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小南风 > 第238章 十五的月亮十六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连玉回来得非常及时,新家软装在即,连心和小罗都腾不出手来,正好将这项工作交给她。

连玉因此一连好几天和邓宝刚碰头,挨个屋子讨论需要的摆设。

正式确定方案前一天连玉找到田好好,问她是更喜欢床还是也想跟连心一样试试榻榻米。

起初建房时连心说过新家预留了员工宿舍,除了田好好以外大家对这个安排都十分满意。直到连心告诉她新家照常给他们母子留了一间屋子出来,甚至预备着佟贺将来长大母子俩不方便再睡一起,给她留的还是一个套间,田好好才终于有了笑模样。

佟卫东走前跟她说过不止一次,让她往后好好跟着连心过日子,所以田好好宁愿把章耀祖给她的楼房拿给连心当员工宿舍也要留下来跟她挤在一个院子里。冷不丁告诉她新家安排了员工宿舍,田好好怕连心想让他们母子去住楼房。

好在连心不是那个意思,田好好这才放下心来。

然而当连玉问她喜欢床还是榻榻米时田好好却愣了一下,迟疑片刻说道:“我可能得搬去我那楼房里住”。

姐儿俩你看我我看你,纳闷田好好明明之前一副生怕被扫地出门的样子,怎么现在却主动要求回去住了。

田好好讷讷:“小张介绍过来一个买主,准备买郭大娘的院子,郭大娘就一个人,我想让她搬去楼上跟我住。”

蝲蝲蛄死后郭大娘一直一个人住,守着那么大的院子的确有些孤单。去年年根底下还遭过贼,幸好没进屋,只偷走些破铜烂铁。

为了人身安全郭大娘先后养过两条狗,可惜一条也没养活,总是养着养着突然就红着眼睛撞墙死了。兽医说她那院子里有脑炎细菌,专门祸害狗,让她以后别再养了,造杀孽。

本来连心想着干脆搬家后让郭大娘也过来一起住,可是郭大娘自己不愿意。她原话说的是:“平房大院住习惯了,让我去住楼我嫌闷得慌,反正也没多远,还是住自己家舒坦。”

其实连心明白,郭大娘是怕自己岁数大了,万一有个好歹会给连心惹麻烦。

可是田好好不这么认为。郭大娘和她那个早逝的闺女对佟卫东有恩,佟卫东在世时没少提起她们对他的好。人嘛,得知恩图报,佟卫东虽然不在了,他的媳妇和儿子却还在,田好好觉得自己有责任挑起照顾郭大娘的担子。

田好好跟郭大娘深谈过一次,把她打算让佟贺认郭大娘当奶奶,以后给郭大娘养老送终的心里话都跟郭大娘说了。郭大娘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也把自己的担忧跟田好好一一坦白。

田好好觉得郭大娘说得在理,连心开门做生意又不是做慈善,还是能不给她惹麻烦就不惹的好。于是她又提议让郭大娘跟她和佟贺去住自己的楼房,员工们一搬走她们就搬过去住,住自己家绝对没有后顾之忧。

郭大娘却说不如田好好跟佟贺搬去她那里,她那空屋子多,院子也宽敞。田好好正在考虑的时候,郭大娘却忽然变卦,又同意跟她去住楼房了。

原来因为拆迁,清河村里民心沸腾,人人都巴望下一个暴富的机会轮到自己,于是纷纷紧锣密鼓地在自己家院子里加盖房子。

郭大娘两边的邻居同时加盖房屋,左边那家拆了驴棚盖厢房,那驴棚本来就是在郭大娘家院墙上扣个石棉瓦的棚子,两头垒了两面土墙的牲口棚子而已。他拆自己家驴棚时非说郭大娘家的那面院墙是他家的,招呼都不打一声就给拆了。

