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楚氏刚刚小产完,又经过这番折腾早已经力竭,胤禛温柔的安慰楚氏一番,又吩咐侍女们好好照顾楚氏,便同宜修出了翠玉轩。

楚氏肚子里的孩子没了,胤禛也没心情歇在别院,径直回了书房。

宜修回到瑶华院内坐到榻上,染冬便端上了一杯茶水递至宜修手上。

“夫人,喝杯茶吧。”

宜修端着茶,浅啄一口,这茶水不冷不热,温度刚好,喝下去只叫人身心舒畅。

剪秋站在一旁,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这一场她们不费吹灰之力便将楚氏肚子里的孩子给解决了,实在令人高兴。

“奴婢恭喜夫人!”染冬浅笑着恭贺道。

“我有何喜?楚氏小产本夫人悲伤不已,这喜字从何说起?”宜修冷冷的说道,语气却没有半点责怪的意味,唇角微微勾起。

染冬心领神会,明白宜修是什么意思。

“如今楚小主小产,李格格被禁足,前些日子姜氏被罚,贝勒爷也再未去过,想来也是成不了什么气候了,这后院唯有夫人和欣氏了,若是夫人抓住这时机,产下贝勒爷的长子,又有德妃娘娘撑腰,说不得还能晋升为福晋。”

宜修放下茶杯道:“这些我自是知道的,这些日子每日三碗汤药喝下去,也当起些作用了。”

这些日子她精心养护自己的身子,在沐浴之后,让剪秋在自己全身涂抹润玉膏,如今她这脸脱了黄气,养的雪白无瑕,吹弹可破,身子也越发健壮,只等待着贝勒爷留宿在她的瑶华院了。

不过剪秋倒是说错了一点,李静言不会因着这事就倒下去,她还有个能干的哥哥,这桩事还不算完。

……

李静言带着翠果失魂落魄的出了翠玉轩。

回到清莲院,李静言呆呆的坐在榻上,像是失了魂魄。

贝勒爷失了孩子,正在气头上,不相信她便罢了。

可她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春喜要陷害她?

她们从小一起长大,她一直把春喜当做自己的妹妹一样看待。

翠果看着李静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只说了句:“格格,你宽些心。”

她知道自家格格是被冤枉的,格格生性单纯,不谙世事,连路边的蚂蚁都不敢踩死,又怎么会谋害别人的孩子!

“我怎么能宽心?如今贝勒爷认定是我谋害了他的孩子,又将我禁足在清莲院,定然是厌弃了我,可让我难过的是,我一向待春喜不薄,她竟然陷害我!”

翠果叹息一声,默默的低下头,她或许是知道春喜为何这么做。

这些日子,她偶尔也能听到些闲言碎语。

春喜杖责是被打在腰上和臀部,即便静养三月伤口愈合,也可能会不便于行。

世家大族的夫人、小姐身边是不能有残缺之人,这是大家都默认的规矩,这些小侍女背地里嚼舌根,恐被春喜听了去。

春喜一向是掐尖要强的人,听了这些话,怎么能忍受?

原以为春喜顶多像往常一样,将这些人打骂一顿也就罢了。

她没想到春喜会做出陷害格格的事。

李静言见翠果沉默,想着脑子里又浮现起贝勒爷愤怒的脸,拉着翠果问道:“你一向是有些主意的,现在可怎么办?贝勒爷要是厌弃了我,我这辈子在府里可怎么过活!”

她才刚刚嫁进府里,根基不稳,手里也没几个可以信赖的人。

李静言不是什么善于筹谋,心有成算之人,自小受尽家里的宠爱,又没经历过什么风浪,大事来临是个扛不住的,只能从身边之人身上寻找些安定。

“楚小主小产,春喜指认是格格所为,大家都信了她的话,如今要想改变这处境,唯有找出真正谋害楚小主的人。”

“现在我都被禁足在清莲院,怎么找出真凶?”李静言急得跺脚,来回踱步,忽脑子灵光闪过,想起自家哥哥李卫,他是断案的一把好手,不如找他帮忙。

且哥哥跟贝勒爷交好,说不得他去跟贝勒爷求情,或许还能详查这件事,洗刷她的冤屈。

哥哥自幼疼她,不会就这么不管不顾。

“翠果磨墨,我要写封信给哥哥。”

“是。”

李静言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了信,又从自己的小匣子里取出两张一百两的银票,一同塞进翠果的手里。

“去找些人将这信送出去!”

“是,奴婢这就去。”

李静言只是被禁足,没被削了位份,自楚氏被克扣分例的事后,底下的人也不敢作威作福,只要上边的人没下命不让李氏通信,这种事情她们也不会拒绝。

当晚这信便送去了李府。

李卫接到信,便拆开快速看了一遍,眼睛一转,连夜命人备了车马,又从库房里抬了两个大箱子去了胤禛府上。

府里守门的小奴才将李卫拜见贝勒爷的消息递给了苏培盛。

书房内胤禛坐在书桌旁,提笔写字,听苏培盛说李卫求见,他知道这八成是来给李氏求情来了,想也没想就立马拒绝。

“不见!”

苏培盛犹豫了一会儿,忍不住问道:“贝勒爷真不见?”

胤禛的笔尖一顿,思量了一会。

李卫是个难得的人才,如今又得皇上赏识升户部郎中,协管户部,其宠爱程度可见一斑,未来前程无可限量。

如今太子被废,众皇子都盯着太子之位,暗中发力。

前有大皇兄战功卓着,尚书科尔坤之女伊尔根觉罗氏为嫡福晋,隶属满洲上三旗镶黄旗,家世显赫,宫中又有出身叶赫拉那拉氏出身的生母帮衬。

后有他的八皇弟胤禩,虽生母家世不显,却深得皇阿玛的宠爱,且他待人亲和,为人聪敏强干,在朝中素有贤名,他那嫡妻郭络罗氏出身名门贵族,乃是极大的助力。

而反观自己,不得皇阿玛宠爱,又没有家世显赫的嫡福晋相互扶持,虽有个出身上三旗的生母,可她一心维持“贤德”的名声,不愿参与前朝之事,与他半点助力也没有。

他只能靠着自己,这李卫他必须要拉拢,说不得日后能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想到这,胤禛开口道:“罢了,你去请他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