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小南风 > 第239章 新修茅坑三日香,旧建房舍百年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 新修茅坑三日香,旧建房舍百年熏

越到年根底下时间过得越快,今年因为王金枝添丁进口,所以老王家全体都在李宝林家过的春节。李蓓蓓小朋友从大早晨睁开眼睛就开始在不同的人怀里流转,一整天小屁股就没挨过床。晚上等月嫂把她带回房睡觉,其他人都聚在李成家的客厅里守岁。

电视里播着春节联欢晚会没人看,所有人都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今年各自的收获和对明年的展望。王振华准备明年把自己的物流车队建起来,王金枝打算在河西和桥北各开一家分店,王金秀略显保守,只打算把馒头铺经营好,赚的钱都用来买房置地。

连心自不必说,搬家开业那是迫在眉睫的事儿,大家伙转而都对连玉在青城的“事业”起了兴趣。

“啥事业不事业的,你们那才叫事业呢,我这充其量是小打小闹。”连玉捧着热葡萄酒啜饮,“小年那天同学就开始催我,让我过完年赶紧回青城商量开电脑培训班的事儿,估计我可能呆不到搬家那天就得走。”

二月初九是3月22号,那时学校都开学半个月了,向云和韩青山自从跟她在火车上分手就一直问她什么时候回利木。连玉既想等搬家后看曲建英的热闹,又想跟向云和韩青山面谈培训班事宜,两下为难,愁得她恨不得把自己一劈两半。

王振华故意逗弄她,“热闹啥时候都能看,还是正事重要,不行明天你就去订票吧,初七八的火车票应该好买吧?”

“那大舅你不如先跟我说说是啥热闹,我心里也好有个数。”从知道那天起连玉就对王振华软磨硬泡,愣是没能从王振华嘴里问出只言片语。王振华故意卖关子一样,总说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这次仍是,王振华笑得神神秘秘,“时候到了不用我说你也能知道。”

连玉那颗心让他吊得高高的,跟猫挠似的。后来因为实在放心不下家里,她最终还是决定跟学校请半个月的假,等搬家之后再回青城。

谁知道政府部门也不知道抽的什么风,明明说好等开春化冻之后才拆迁的,正月初六却开始挨家挨户通知让大家尽快搬离,说是小南风那排门脸房最迟五天内就要全部拆完。因为拆迁时间提前,相关部门还象征性地给了大家一点补偿。

王振华一下麻了爪,急忙联系大师给算一算最近适合搬家的好日子,大师掐指一算说是初八。王振华立刻广发英雄帖,亲朋好友齐上阵,正月初八那天从早搬到晚,累得人仰马翻终于将小南风完整搬去新家。

前边他们在蚂蚁搬家,后边周胜媳妇抓着把毛嗑跟曲建英站在墙头兴致勃勃地看热闹。看着看着曲建英忽然觉得不对,小南风不是应该往王金秀的二层小楼里搬吗?怎么这么多人来来往往都去对面的十字路口?

如果说连心另外租了房子住人所以后院的东西才不往王金秀那里送的话,那两辆前四后八的大卡车上装的可都是灶具和厨具,咋也该往后趟街来啊,怎么也油门一拧往马路对面去了呢?

曲建英坐不住了,毛嗑一扔回屋戴上帽子和围巾,把自己装扮成刘宝昌看见她都得琢磨一下这人是谁的样子,出门偷摸缀在两个推三轮车搬家的服务员身后往十字路口走去。

十字路口东北角,铁中校墙旁边曲建英印象中原来是一片林子,转过林子往北就是平安路,马路两旁临街的门脸房的确不少,难道说连心根本就没准备把小南风搬去王金秀那里,而是在平安路上另寻了店面?那样也挺好,小南风离铁中越远她的生意肯定就越好。

曲建英想着想着忽然一抬头,发现那两个推三轮车的服务员根本没往平安路上走,顺着铁中校墙直接右拐,俩人一使劲就把三轮车推上了马路牙子。

等她跟在两人屁股后头拐过弯去,看见直直矗立在她面前的二层小楼的时候瞬间愣在当场。这这这,连心竟然把小南风搬到这么近的地方?不可能!

