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淮水的事,偌大的朝堂好像变成了菜市场,几波人马互不相让,无论是谁提出个意见,都会引起一大部分人的反对。

僵持之下的结果就是,迟迟找不到一个解决的办法。

这种无意义的争吵多过一天,那些颠沛流离的灾民就会多受一天苦。

君厉罂太阳穴直突突,恨不得杀几个吵得最厉害的来祭天,忍到最后,在大殿上摔了一堆急报,那些官员才惶恐的跪倒一大片。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君厉罂虽然不是暴君,强硬的手段也让文武百官心底生寒,这次着实是他们太过于放肆了。

可这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天灾,满朝文武根本没有治理如此大水患的经验,着实拿不出一个有效的办法。

直到艾米提出了关于艾米提出来详细的灾后重建计划,君厉罂的眉头舒展了,众人提起的心也放下了不少。

总有那么些犟种,无时无刻的想秀一波自己的存在感。

周围的大臣恨不得把裤衩子脱下来塞进这些人的嘴里,反正这些犟种嘴臭惯了。

认不清现实是不是,没看见当今圣上显然已经认同了这些方案了。

不过好在话还没说完,就被君厉罂扼杀在摇篮中,虽然不能直接砍了这些持有反对意见的官员,但折磨人的方式有很多。

艾米的计划算得上是一份阴阳合同,在朝会上说出来的,确实是一些后世有所记载的好的治水方案。

但艾米更喜欢利用自己聪明的头脑去当一个追本逐利的商人,那便是在此前早已交给君厉罂的计划。

自一开始,艾米从未谴责过借着灾情发财的想法,可商人也该有心。

赚钱除了应该堂堂正正不说,更应该互惠互利,而不是靠着剥削来敛财。

从基建开始,不但能完美的解决淮水洪涝,还能让一批人赚的盆满钵满,顺便帮君厉罂充实国库。

对于艾米的能力,君厉罂深信不疑,自然是早就答应了下来,朝堂上不过是给这些人做戏罢了。

有了君厉罂的保驾护航,艾米提出以工代赈的时候,尽管反对的声音更大了,还是被镇压了下来。

君厉罂和君厉骁从来不是软柿子,世家的落寞还是前车之鉴,如果还有持反对意见的,那确实是不知好歹了。

而他们,最不怕的,就是解决不知好歹的人。

艾米也不是以传统的以工代赈处理这次淮水之危,乡绅只看到人口带来的利益。

在她看来,这本就是一个阶级压迫的时代,士农工商制度很完善,改变起来需要花费大力气。

这些地头蛇逼迫农籍之人卖身入奴籍,和逼良为娼有什么区别。

而艾米要的是劳动力所带来的利益,无论是长工短工,能帮他做事的就是好工,而她能够帮助这些为她做事的人脱离窘迫的现况。

放眼望去所有的行业,能一次性解决这么多劳力,自然以房地产的消耗最为庞大。

淮水之地,水路发达,三江汇聚之口,比之丽州,更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

与丽州不同,淮水河道并不宽,作为鱼米之乡种植作物不成问题,想要成为通商口岸,这些小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可丽州离淮水近,往来也方便,不需要文书,丽州最不缺的,就是有钱又闲的商人。

现代有江南水乡,为旅游胜地,何不把淮水变成鹰召威尼斯。

要打造一个以旅游作为重点的城池,全城改造,其中的花费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让君厉罂从国库里面抽,根本没有可能。

所以与其说交给君厉罂的是计划,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合作方案。

君厉罂出地,而凌轩,凤凰阁,飞雪山庄合资出钱,到时候淮水的产业,给君厉罂多缴税。

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这份合约的价值,可碍于一国之君的面子,君厉罂实在不好从私库里面拿出钱财来参一股。

