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其实这些学生一开始的时候就准备了三个方案,支持率最多的自然就是偏向于腊梅的,里面附带着很多怜悯的情绪,当然也有支持腊梅夫家的自然是认为百善孝为先,无论什么时候,孝道要排在最前面。

最后一个就是折中的方案,分为两步,第一步就是关于腊梅丈夫欠款的问题,以此,这一部分的债务也不能只有腊梅一个人背,所以,腊梅的公婆首先要将那一部分的财务给归还。

既然要赡养公婆,无论再嫁与否,腊梅的两个女儿,都应该享有这家的一部分的家产,也就是说是那赌徒的一部分家产。女学生也私下问过腊梅的想法,她想了想,经过这事儿,她怕以后再出个意外,所以就不改嫁了吧,反正都是找一个人搭伙过日子,守着女儿也挺好。这一部分家产就相当于是为腊梅母女三人争取。

那么在这两个条件之上,腊梅可以去赡养公婆,但是赡养公婆的份额。绝对不能比腊梅的大伯子赡养自家爹娘给的多,腊梅家少了一个主要劳动力。

这个法子一出,在场的众人一寻思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主意好,清官难断家务事。好多人碰到这种事情,要么呢,就是和稀泥,要么呢,就是各打各打大板。既照顾到了腊梅的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腊梅公婆的要求,就看双方是否愿意接受这样的协调及协调之后,腊梅每个月给公婆的赡养费用。人伦情义就都有了。

这个方案,腊梅也是同意的,最关键的一点不是说能拿到多少的家产。赡养公婆代表着自己的夫家重新接纳了他们母女三人。自己的女儿出嫁之后,也有娘家作为依靠,否则,孤苦伶仃的容易受欺负。如此,她也是愿意每个月拿出一部分来进行赡养。

腊梅的公婆虽然感觉到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可是前面附带的两个条件让他们心里感觉到很不舒服。但是事情闹到现在,可不是他们说不愿意就不愿意的,转头看看儿女们。腊梅的大伯子和嫂子就不愿意了,因为他们算了一笔账,这不合算。要花出一部分钱,还要以后给这两个丫头片子预留一部分家产,而腊梅每个月的赡养费又进不了他们的兜里。

至于小叔子表示不在乎,因为他现在还没有娶妻。这笔账还没有算明白。

所以他们自己内部就引起了纷争。

可是腊梅的小姑子愿意,她娘说了,二嫂贴补爹娘的,都可以留作成她的嫁妆,她是出嫁女,又不用赡养公婆,以后自家爹娘还能多一分私房,怎么可能不愿意呢?

所以,在大家一开始没注意的角落里面,大嫂子跟小姑子两个人掐起架来,等他们看到的时候,两个人已经互相扯着对方的头发,用指甲抓脸了,腊梅的公公当场就觉得丢人丢大发了。

当场吆喝,让大儿媳跟小闺女两个人分开。然后对着前儿媳说,“腊梅呀,爹知道你们现在过得好了一些,日子也宽松了,那也就算了,都是一家人嘛,甭说钱不钱的了。以后,你带着两个孩子时常回来看看就成!”

基本上就是一锤定音,婆婆想揪着自家的丈夫,但是被丈夫一个眼神就吓了回去。而在一旁的学生,迅速写了一份文书来证明,以后腊梅的婚嫁,和对公婆的赡养都是不相干的。

三方签字按手印交由在场的诸位,还有有名望的人进行查看一二。

这么一下子,此事算都了了,可是这看热闹的人们还觉得不够味儿呢。有人还在询问那还有一些人怎么去处理?维持秩序的大兵就看着旁边做文书的学生,两个人眨巴眨巴眼,那个学生就勉勉强强说了一句等候通知。

梁安若,梁安民,还有景庄,三人看完了之后就乘车回去,在路上三个人,就像那事后诸葛亮一样。大部分的处理方法,自然是按照人的偏向,是偏腊梅还是偏向腊梅的公婆?而说出这个法子学生们,对比两种方法可以说是不偏不倚。梁安民去往各国的时候,就时常听到有两种说法,那就是左与右,分别代表激进与保守。

作为华夏人,小时候的四书五经让梁安民有一种中庸的思想,也就是所谓的折中。可到了具体的事情上,就要看得出来如何折中了。

“我稍后就去工农会问问去,你们不好奇吗?”梁安民坐在副驾驶上,扭头看向坐在后排的两人。怎么可能不好奇呢?他们也想听听这些人的看法,说实在的,满清的文字狱和思想方面的压迫,再加上国外文化的冲击,让现在这个阶段思想的撞击实在是太严重了。

有的想法突破了这个世纪,有的想法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原先大家之间还是有交流的阻碍,可是现在一旦交流起来,那就是直接擦出巨大的火花。由这一个方面,沿向各个方面进行思想的冲击,这就是为什么梁先生他们都有些抓麻,现在在一味的进行控制和引导,千万不能起冲突。

让梁安若有种将一个火柴划开之后,点燃整个军火库的感觉。

不过她跟景庄要反省一下,他们从一开始就站在腊梅的角度上,其实如果是遵循公平的话,从一开始他们就私失了偏颇,当然这件事情上大部分人都是如此的,只有少部分人寻求中间的方法来进行解决。

毕竟腊梅的公婆,是代表着现在这个社会老派思想。现在可不是一百年之后这种封建思想在网上人人喊打,人家现在是有非常浓厚的社会基础。搞不好就有一些复古派,毕竟复辟党是一直没有停止蹦哒。

现在华夏可谓是有两大经济中心,一个是燕京,一个是沪上,至于金陵,呵呵,暂且不算。而燕京这一个引起来的讨论,封建与先进思想的话题,不仅席卷在京津冀地区,也以很快的速度传到了沪上。

有不少人就看了来自燕京的报纸,括以学生为主的工农会进行的审判,虽然不据有法律效应,但是在道德上面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还是三方立下凭证,有人见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比衙门说的话更好使。

当然还有在燕京报纸上一些比较好的文章,也在广泛的流传,把学生和文人就进行了新旧思想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