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今安虽然洗脑自己不尴尬挺成功,沈临枫这个当爹的却是替她尴尬起来了。

他上前僵硬伸手,把沈三郎扒拉到一边,不想再让这对姐弟继续献丑。

他家阿禾说“献丑”是谦虚,安安说“献丑”,却是事实了。

沈今安一脸挫败道:“我都说了自己不会嘛,我自己也画不出那种感觉。”

典型的脑子学会了,手也学废了。

但另一边抱着找出夸奖之处认真看画的苏芸禾,却还真看出了一点名堂。

她结合着沈今安刚刚说的“线条”“光影”等理论,对照着沈今安的笔触去画,在另一张纸上又画出了一个更形象清晰的丁老头。

她画完之后,才从那种沉浸式状态中出来。

沈临枫一见这种画的形态展示,不由得称赞道:“真是妙哉!这样看着,与真人更像了。”

沈今安趴过去,也忍不住道:“不愧是我娘,就是丹青妙手,画画天才!才一天,就掌握素描之道了!”

苏芸禾有些不好意思,她没有拉踩的意思,但跟女儿画同样一幅画着实有点儿不合适。

这大概就是撞画不可怕,谁画的差谁尴尬。

好在她们是亲母女,沈今安也不在乎这些。

她的本意就是让苏芸禾明白其中的技巧,然后画出来找人。

唯有沈三郎,伸着小脖子看那边,对比了两幅画后,小声道:“母亲画的像,姐姐画的妙。”

封澈有意逗他,道:“哦,妙在何处啊?”

沈三郎煞有介事道:“神秘。”

他记住了这个词,就要时不时用一用。

封澈:“……”

确实够神秘,那脸好像蒙了一层布,不仔细看,真看不出鼻子眼来。

沈今安不想让众人的注意力在自己的画上,赶紧道:“娘,你看看能不能先给五公子作出一幅素描画来。封三公子,我们都没有见过你小弟弟,不如你先画一幅他的画像,然后再让我娘照着临摹吧!”

封澈:“好。”

苏芸禾摸到一点素描的门道,正是兴趣上头的时候。

这一整个下午,他们便在这个包厢里画了好多幅人像。

五公子的画像跟本人已经十分贴近,小公子的画像还是要差上很多。

主要是苏芸禾见过五公子,而对小公子的印象只能凭着封澈的画像来下笔。

画过画之后,众人索性就在酒楼里把晚饭解决了。

吃过饭后,,两拨人才相互告辞。

沈今安一家只留了二位公子一人一幅画,剩下的十几幅都给封澈他们了。

封澈从胸口掏出一块玄铁牌,递给了沈今安。

“这是我的私人玄铁牌,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西北,若你们先到,有事可以拿着这块铁牌去威北将军府找人帮忙。”

这算是正面告知了他们的身份。

沈临枫眸色一动,抬手抱拳道:“没想到阁下竟然真是威北将军府的公子,今日若有不敬之处,还请包涵。”

封澈赶紧侧身躲过了他的礼,道:“沈叔折煞我了,以后叫我世侄就好。”

沈临枫没吱声。

封澈不知怎么回事儿,在沈临枫的眼神下竟然有点儿做贼心虚的感觉。

见沈今安还不伸手接过,他索性直接塞到了她手里。

“你报我的名字就行,我,我叫封澈。”

沈今安低头端详着铁牌,愣愣地点了点头。

“哦,我知道了,多谢封三公子。”

不管用不用的上,有大腿靠的感觉,肯定是比没有强的。

沈今安坦然收下了。

虽然之前沈今安的分析封澈也想到了,不算帮上什么大忙。

他们还是不敢排除匈奴人作乱的可能性,在等待西北人手前来支援的时候,只能低调找人。

但今天耽误的半天也不算白待,有这十几幅栩栩如生的人像画,对他们找人来说,绝对是事半功倍的。

沈家人还有流放任务在身,不可能停下来陪他们一起找。

毕竟,人到底在哪里还不知道,只能说是往西北走的时候,这一路,他们也会帮着寻人。

如此,两拨人算是再次分开了。

秦正和封澈二人在酒楼前目送沈家人离开。

看着他们一家四口的背影,秦正道:“沈小姑娘真是福星,没想到偶然碰见她,还能给咱们帮上这么大的忙。若是真能凭着画像找到二位公子,沈小姑娘功不可没啊!”

封澈眼底应着那个蹦蹦跳跳的身影,不知不觉又想到了那个画丁老头的羞涩小姑娘。

他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淡笑,道:“秦叔不必替她揽功,我省得的。到了西北,我必护着她,不让人欺负了去。”

秦正被发现了心思,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后脑手,道:“嘿嘿,这不是沈小姑娘实在招人稀罕嘛!”

封澈无声张了张嘴,的确。

…………

他们这边讨论功劳不功劳的事,沈今安却是开始睡前反思。

虽然今天教了她娘素描,还逛了街,吃到了好吃的,帮助了人……可她还是稍微有点不开心。

她以后可得警惕沈三郎的彩虹屁了,不能被他吹捧几句,就找不到北。

不然,以后的丑有她丢的!

晕晕乎乎睡过去之前的沈今安,如此告诫自己。

第二天醒来,沈临枫又带着苏芸禾几人一起出去逛街买东西。

这天的逛街主要目的,是补给车上的日用品和粮食。

逛了半天,下午就不再出去了。

在小院里洗洗涮涮,休整一下自己,就准备明日的启程。

离开同县,便是赶往阳高县。

阳高县今年大旱,粮食减产,城里多了很多乞丐。

乞丐是职业要饭的,肯定是往城里去。

沈临枫在酒楼里看着那左一堆右一群的乞丐,觉得再走大道可能不算安全。

于是,在阳高县补给一次后,选择走一段山路。

这条路是老官道,还算宽敞,能过马车。

沈临枫觉得走这条路能避开人群,还不用徒步,是个不错的选择。

大家都是这样想的,却没想到,意外总在最稳妥的时候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