右边那家倒是没拆院墙,可他们家旧房翻修,新起的滴水檐足有半米长,直直伸到郭大娘家房顶上,厢房的房檐也都超过了郭大娘的院墙,整个把郭大娘家院子当成了他家的排水管。

左边邻居三世同堂,右边邻居五个儿子,明摆着欺负郭大娘一个孤寡老太太没人帮衬。郭大娘又不是个嘴厉的老太太,被人这么不讲理的欺负只知道找村委会,可村委会拿这种人家能有什么办法?说又不听,都是一个村里的又不能动手,所以村委会反倒劝郭大娘息事宁人忍一下算了。

这时小张那边传来消息,说是有人看中郭大娘家院子,问她愿不愿意卖。那还考虑啥,郭大娘脾气一上来直接就同意卖了。她倒要看看左右邻居敢不敢欺压小张介绍来的买主,村委会还敢不敢让人忍气吞声。

因为房子还没过户,所以郭大娘一直也没往外说,只跟田好好私底下提了一嘴。她正准备过几天等过户完跟连心说这事,没想到连玉先问到了田好好头上。

连心觉得这样两家人合成一家也挺好,老少都有人照顾,她更放心了。她笑着对田好好说:“那几张上下床一搬出去你那房子里基本没剩下啥,我还是让连玉顺便给你添置几件家具吧,省得你自己操心了。”

于是连玉手里又多了一项软装任务。

过了阳历年一眨眼就进了腊月,连玉和邓小米腿都跑细了好不容易才把田好好那份家具置办齐全。然而即使都准备好了也没办法搬到楼上去,因为员工宿舍还没搬走。至于为啥没搬走,全是因为王振华千叮咛万嘱咐,他请大师挑了个搬家的好日子,不到时间不能搬。

大师定的好日子在农历二月初九,也就是说还得等一个多月才能搬家。可是郭大娘的房子已经过户完毕,别人都能等,她却等不了。所以郭大娘虽然说过不止一次不想打扰连心,最后还是不得不暂时先搬到小南风来住。王金秀一家三口搬走后前院刚好空置着,郭大娘把能卖的家产都卖了,拎着两个包袱就住了进来。

郭大娘住进小南风没几天,有天晚上从外面回来忧心忡忡对姐儿俩说:“你们猜我刚才看见谁了?周胜媳妇和卢月走在一起。”

周胜媳妇就是当初老刘头第一批介绍过来烙饼的周嫂子,工作第一个月结工资时她因为对工资不满当众撒泼,曾经被郭大娘甩过一耳光,后来老刘头出面把她辞了。

卢月却是因为结婚主动从小南风辞职的,婚后她时常回娘家走动,偶尔还会来小南风坐一坐。不知怎么,燕萍和李成订婚之后她就不怎么来了,生孩子之后有了牵绊,她回娘家的次数更少。

这样两个曾经都在小南风工作过的人走在一起,由不得连玉不多想,她总觉得这事跟曲建英脱不了关系。

事实证明她的猜测没错。曲建英的店招牌还没挂出去,周胜媳妇的大话已经传出来了。什么未来铁中附近最大的快餐店,每天三十六个菜不重复,二十四小时不打烊,财源广进日进斗金之类,话里话外夸的全都是曲建英那正在装修中的加工厂、未来的自选盒饭店、她和卢月未来的东家。

连玉觉得周胜媳妇给曲建英打工一点都不稀奇,毕竟按照她们的心理,连心和小南风是她们共同的仇敌,敌人的敌人是朋友,俩人也算臭味相投。

真正令她感到奇怪的是卢月。她记得卢月在小南风上班的时候无论是同事之间还是跟她们姐妹相处得都挺不错,卢月结婚时连心还给她包了个不小的红包呢,她跟燕萍还是手帕交,怎么突然之间就让曲建英给划拉过去了。

