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说问就问,急性子的牧念念放下笔,立即拨通视频电话,两声响铃之后,李长辉很快接通,“念念。”

牧念念扬起一个大大的笑容,“李爷爷早上好呀。”

“念念早上好。”

打了招呼牧念念迫不及待进入主题,“爷爷,我要向你求助。”

“什么事啊?”李长辉问。

“是这样的。爷爷你给的电影大纲我已经看完了,有些思路。我和爸爸商量了一下,决定从亲情方面入手,毕竟时代变化这样的主题,我还驾驭不了。”

“亲情,嗯,可以。”李长辉笑着点点头,心里对牧念念的想法很认同。

她拿起桌上的草稿纸展示给李长辉,“我有一个思路,就是想从女儿看到父亲日志这个角度进行叙事描写,然后进行父亲和女儿两边的角色切换。”

“切换描写?”这个思路有些清奇,李长辉顺着想了想觉得确实不错。

“是的,一段写父亲日记内容,然后是女儿的感受。这样交叉描写。但是,现在我没有日记的内容。”牧念念笑得腼腆。

她看着李长辉不好意思,“想问问爷爷能拿到日记的内容不。”

听了她的描述,李长辉笑容更深,这个孩子确实有天赋,也只有没有被社会定型的孩子才能有天马行空的想法,“你这个切换描写思路很不错啊。叙事描写的话本来就能让听众带入其中,这种类似对话的切换描写可能效果更好。我觉得你描写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生活细节,选那种在那个时代大多数人家都会出现的细节,应该更能让人产生共情。”

一些普遍的生活细节吗?啊,对对对,这个点也很重要。

“好吧,念念慢慢思考,我去帮你问问日记内容,应该问题不大。”李长辉保证道。

“谢谢爷爷。”

没有日记内容,写词暂时进行不下去,牧念念继续跟着好大爹打磨曲子。

不一会儿,手机响了,李长辉将日记内容发过来了。

牧念念仔细研读日记,她从日记中选了两个时间点,是她觉得最有代表性的时间点。

其实日记里关于女儿的记录有很多,但她想了很久选了马莹莹小时候的两个点。一个是1984年,马莹莹幼童时期,一个是1994年,马莹莹学生时期。

马莹莹出生于1980年。84年的时候马莹莹还小,才4岁正是什么都不懂的天真烂漫年纪。那个时候夏国才打开国门面向世界,物质生活十分缺乏,吃不饱是绝大部分人家的常态。

而马琴琴也是在那个时候到了他们家,这就导致了原本贫困的生活更加艰难。

1984年的一天,马林在日记里写道:“农忙了,家里只有我和老婆两个人,今天忙了一天但庄稼还是没收割完。隔壁孙叔说明天可能要下雨,今晚说不定要熬夜割麦子。回家时莹莹和琴琴正在睡觉,我蹲在床边看着她们香甜的笑脸心里甜滋滋的。”

“生活困苦我不怕,只要有家人就是幸福的。听说为了庆祝丰收,今晚村委会会放露天电影,好想去啊,可是没时间。我知道小云想去,可是家里事情太多了。唉,算了,让她去吧,我多忙会儿,谁让我是男人呢。”

“小云说缝纫机的踏板坏了……莹莹白天闹着要吃饼干,但是我兜里没有多余的钱给她买……”

到了1994年,马莹莹十岁了,已经进了小学。看着渐渐长大的女儿,马林心里美滋滋的。但想到昨天嫁到外村的贾家闺女,联想到自己的女儿,想到她会穿上红衣嫁给一个陌生男人,马林有些难受。但是他知道那时的女儿应该会非常漂亮。

尽管牧念念知道这本日记是编剧编写的,但她依然看得很感动。

她将自己带入马莹莹的角色。想象着自己打开日记本,看到父亲用春蚓秋蛇般的字迹记录的朴实人生,里面满满的全是对家人的爱。这时的自己一定很后悔吧,后悔这么多年和父亲闹别扭。

看了日记再看到父亲如旧纸堆一般的身影,心里肯定难受的几乎不能喘息。自己一定会蹲在门前嚎啕大哭发泄后悔和难过。

艺术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铺垫不可能诞生这些纸上的艺术。牧念念不知道真实的八十年代是什么样,但是她从文字中读到了真情与真实。

修修改改,歌词很快写了出来。牧念念将歌词与牧俊彦修改的曲子和了一遍,又做了几次修改定下了终稿。

两人做了简单的编曲,由牧俊彦演唱录音,然后发给了李长辉。

收到曲子李长辉很惊讶,这么快?不过,有了灵感出作品快也很正常。

《父亲写的散文诗》,作词牧念念,作曲牧念念牧俊彦。嗯,歌名不错。他先是浏览了一遍词曲,点点头。然后听了牧俊彦录的demo,眼里满是感叹,这个孩子太有天赋了。他没有直接发给电影组,而是给岳峰打了电话,让他第二天去找他。

第二天岳峰来到李长辉办公室,“啥事?”

“坐,听听这个demo。”李长辉点击播放,舒缓的音乐徐徐传来,之后是牧俊彦的声音。

“一九八四年,庄稼还没收割完,女儿躺在我怀里,睡得那么甜……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哪,闹着要吃饼干,蓝色的涤卡上衣,痛往心里钻,蹲在池塘边上,给了自己两拳……”

“一九九四年,庄稼早已收割完,我的老母亲去年离开了人间,女儿扎着马尾辫跑进了校园……想一想未来,我老成了一堆旧纸钱,那时的女儿一定会美得很惊艳……”

“这是我父亲日记里的文字,这是他的生命留下,留下来的散文诗,几十年后我看着泪流不止,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旧报纸,那上面的故事,就是一辈子。”

(pS: 解释一下,有时候歌词多不是想水字数,是真的觉得这些要写出来才完整,才能表达思想。真的,请看我真诚的眼睛。)

啪啪啪……听完之后岳峰眉头舒缓,眼睛里闪着赞赏的光芒,他赞叹着拍手,“这个孩子天赋太可怕了。她才十二三岁吧?太可怕了。我十二三岁还天天在街道里乱窜呢。诶,这就是天赋,比不得。其实她爹牧俊彦也挺有天赋的,可惜了。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父亲写的散文诗》。”(原曲是董玉方作词,许飞作曲,许飞演唱。)

“歌名也很有诗意,老李,你写得出来不?”岳峰问。

李长辉摇摇头,“写首同等级或者更好的现在我当然能做到,但在她这个年纪不行。而且这个歌名,太有诗意了,可不是父亲用一生写的散文诗吗?每个父亲甚至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首散文诗。”

“嗯,是啊。我们每个人的人生描画一边,何尝不是一首诗呢。这个想法很艺术。”岳峰点点头,“整体不错,就是有些细节处理得不是很好,我们给她改改?”

“不改。”李长辉摇头,“直接改不好。我们把意见总结一下反馈给她,让她自己改。”

“嗯,这样也好。”岳峰抚掌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