曲建英跟块木头似的愣怔好一会儿,西北风一吹她才醒过神来。转念一想离得近也没关系,当初这里开工建房的时候刘海东就曾不止一次说过,这地方开店是好地段,就是盖房的人不懂,没把两边跟铁中校墙和平安路那排门脸房对齐,导致人们无论从哪条路上经过,轻易看不见这里还有家店。

占着十字路口拐角的好位置又怎么样,学生里懒人多,有几个会从大门出来走上这么远的路特意过来吃一口盒饭。曲建英心想按位置来说还是她那里占便宜,铁中正对面,可比这里近多了。

搬家的人进进出出,总有些熟面孔,曲建英没敢多逗留,看完南面的二层小楼她又紧走两步跑去看东面,一见东面的林子竟然还留着她瞬间喜上眉梢。她老儿子说的没错,这地方位置好是好,可惜盖房的人没眼界,正门凹进去一块,另一面临街还堵着一大片林子,将来生意能好到哪儿去!

曲建英转身跑去买了一百块钱鞭炮拿回家,等前面拆完她要立马放鞭炮开业,一天她都等不了。

拆迁队挣命一样赶工期,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施工,终于在三天内将门脸房夷为平地。然而曲建英这边刚把鞭炮摆好,那边施工队的铲车和钩机又进场了,平整路面、加筑花坛这两项工程曲建英都能理解,她闹不明白的是哪个缺心眼儿的会在三九天栽行道树,怕不是有钱没地方花,烧的!

其他人都在因为行道树栽在自家门口跟施工人员扯皮的时候,曲建英却不用,因为人家施工人员说了,图纸上她家门口这块就是空地,不用栽。

可把曲建英高兴坏了,在附近邻居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中很是嘚瑟了几天。

一直到正月十四晚上,马路的拓宽工程终于结束。曲建英正月十五起了个大早,八点零八分准时准点放鞭炮宣布刘记盒饭快餐正式开门营业。

刘记确实是新的那排门脸房里面积最大的一家店,位置好,门前没有行道树,方便客人停车。非常及时地填补了小南风消失后附近盒饭快餐的空缺,所以开业当天刘记真可谓客似云来、日进斗金。

后厨里张玉霞和周胜媳妇的锅铲从早到晚挥个不停,快铲冒烟了店里的饭菜仍然供不应求。刘海东在门口坐镇收银,刘宝昌在后厨刷碗,卢月和另外三个服务员负责给顾客打饭。曲建英给自己的定位原本是总揽全局的老板娘,后来见门口总有客人犹犹豫豫,她干脆亲自站到门口招揽客人。

连玉郑琳琳还有邓小米三人坐在南楼的二楼窗前,齐刷刷抻着脖子往刘记观望。就见曲建英站在门前迎宾,铆足劲往里招呼客人,一副恨不得站到马路中间拦车的不值钱样儿,那嘴张得都能看清她的扁桃体。

郑琳琳恨恨咬牙,“不行!看她赚钱我这心里比看容妃刷马桶还难受,咱上她门口发传单去吧?正好给小南风宣传宣传。”

邓小米拉住她的胳膊,“琳琳姐你别说风就是雨,上哪儿整传单去啊。”

连玉托腮看得兴味盎然,“着什么急啊,新修的茅坑三天香,咱再接着往后看。”

正月十六这天小南风准备妥当,上午十点零八分准时放炮开门营业。

车库那头连心拜托过商店老板娘,让她逢人就宣传小南风重装开业大酬宾的消息,又派了两个服务员守在铁中大门口,一沓一沓地往学生手中派传单。

正门这边随着鞭炮声的响起,二楼顶上一直捂得严严实实的小南风餐厅的牌匾终于得见天日,金底红字的招牌高高矗立,不仅比旁边一楼门脸房的招牌更高、更大,还十分惹眼。夜里霓虹灯一开恨不能光耀十里,不怕人看不见。

