口一问:“李掌柜,有没有堆积时间长的,不好卖出去的,拿给我看看,帮你清清仓。”

“有,还有好些豆子没卖完,这东西不顶饱,点心铺子也用不了太多,积压了不少。”

他拿出几个袋子,我一看种类还不少,有黑豆、绿豆、红豆,竟还有没剥壳的花生,这可都是好东西啊!闻了闻,没有发霉的味道,豆子也很干净。

“这些我都要了,算算多少钱?”

“你可是姑奶奶,既然看得上,拿走就行。”

“那不成,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呢,不能因是亲戚就坏了规矩,该多少就多少,你给我算便宜点就行。”

最后李掌柜要了二两银子,这得有几十斤吧,能买到这么多种类的东西,不亏。

临走之前,我对李掌柜和二哥说:“以后不管什么种子,你们大胆进货,我兜底,有我这个大主顾在,保准以后会让这个粮食铺子红红火火的。都是自己人,肯定会先照顾自己人的生意,刚才我就去了钱家的布庄,买了两车粗布和棉花。顺便问一声,钱家杂货铺在哪条街上,我准备再去那采购一番。”

有钱家进货的渠道和货源,随便便宜一点,就能支撑起我村里的铺子,共赢的事,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