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闹!”宋盼儿道,“读书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休息。若是累垮了,将来怎么考取功名?你爹也是糊涂。”
顾延韬从内室出来了。
他看着朱仲钧,满眸欣赏。
他对宋盼儿笑道:“仲钧这孩子聪明伶俐,将来肯定能有大出息。”
宋盼儿则嗔他:“你就护短吧。我说他一句,你就骂我一句。”
顾延韬哈哈笑。
他又问顾瑾之:“你爹爹不同意你跟着去京城?”
“爹爹说,那边不安生。”顾瑾之道,“他不想我受苦,我留在扬州挺好。”
“我们家瑾姐儿哪里受苦了?”宋盼儿不悦,“我们家锦衣玉食供着,你哥哥们也疼着。”
顾瑾之就嘻嘻笑。
宋盼儿又问了些琐事。
顾瑾之和朱仲钧说着,一切安排妥当。
顾延韬听了,也没说什么。
宋盼儿和顾延韬就告诉他,准备带着朱仲钧回乡祭祖。
周氏和小厮青松回了家,把朱仲钧和顾瑾之要搬出侯府的消息,告诉了杨太太和周氏。
杨太太大怒,命令周氏立刻进宫,求了太后懿旨,赐婚给朱仲钧,让朱仲钧做了她的女婿。
周氏哭着答应,说明天就入宫。
她知道朱仲钧不喜欢自己,为此,周氏也很忐忑。
她想借助这次机会,让朱仲钧看到她的优点,让他改变主意。
她也是真的喜欢朱仲钧。
周家是武将世家。周家的男儿皆是征战沙场的英雄。
周氏是家里的掌上明珠,娇宠着长大。
她从小被惯坏了脾气,骄傲跋扈。
可是自从朱仲钧救了她之后,她对朱仲钧感激涕零。
她觉得这辈子非朱仲钧不嫁。
故而,她才会处处针对顾瑾之。
因为,朱仲钧喜欢顾瑾之。
她也是从小被娇宠大的,没见过这般冷漠无情的人。
可是朱仲钧,并不像其他公子哥儿那样,对任何姑娘献殷勤。
周氏对他,反而有种敬畏。
所以,顾延韬拒绝赐婚。周氏不敢多言,只能私底下悄悄去找了太后,恳请赐婚。
太后也很赞同。
“皇帝那里哀家去说,哀家就说皇帝也想给他指婚。他总算是开窍了……”太后叹气,“你快回去吧,别耽误了明天的差事。”
周氏叩头谢恩,急匆匆赶回了周家。
太后就派了贴身嬷嬷进宫,向皇帝提及此事。
太后说完,就让嬷嬷退下了。
皇帝却久久未动。
“皇儿,你觉得如何啊?”太后温柔劝道。
朱仲钧摇摇头。
太后又道:“周家的姑娘,还是比顾家好些的。顾家那位二姑奶奶......”
“我知道了,母后。”朱仲钧笑道,“儿子不娶。”
太后一愣。
她没想到儿子居然拒绝了。
她心里虽然惊讶。可也觉得理所当然。
儿媳妇娶回家,不仅仅关系到朱家的颜面;更关系到国公府。
“那你......”太后欲言又止。
“母后,您别担心。”朱仲钧笑道。“儿子已经有主意了。”
太后不相信。
“真的?”
“儿子骗谁都不敢骗您啊。”朱仲钧笑道,“儿子早就打定了主意,不愿意纳妾。”
“你不要敷衍母后,快说实话。”太后沉脸。
朱仲钧便把前段时间和顾瑾之商量好的,和盘托出。
他说他打算娶顾瑾之。
太后震惊极了:“你不要胡闹!”
“儿子没有胡闹。”朱仲钧道,“我想娶妻,您和父亲同意的。儿子不想纳妾,您和父亲仍是同意的。”
太后怔了怔,半晌无语。
最终,太后点点头。
“那你去跟你岳父和岳母说。这是大事,不要拖泥带水。”太后道,“你年纪尚幼,等过了年再议亲。到时候,哀家替你选个好的。”
“我想娶个自由恋爱。”朱仲钧笑道,“况且,我现在不想娶妻。”
太后瞪着他,目光严肃。
“儿臣是认真的。”朱仲钧坚持道,“儿子已经长大了,不能事事依靠父母。儿臣希望自己能独挡一面。母后,您就成全儿子吧。”
太后就有点犹豫了。
顾延韬在旁边劝她,说:“皇后娘娘,不如听听阿钧的意思。万一他真喜欢那周家姑娘呢?”
太后道:“那倒是好事。”
“嗯,我会好好照顾阿均的。”顾延韬保证。
朱仲钧趁热打铁:“儿子想在江南住几年,想娶个江南姑娘做妻子,您也同意吗?”
太后蹙眉。
顾延韬则道:“咱们家,也不是没有地方。”
“父亲,我就是想住两三年而已。”朱仲钧忙道,“两三年之后,儿子就回京,不会妨碍您和母后的计划的。”
“你要去江南住?”顾延韬问。
朱仲钧点点头:“是,去江南住几年。父亲,江南风景宜人,是个游玩胜地。我想去走走。”
顾延韬不再反驳了。
他知道,儿子不是贪图享乐的纨绔子弟。
他有他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规划。
“行,那你就去吧。不过,我警告你。江南是龙潭虎穴。你要是敢闯祸惹事,就别怪我狠心了。”顾延韬威胁儿子。
朱仲钧笑起来,连声说不敢。
太后则道:“皇帝,你这样纵容阿均,会害了他的。江南的官员们,都盯着皇权。你要是把他弄丢了,岂不麻烦?”
“不会的,母后。”朱仲钧道,“您放心吧。我知道轻重。”
太后还想劝。
顾延韬制止了她。
“就依着阿钧吧。”顾延韬道。“皇室宗亲里。也许还有适龄的姑娘,若是合适。你可以纳妾。”
太后只得不说什么了。
顾延韬送走了母子俩,坐在椅背上叹气,半晌无奈摇摇头。
“你呀你。”顾延韬嘀咕道,“就怕儿子娶了媳妇忘记了娘!”
他又想到了顾瑾之,眼神暗淡,喃喃自语:“我怎么把瑾儿也忘了?瑾儿也老大不小了……”
他站起身,往外头喊了小厮进来。吩咐道:“把五爷叫回来。就说皇帝今晚歇在慈宁宫了,让他早点回来伺疾。”
小厮领了命,出门去了。
太后在坤宁宫等着朱仲钧。
朱仲钧换了常服进来。
太后先拉着他坐下,细细问他缘由。
朱仲钧说,想去江南散散心。
太后不置可否。
“你还年轻,哪里需要散心?哀家瞧着你最近很累,可是有心事?”太后问。
“儿子能有什么心事?”朱仲钧道,“儿子只是闲得无聊,想出去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