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宋泼皮 > 第296章 【卧虎藏龙的农学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6章 【卧虎藏龙的农学院】

一路来到书房,韩桢坐下后,端起茶盏灌了一大口,总算冲淡了口中齁甜的味道。

又喝了一口,他这才问道:“何事?”

“县长,工程院的匠人这几日日夜赶工,做出了第三套模板,今日印刷了一些样币,请县长过目。”

袁工匠说着,从袖兜里取出几张纸币递过去。

接过纸币,韩桢只是扫了一眼,便揉碎扔到一边,呵斥道:“这种纸币用来擦屁股都遭人嫌弃,如何能吸引人?更别提让人觉得惊艳,重做!”

这些纸币的样式仿制了交子,虽钱币正面的图案花纹比交子复杂了些,但在韩桢眼中还是太过粗糙。

比之前两版,几乎没什么变化。

袁工匠面色一变,赶忙弯腰捡起地上的样币,惶恐道:“臣这就去重做。”

与县长相处了这么久,这还是头一次对自己发火,他怎能不惶恐。

袁工匠心里很清楚,自己能身居高位,掌管工程院,是因为县长念旧情罢了,工程院里比自己手艺高超的匠人比比皆是。所以每回儿县长交代的事情,他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兢兢业业,甚至不耻下问。

如今连续三版纸币,都让县长不满意,袁工匠心中焦急。

“等等!”

正当他准备出门时,身后传来韩桢的声音。

袁工匠顿住脚步,转身道:“县长还有何吩咐?”

韩桢面色稍霁,招呼道:“过来。”

他也意识到自己的要求太高,一直用后世的眼光,来要求袁工匠。

念及此处,韩桢提笔在纸张画出了后世人民币的大概样式,语气柔和了几分:“就按照这样的制式去做,纸币上的画儿,可请丹青高手设计,一定要精美。此外,要选用上好的纸张,厚度也得适当增加,最好能在纸币中夹上一层防伪标志。”

袁工匠面色为难道:“县长,可若是这么做,成本会很高。”

韩桢交代道:“先做出来再说,批量生产,可以均摊成本。”

“臣明白了。”

袁工匠视若珍宝的将纸张叠好,收进袖兜里,匆匆离去。

韩桢想了想,还是没敢回后宫,于是带着老九等几名亲卫,出了少阳宫,直奔银行而去。

银行坐落于府衙的街对面,原本是一处闲置的府邸,而今被改造成了银行。

目前,已经装修完毕,只等青钱到位后,便可挂牌运营。

踏进银行,入眼就是接待大厅,宽敞明亮,过道两旁摆放着桌椅,供等候的人歇息。

四个办理业务的柜台,目前空空如也。

再往里,就是公廨与库房了。

谷菘与朱达正在公廨里议事,见韩桢到了,纷纷起身行礼。

“韩二哥。”

“见过县长。”

韩桢摆摆手,示意他们坐下,随口问道:“准备的如何了?”

谷菘神色自信道:“准备妥当,只待青钱到位,便可运营。”

韩桢笑着鼓励道:“放心大胆的干,不要怕出错,出了错及时改正就好。”

“韩二哥宽心,俺省的。”

谷菘点了点头。

韩桢并未久待,又聊了几句后,便出了银行。

站在银行门前,看着繁华的街道,韩桢心头感慨万分。

过了片刻,老九忍不住问道:“县长,咱们现在去哪?”

“农学院。”

韩桢大手一挥。

自打邓松上任后,他还没去过农学院,正好趁着今日得闲,去巡视一番。

不同于其他三院,农学院设立在城外。

毕竟是农业性质,田地、养殖场缺一不可,因此占地面积极大。

城中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于是邓松干脆把地址选在了城外。

一行人骑着战马,出了城后直奔农学院而去。

沿着官道行了不到两里路,一栋三层木楼便出现在视野中。

大楼左侧,是大片大片的田地,种植着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每块田地的田埂上,都插着木牌。

田地里,有不少民夫正在劳作。

这些民夫是农学院特意花钱雇来的,毕竟这么多田地,只靠邓松几人也种不过来,他们平日里以理论指导为主。

右侧,则是一个个鸡圈、猪圈。

砖石垒砌的围墙,上面斜搭着一个草棚。

战马奔驰的声音,似乎惊到了养殖场里的动物,一时间鸡飞狗跳。

值差的补官,原本正要呵斥,待看清来人后,赶忙行礼道:“见过县长!”

“你们院长呢?”

韩桢翻身下马,问道。

补官指向田间:“院长在那。”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名头戴斗笠的人,正拿着纸笔,不断写写画画,时不时还会走进田地里,弯腰看一看庄稼的涨势。

韩桢迈步走过去,唤道:“邓院长。”

“县长?”