店里的装修在旧址简朴的基础上又添了些文艺范儿,不仅有一整面墙的留言板,还有遍布整栋楼的音响,可以接受顾客点歌。

不管从正门进还是从车库那里的侧门进来,迎面就是一股热气,总让人忍不住疑心供暖部门是不是给这家店开了后门,怎么别人家里五六十平的面积还没他们家这么大个车库室温高。连玉一上午不知道跟人解释过多少回,他们店里就怕冷着顾客,除了大热管道以外还特意加装了一套暖气系统。

有的顾客一听这家做生意确实上心,瞬间就对盒饭价格上涨不那么介意了。

98年小南风开业时盒饭定价是素菜三块荤菜四块,2000年涨过一次一块钱,物价一年比一年高,今年即使不搬新家,连心也准备将价格再涨上一块。正好搬了新地址,借着这个机会涨价心里犯嘀咕的人反倒没那么多。

其实就算有人问到连心面前她也不怕。最早小南风的菜品是四荤四素,后来增加到八荤八素,到现在店面扩大的几百平,菜品也已经增加到三十二道,菜品的种类提上来了,价格自然也得往上提。

最开始连心怎么也不好意思涨价,她总觉得大家都是熟客,吃着吃着就涨价有些不地道。后来小罗带她尝过一回西客站那边的流动盒饭,告诉她质量不同价格自然不能一样。小南风把质量和价格都提上去并不意味着她是奸商,低档次盒饭自然会被这些流动摊贩填补空白。所谓丰俭由人,有人想吃好一点的就去小南风,有人舍不得就去马路边吃流动盒饭,各取所需不用不好意思。

从那以后连心才过了自己心里那关,不管跟谁解释都问心无愧。

小南风一开业,刘记的生意立刻一落千丈。曲建英刚有些埋怨刘海东见识短浅,客流量忽然又开始缓慢回升。刘海东一打听才知道小南风竟然把盒饭价格定在了素菜五块荤菜六块,正好比刘记高出一块去。

他敲着不锈钢餐盘笑得好不得意,“你说她这不是找死吗?搬家加上涨价,生意能好起来才怪。”

曲建英于是又兴高采烈起来。她每天除了站门口揽客的时间以外,其他时间全部用来对服务员严防死守,生怕有人拿她一针一线。后厨里虽然有张玉霞在但她仍不放心,好几次当着周胜媳妇的面故意对张玉霞鸡蛋里面挑骨头,期望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周胜媳妇本来以为捞到个美差,厨子嘛,后厨的东西还不可着她往家里搬。没想到真正上工时才知道,别看统共才八个菜,却要和东家的儿媳妇在一起上班,哪还有她施展拳脚的地方,于是开业一周她就犯了消极怠工的老毛病,不支使她就不动,支使一下动一下。

后厨里好歹还有张玉霞撑着,前厅可全靠以卢月为首的三个服务员支应。人流只要稍微有一点多,曲建英就扯着脖子问服务员是怎么干活的,怎么人都排队到门外了里边还一动不动的。时而还会在吃员工餐时含沙射影地说什么吃饭比打饭积极多了,还是干饭好吃之类的酸言酸语。

但凡她的员工餐和保温餐台里卖的盒饭是一个菜色,员工们都不会有意见。问题是她舍不得给员工吃店里的盒饭,那可都是她用来卖钱的。曲建英的观念里,出来打工如果讲究吃喝那还不如回家种地呢,所以刘记的员工餐主食一概是加工厂从前剩下的杂合面蒸出来的馒头,菜则是前一天打烊剩下的各种菜统一回锅做成的大杂烩。

曲建英觉得这样挺好,有荤有素还不浪费,不光员工这么吃,他们一家也跟着一起吃。同甘苦共患难么,她认为自己这个老板娘当得十分称职。

然而曲建英能这么想因为她自己是东家,店里的员工可不这么认为。尤其是周胜媳妇和卢月,小南风的员工餐她们又不是没吃过,真不知道曲建英哪来的勇气动不动就拿刘记跟小南风比。