“卢月来找过你吗?”连玉怀疑是不是卢月想回来工作连心却没给她机会。

连心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从来没有,咱这门前的招工启事贴了有段时间了,从来没见她来问过。”如果她肯来,连心肯定二话不说就录用,都不用她过试用期,问题是她问都没问就直接去曲建英那里了。

“我也没得罪过她呀。”连心思忖半晌纳闷地说。

郭大娘静静听了半天,长叹一口气说道:“我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

当初王金枝第一眼相中的大儿媳妇人选是卢月,卢月开始对李成也颇有好感,可惜后来她父母不同意,一是李成因为人命官司进过少管所,二是怕卢月在王金枝这个后妈手底下受委屈。

不可否认,卢月父母挑剔的这两方面的确是李成身上最大的缺点,卢月也认同父母的意见,于是转而跟别人介绍的麻袋厂工人谈起了恋爱。

婚前男方家先是夸下海口能给卢月在麻袋厂办一个正式工作,后又许诺小两口搬出去单独过日子。然而事实上,男方家给小两口准备的婚房是从前厂里分配给卢月公公的职工福利房,虽然是单门独户的小院,正房面积却只有小小的42平,算上厢房总共也才63平而已。

就是这么个破破烂烂的小院子,还是卢月公公用工龄和现金补偿后才拿到手的,花了整整三千块。结婚时装修马马虎虎,卢月奔着正式工作努力也就没敢太挑剔。不想她那个婚前每个月能发三百多块工资的老公,婚后工资却变成了二百多,整整少了一百块。

一开始卢月真相信了她老公的说辞,什么厂子不景气之类。后来她小姑子无意间说漏嘴她才知道,哪里是什么厂子不景气工资减少,那是她公婆跟她老公早就说好的,三千块钱房款算是公婆借给她老公的,她老公每个月从工资里抽出一百块来还债。

气得卢月跑回娘家哭着诉苦。那时她已经怀孕将近四个月了,她父母劝她看在孩子的份上把这件事翻篇儿。那房子虽然又破又小,好歹是在县里,市价怎么也值个两三万块,就算这事公婆做得不地道,可三千块相比起三万块来说还是他们小两口赚了。

于是卢月听话地跟老公回去了,十月怀胎后顺利生下一个儿子,生下儿子后卢月才觉得自己稳稳压了燕萍一头。

结婚有正经婚房又怎样,还不是跟了个她挑拣后又不要的男人,要不是怕笼络不住燕萍,王金枝会下血本给她买婚房吗?

李成那家人说得好听是开店的,其实不过是靠三轮车起家卖麻辣烫的而已,再怎么扑腾也不过是个体户。而她老公一家不仅都是正式工,她公公还说了,等孩子上幼儿园就给她也在麻袋厂办个正式工,往后一辈子吃喝不愁。

最后,她进门半年不到就怀上了,而燕萍呢?她的儿子都准备念幼儿园了,燕萍的肚子不仅没动静,反过来还得伺候她婆婆坐月子。儿媳妇伺候婆婆坐月子,真是天大的笑话。

所以综上所述,卢月认为在这场她单方面发起的跟燕萍的较量中,自己是胜利的一方。

直到她公公突发脑溢血偏瘫不得不从单位病退,卢月才知道,她引以为傲的这一切都是别人的,而别人许诺她的那些都是镜花水月。

公公瘫痪在床,婆婆却还没到退休的年龄,必须得熬到退休才能有退休工资,老公同样得上班,于是卢月不得不像个老妈子一样留在家里伺候一家老小,所谓的正式工作自然遥遥无期。

然而她自认为尽心尽力照顾瘫痪的公公最终也没能落好,大小姑子每每上门对她总是都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卢月永远做不到令她们满意。

一气之下卢月干脆带着孩子回了娘家,把瘫痪的公公留给她那两个挑剔的姑子去照顾。没想到她那两个大小姑子打嘴仗是一把好手,实事一件不干。俩人笃定卢月不敢不回来,大冬天把卢月气走了也不想着留个人在家照顾自己亲爹,也是嫌麻烦,竟然一溜烟都跑了。