邓松先是一愣,旋即赶忙迎上来。

韩桢关心道:“在农学院可还习惯?”

邓松答道:“多谢县长关心,微臣好的很。”

“人手可还够?若是不够,我再拨些给你。”

“暂时够了。”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来到一处凉棚下。

邓松帮着韩桢倒了一杯茶,略显歉意道:“县长,茶水简陋。”

“无妨。”

韩桢摆摆手,端起凉茶喝了一口,问道:“对了,上次交代你的差事,可有进展?”

闻言,邓松面色有些尴尬,解释道:“许是微臣的养殖法子有误,买来的穴兔全部死了。这些穴兔端的是奇特,一死就死一窝。有时被过往的马蹄声惊吓,便会当场毙命。”

“微臣已经托人从其他州府购买,并且打算把穴兔的养殖场地,搬到僻静些的地方。至于棉花,上个月才刚刚种下,目前还在观察中。”

韩桢安慰道:“不必自责,慢慢来。万事开头难,有了经验,往后就容易了。”

“微臣省得。”

邓松心中感动。

他对韩桢非常感激,不但授予高官厚禄,还给予了极大的自主权。

除了安排一些差事之外,农学院如何运转,从来不过问。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这份信任,简直堪比亲爹。

一杯茶喝完,韩桢笑道:“走,带我参观参观。”

“县长这边请。”

邓松放下茶杯,做起了向导。

农学院从无到有,都是邓松参与建设,所以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极为熟悉。

“县长请看,这边是农田区,种植的都是大豆、水稻、小麦等谷物。这些谷物,目前用来测试各类肥料的效用,以便找到最优解,同时微臣也在研究新的肥料配比。”

“这边则是园林区,种植的皆是瓜果,由左侍郎上官舟负责。”

韩桢问道:“这上官舟我有些印象,是邓院长的好友罢?”

“没错。”

邓松点头道:“上官兄家中几代人皆是果农,耳濡目染之下,自小便熟知各类瓜果的种植法子。目前,他在主攻寒瓜。”

寒瓜就是西瓜。

韩桢微微皱眉道:“寒瓜伤地,味寡而肉少,种植效益不大罢?”

自打他去年吃过一次后,便对北宋的西瓜没了好感。

瓜子大而多,一口下去几乎没多少肉,而且味道还寡淡。

邓松解释道:“县长有所不知,南地的寒瓜确实如此,但西域三国所产的寒瓜,据说味美甘甜。上官兄前些年,特意花重金托人从西域三国带回了瓜籽,经过数年精心培育,已有了心得。”

“相信用不了几年,县长就能尝到味美甘甜的寒瓜了。”

若真能培育出来,那百姓又多了一条活路。

念及此处,韩桢轻笑道:“若真能成,便是大功一件,我不会吝啬赏赐。”

接着,在邓松的带领下,韩桢又参观了养殖区。

经过邓松的讲解,他这才知道,原来养鸡养鸭也有诸多门道。

“县长莫要看这些鸡不起眼,却是微臣精心选育优良品种,寻常母鸡,一年只产十来个蛋,但这些母鸡,一年产蛋量却能达到三十多个。”

说话的人名唤廖良,亦是邓松的好友,这片养殖区便是由他负责。

“竟这般多?”

韩桢听得心花怒放,追问道:“产蛋量还能提高吗?”

鸡蛋是好东西,高蛋白高营养,别说是韩桢了,就连乡间小儿都知道。

但问题是,古时养的鸡,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育,产蛋量非常低,正如廖良所说的那样,一年下来能产十来个就不错了。

乡间百姓就算养了鸡,也不舍得吃鸡蛋,而是拿到市子上卖了,补贴家用。

廖良答道:“微臣目前还在继续选育,此外喂养的饲料配比还有改良的空间,若能解决的话,产蛋量应当还能再提升一些。”

韩桢朗声道:“伱好好干,缺甚么只管提,我韩桢向来有功必赏。若能大量培育这种产蛋的母鸡,往后山东百姓,人人都可吃上鸡子。”

“县长宽心,微臣必当竭尽全力。”

廖良躬身应道。

这农学院还真是不来不知道,一来吓一跳,简直是卧虎藏龙,各个都身怀绝技。

出了养殖区,韩桢看向邓松的眼神,完全变了。

这次自己真是捡到宝了。

“邓院长,你若还有这类好友,只管拉过来,我再给你五个官员名额,不够还可继续加。”

邓松迟疑道:“有些好友在赵宋,担心家人会受到牵连,不太敢来。”

还真有?

韩桢心头大喜,豪气道:“你告诉他们,只管放心来,最好能把家人一齐接来。只要肯来,赏田赏地还赏宅子,俸禄优厚!”

邓松点头道:“好,微臣晚些就去写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