小南风新店装修那叫一个气派,牌匾那叫一个醒目,相比之下刘记就像路边随手支起来卖豆浆油条的简易棚子一样,但凡对堂食有点要求的人都不愿意多看一眼。

说到早点,小南风重新开业后早点一如往常的火爆,曲建英看人赚钱自己就眼红,于是也想卖早点试试。

小南风的各式早点她耳熟能详,甭管味道能不能做到如出一辙,起码她可以保证小南风有的刘记都能有。什么糯米饭八宝饭,不就是蒸江米的时候掺的佐料不一样么;还有那个老汤肉夹馍,她都不惜的说,一锅汤从年头熬到年尾,好像谁不会似的。

另外周胜媳妇说了,小南风卖的那个卷饼就是因为掺了卤肉汤所以才格外畅销。曲建英都寻思好了,等盒饭这边生意稳定下来,她也招俩人过来烙饼,利木县那么多烧烤店呢,就不信卷饼还能都让连心给包圆了。

她的算盘打得挺好,可惜员工们不买账。卖早点这个主意刚一提出来,卢月首当其冲问曲建英工资要怎么算。曲建英再次选择跟小南风对齐,早六点到九点三个小时的早点时间她给每人每天多加五块钱,相当于每个月多开一百五十块工资。

一个十七八岁的服务员率先开了口,“人家小南风现在的早点工资是每天十块,我们村有人在那儿干,亲口告诉我的。”

曲建英当场把筷子一摔,唾沫星子和馒头渣子飞了服务员满脸,“小南风工资高你上小南风干去呀!咱们这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

服务员年纪小,没受过这么大委屈,撂下碗转身就走。第二天就上小南风去应聘,不仅应聘上了,还顺利度过了试用期。后来她拿着每个月八百块的工资外加各种奖金,住在小南风的四人间宿舍里,时不时就跟同事念叨曲建英不当人。

这都是后话,大家都知道有了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很快便会出现第二个和第三个。刘记在筹备早点期间先后走过两拨服务员,只有卢月还在坚持。曲建英看她干得不错,也不像别人那样多话,于是大发慈悲许诺给她每天早点时间段比别的服务员多五块钱,相当于跟小南风一样的待遇。

卢月本来对这份工资待遇还算满意,可当她得知小南风的服务员现在月工资是八百块时她就再也无法直视自己的月薪了。

所谓人比人气死人,卢月很自然地产生了辞职的想法。她男人劝她骑驴找马,在没找到更好的工作之前先在刘记凑合着干,卢月深思熟虑后答应了。

然而她刚答应没几天,一件意外的发生促使她不得不提前决定辞职。

那天卢月刚走到刘记门口,就看见曲建英一家人围着一个戴安全帽的男人不停说着些什么。刘记门前两米左右的位置停着一台小型切割机,几个工人走来走去地忙碌着。

卢月走近细听,刚好听到戴安全帽的男人说道:“这些你们跟我说没用,市政让我在哪儿施工我就在哪儿施工,实在不满意就去市政府投诉,就说你们不愿意在你门口建过街天桥,看人家同不同意。”

卢月瞥眼一瞅工人在地上画下的白线,那形状越看越像一个长方形桥墩子。而且这桥墩子不偏不倚刚好杵在刘记正门口,将来指定把门面和牌匾都堵得严严实实。

曲建英还想将来卖早点?以后她这盒饭能不能卖出去都两说。卢月当机立断决定辞职走人,一秒钟都不想多待。凭曲建英的为人,卢月怕她将来生意不好将过错全都推到员工身上,等她找理由降薪还不如卢月自己提前走人呢。

刘记门口要建过街天桥的事自然传到了小南风,连玉直到这时才明白王振华口中所谓曲建英的难受日子具体是指什么。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她仰天长啸,终于放下心来订了一张去青城的飞机票。

再不走就火上房了,不光向云和韩青山催她,宋挺那里也时不时拿些消息勾引她回去。

连玉就这样在众人的期盼中登上了飞往青城的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