好在他有贤妻在侧,萧若淳以萧家的名义在这个项目里面参了一股,其中有没有君厉罂的私库,就没人知道了。

反正君厉罂的面上那几日是喜滋滋的。

艾米是个行动派,有君厉罂的令牌和手谕在侧,君厉骁的亲兵护航,所有一切反对的声音,都直接被武力镇压。

至于城里那些垄断市场,待价而沽的米面粮商,艾米暂时没有动他们。

有国库的支援她现在可是有不少粮食,就看那些黑心的商家能不能熬住。

第二天放粮,米粥比前些日子浓稠了不少,甚至还有白面馒头,灾民的情绪稳定了很多。

紧接着艾米就在旁边架起了工棚,开始招工。

所开出的薪资方面,艾米并没有亏待这些难民,不但是以市场价来,甚至高出一部分,还包两顿餐食。

这么好的待遇,报名的人自然是源源不断的,工棚前马上人满为患,只是碍于那些雄壮宏伟的士兵,众人还算有序的排着队。

有了昨日的震慑,一些怀着小心思的人也不敢露头了,默默潜伏在人群之中,等待可乘之机。

几日下来,招工还算顺利。

治理水患,自古讲究一个堵不如疏,修建堤坝,挖宽河道这些基本操作,自然是需要一部分人的。

被洪水冲刷得一片狼藉的村子,艾米分配了更多人,让他们按着图纸挖河道。

这些河道以后可是会让源源不断的财富流向一堆人的荷包,可不得怠慢。

灾民们一头雾水,不过没有他们提出异议的份,自然是大人说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艾米那边一切进行的非常顺利,人手足够,一些小的骚乱也很快被苍月带人平息。

沐城烟这边也随着君厉骁一路颠簸,到了边城。

别说马每天都要驮着两个人瘦了,就是沐城烟也觉得腿都瘦了一圈。

边城守将狄子翁二十多岁,曾经是君厉骁手底下将士,早早的恭候在了城门外。

当初他那优秀的统帅才能被君厉骁发掘,后来被单独分了出来,一步步向上,一夫当关,镇守一座城池。

说实话,虽然很久没见王爷了,但狄子翁看到君厉骁带着大军前来支援,露出了一瞬间的沮丧与嫌弃。

狄子翁不禁怀疑,难道是他信里面说的不清楚吗,他只要东西不要人呐。

虽然王爷亲自带兵,手底下自然是最精良的部队,不愁没有那种好武器使用。

可,那是王爷的…不能理所当然据为己有。

狄子翁的如意算盘还没有打响就胎死腹中,但如今王爷已经来到面前,也不能让他看出来自己的嫌弃。

含着泪,狄子翁堆上满脸的笑意,热烈欢迎君厉骁的到来,顺便拍了不少马屁。

他狄子翁可是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边城大英雄,在君厉骁这个战神面前如此狗腿,除了因为王爷对他有知遇之恩外,还有其他的原因。

王爷亲兵身上那一套看起来就非常不凡的铠甲,还有手上冒着寒光的武器,每一件都让练武之人垂涎欲滴。

这个装备太精良了,不敢想象如果这些宝贝能出现在他手底下这些士兵的身上,一统天下应该不是梦吧。

想到这里,狄子翁暗暗吞咽了一下口水,望向君厉骁眼神更加热切。

要是他把王爷伺候好了,不知道能不能从这些新兵身上扒拉下来两件。

或者反正都开始异想天开了,何不想个大一点的,把这些亲兵都扒光,全都是他的。

狄子翁的谄媚,君厉骁看在眼里,他那点儿小九九,可是一点儿藏不住,实在是让人看不上。

其实这一次,改良后的武器,以及用精铁打造的铠甲,都带了不少到边城来。

纪千洪的进攻也算是给鹰召提了个醒,武装边境士兵的重要性。

还没有量产的东西,虽然不至于人手一件,但要装备一个先锋军出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不过狄子翁刚才眼中一闪而过的嫌君厉骁和沐城烟都没有错过。