仨人都跑了不要紧,家里只留一个瘫痪的病人在炕上。大冬天的平房里烧火炉,煤块燃烧不充分,卢月的公公意外煤气中毒一命呜呼,等她婆婆下班到家时尸体都硬了。

一直到下葬,卢月和大小姑子一直在互相推脱责任。卢月敢跟那俩人吵倒不是认为自己行得正坐得端,事实上出了人命她怎么能不心虚。真正的原因是她公公刚过世,老公就被通知下岗,婆婆被买断工龄,这个家里的人一下子都成了无业游民。婆婆买断工龄的钱勉强够生活,她老公一下岗立刻兜儿比脸还干净,生怕留不住媳妇和孩子,所以每次闹起来卢月的老公都是站在她这边,这才给了她底气。

麻袋厂发给卢月公公一笔不多不少的抚恤金,卢月想用这笔钱干点小买卖。谁知她婆婆不同意,老太太坚持认为自己儿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抬,不是抛头露面做生意的料,这钱拿出去肯定拿不回来,不如她自己攥在手里放进银行吃利息。

卢月一着急跟婆婆大吵一架,本来已经住在一个院子里的一家人因为这件事又恢复成两家。幸好她老公从始至终都支持她,于是卢月当机立断把男人和孩子都带回村里,打算跟自己父母一起伺弄温室大棚。

却不知他们三口人的离开刚好给了她那两个大小姑子可乘之机,两人千方百计骗亲妈把钱拿出来做投资,不到一个月就血本无归。幸亏卢月老公发现得及时,不然老太太眼瞅就要把房产证交出去了。

要知道卢月和她老公的那套房子房产证上登记的还是她公公的名字,她婆婆这么做卢月就觉得是要断了她的后路。这种情况下卢月一家三口不得不搬回来守着房子,就怕一个不小心老太太又受人蒙骗拿房本出去做“投资”。

在县里住可不像村里那样轻松,县里睁开眼睛就得用钱。无奈之下卢月的老公也开始蹬三轮拉客,卢月把孩子往幼儿园一送,自己从农贸市场批发蔬菜走街串巷地卖,好歹也算有了点进项,不用手心朝上看人脸色过日子。

周胜媳妇找上卢月时开始她还有些犹豫,她知道小南风在招工,因为燕萍跟连心的姑嫂关系她一直抹不开脸去应聘,可她更加没想过要去连心的前婆婆那里上班。哦对,连心没跟刘海明结过婚,所以不是前婆婆,但是两家撕破脸的事清河村人都知道,连心对她一直不错,所以卢月也不愿意去曲建英那里上班。

但是曲建英给出的工资实在太高了,六百块呢,不光比她卖菜赚得多,关键是还稳定。

她老公劝她,“小南风你抹不开脸回去,去别人家有什么关系?跟小南风抢生意的又不是你,你不用过意不去。再说不为了自己你也得为孩子考虑考虑,去清河村上班孩子白天能顺便交给姥姥带,省下念幼儿园的钱还能给孩子多添几件衣裳。”

孩子往往是一个母亲的死穴,于是卢月没考虑太长时间就同意了。

连心得知卢月的婚后生活竟然如此困难不由得有些唏嘘,想着还不如叫她来小南风上班,现在服务员工资已经涨到每个月八百了,对她来说这个待遇应该还算不错。

郭大娘却觉得不妥,建议连心最好不要去触这个霉头。一是因为曲建英那边已经跟卢月谈妥了,连心再去问有撬行的嫌疑;二是即便连心是好意估计卢月也不会同意。

连心不知道卢月在暗中跟燕萍别苗头,郭大娘却火眼金睛将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她怕连心好心办坏事,到时候万一和燕萍姑嫂之间产生嫌隙就不好了。

连心向来听劝,感慨两句这件事就算揭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