竟然敢在未来王妃面前不给自己面子,君厉骁气得牙痒痒,不收拾一下,显得他这个王爷一点威严都没有。

君厉骁好像看不到狄子翁面上的殷切,带着沐城烟大摇大摆的进了城。

这时候狄子翁才注意到君厉骁身边一身劲装的沐城烟,和两人牵在一起的手,不禁瞪大双眼。

随后想到当初拿到新式武器的时候,带队的护卫首领告知的,君厉骁特地吩咐的话。

王爷身边这位女子就是武器图纸的发明者,狄子翁看向沐城烟的眼神比之君厉骁更热切。

连忙跟上两人的步子,以侍者的姿态落在沐城烟身后两步,尽职尽责的为沐城烟讲解他所镇守城池的布置。

君厉骁现在有想杀人的心,看着沐城烟饶有兴致的神情,只能忍了下来,但对狄子翁的怨念如有实质。

狄子翁只觉得背脊发凉,不过现在他可是在讨好比王爷更有用的金疙瘩,其他的稍后再议吧。

北境并不是一个城池,而是由三个相近的城池组成,隐隐的形成了一道保卫鹰召的防护网,阻击着其他国家的狼子野心。

这是当初君厉骁一战成名的战场,同时也是鹰召最为重视的边城。

不只是私心,在军事策略上,第一批武器制作出来之后,君厉骁就分了大部分,运送到了这里。

狄子翁率领的军队镇守在最中间,同时也是最靠前的城池,荑侗关。

装备方面已经是分得最多的了,但僧多粥少,好东西谁都想要,也不能怪狄子翁谄媚。

纪千洪想立威,以为最边上的城市,天高皇帝远,君厉罂是顾上补给的。

谁知试探下来,挑了一个最难啃的硬骨头。

有荑侗关守军的威慑,纪千洪的军队倒是不敢轻易的对其他两座城市开战。

毕竟他没有脑子,刘家的那些人可是手握兵权多年,肯定是有脑子的。

能够拿出威力如此之大的新式武器,他们若是贸然进攻另外两座城池,必定会腹背受敌。

刘家可谓是一个铁桶,曾经驰骋沙场也是威猛无比。

可现在不但有拖后腿的纪千洪,还有藏北安排的驻军,分歧也开始尖锐起来。

刘家那些雄才伟略也能实施,为不会同意被外行人指手画脚,就这么耽搁下来。

所以直到君厉骁带着支援到了荑侗关,纪千洪的刘家军也没有发动第三次攻击。

前两次狄子翁手里的新式武器让他们损失惨重,纪千洪和他的亲信坚定的怀疑起鹰召是不是用了什么妖法。

毕竟看起来,那些武器和自己用的也没有什么区别,可无论从威力上,还是程度上,并不可相提并论。

如果刘家人知道翻白眼表示不想和白痴交流的无奈,估计他们都得瞎掉。

君厉骁带兵北上也没有偃旗息鼓,掩人耳目,这个消息早已经出现在了纪千洪的大帐之中。

大家都知道,纪千洪是个扶不起的阿斗,差点被君厉骁的到来吓破了胆。

只是要名正言顺的夺回临川,以刘家的名声是不能够,只能借纪千洪这个正经嫡长子的名义来推翻纪千寒。

刘家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够和丹哈辽达成合作,条件是纪千洪以正妻之位,明媒正娶阿缇娜伊。

若果夺回临川,将许阿缇娜伊皇后之位,甚至将和藏北签订永久和平的条例。

对此纪千洪颇有微词,他当上了皇帝,没有什么美人没有。

既然要把皇后之位给一个破鞋,他没有头顶大草原的爱好。

经过当初在鹰召那一闹,丹哈辽和阿缇娜伊的那些破事,已经传到各国,闹得人尽皆知了

可纪千洪想要再次夺回权势,只能依附于刘家。

况且,如果藏北能够借势,对成大业的成功率有多高,就是纪千洪这个猪脑袋也知道。

只是他们千算万算,算漏了鹰召出现了一个特大的变数。

他们自认为牺牲所有的破釜沉舟,在君厉骁和沐城烟看来不过是个笑话。

如果是正常的军事冲突,不过是成王败寇,无可指摘。

可鹰召不会成为任何人的垫脚石,他们一直有这个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