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朕,乃是大汉太后! > 第一百九十章 ——为君三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九十章 ——为君三策!

真的到了那个时候的话,他刘隆都不敢去想象自己治下的那些大汉百姓出去之后会是一个什么姿态!

刘隆当真不觉得这是什么胡言乱语,普通的百姓或许一辈子都离不开他的城池。

但是真正能够走出去的那些人,在这种绝对的强大面前,或许他也可以达到一个传说也说不定。

就如同当年的先秦,如今的强汉以及盛唐大明一样....充满了自豪二字!

甚至刘隆自己也知道,这当然不是在胡说八道,而是因为这所谓的民族自豪感...全都真真切切的出现过!

为何先秦如此让人敬佩,为何他们大汉能够充满了传奇,为何盛唐让人向往?

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他们这个时代,是因为那一句句的豪言壮语!

“横扫六合,一统天下!”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唐军至,勿动,动则灭其国!”

“再造寰宇,光复华夏之功!”

当年这些话语不知道让多少人听到了就热血沸腾,那刘隆每每想起来了这些话语,那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他每次听到了这些话语之后,那心中都是忍不住感觉到了热血沸腾。

然后搜肠刮肚的想了半天才可以发出一声自己的感慨!

“这话....牛逼啊!”

嗯,刘隆前世今生加一起,他也没有想到更加好的词汇和语句来形容这些。

只能说...他一如既往地质朴感人。

在心中一阵尴尬之后,刘隆也忍不住让那老太尉张禹赶紧继续说下去。

他不能在想了,在想就控制不住想要唾弃自己了!

这是个什么不学无术的玩意!

而老太尉张禹虽然不知道自家的这位陛下这是怎么了,不过既然都说到了这里了那自然是不能停下了,所以就继续开始说了起来。

“其实这上策最佳,但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不过寥寥罢了。

即便是偌大的天下,自古以来所有的君王国主都算在一起,能够做到这一步的,也不过就是那几个罢了。

而他们要么就是一方霸主,要么就是真正的豪杰名留青史,常人...那是想都不该想的!

因此,这就是所谓上策!”

张禹这些话一说出来,那刘隆也是忍不住微微点了点头。

虽然刘隆现在还算是有写狂傲,有些自信,但他还是明白自己和这一档有些差距的。

这一档...他是不敢想!

所以他更加想要知道....这中策是什么?

刘隆觉得,这上策自己是不行了,没这个本事他也不干这等事情,但中策....自己好歹也得是个众人之姿吧!

因此他迫切的想要知道,这中策如何?

而张禹也没有让他失望....

“陛下问这中策,想来也是而这中策其实就是这天下绝大部分帝王才要做的选择。

那就是权衡利弊,制衡各方!

若是能力不俗的话,就是让朝中的那些臣子来压制外面那些厮杀征战的将校!

然后让自己的内臣去压制那些孤傲的臣子,最后将那外面的诸多势力则是变成他们共同敌人。

这样就可以给他们一个压力,让这将校们无法翻身将他推到。

却也可以不会被压制的太狠太狠....

当然,如果外部没有足够的力量的话.....”

老太尉张禹说道这里的时候,直接看向了一旁的那位皇帝陛下,然后才露出了两分笑容。

“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势力,或许就可以让一些外部的一些其他的压力出现了。

不过若是外部的诸多势力都已经没有了翻身之地,那么这恐怕也就不是中策了。

一个君王若是能够压得外面抬不起头来,那最起码也是上策,甚至是顶尖儿的上策!

不过想要做到这一步的...”

“行了,这一点你不用说了!”刘隆直接打断了那老太尉张禹的话语。

他当然明白老太尉张禹是什么意思,说白了不就是平衡的那一套么,你压制着我,我压制着他,然后让他们互相折腾。

反正最后没人敢来折腾自己。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就等于是战场...是赛场上的裁判了。

而且是一个只会吹黑哨的裁判!

看着那一边的实力有些过于的强大了,那就赶紧过去给他们找点破事儿让他们恶心恶心。

然后给他们拆拆台,让他们实力再缩回去。

看着哪边实在是说不过去了,实力已经不能维持平衡了,赶紧就冲过去拉一把扶持一下。

总之就是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说什么都不能让他们谁真的把谁给覆灭了就是了。

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刘隆也知道这里面对于皇帝的要求其实也是非常高的。

如果说是能力强的皇帝,那么就等于是大明的嘉靖了。

或者还有那刘隆自己都看不上的宋....

保证大家都差不多的实力,玩的就是一个平衡!

虽然说这内部看着是真的虚,而且打也很难打赢外面的压力,时不时还得受些屈辱才行。

但是禁不住这种情况下的势力是真的平衡,也真的稳!

而且从外面看起来,这还是非常优秀的。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办法,但是走到了这一步,除非那皇帝的能力是真的极为强悍,而且后期不出乱子。

否则这带来的就不是中兴和强横,而是直接没了....就是直接走向末路了。

这一点,大明的嘉靖甚至可以说是南宋的完颜构都算得上是标准了。

比如他们的前期,那平衡玩的叫一个好!

平衡之余还掌控着局面,同时带着所有人朝着外部的压力奋起反击,直接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嘉靖直接让混乱了好几代的大明出现了中兴之相!

而另一边的赵构前期说实话也不能说太差。

毕竟他接手的时候,那爹和大哥都被带走了,国都没了,自己都奔着海上去了。

那真是灭国在即了。

但愣是用了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打回了半壁江山,然后兵锋直指北方。

甚至可以说,很多人都觉得完颜构很狗。

但是不可否认,如果当初完颜构就非要打,只要大宋的粮草支撑得住。

那么岳飞收复旧都,甚至打下河北都没有任何的问题!

至于光复河北之后,能不能继续拿下燕云十六州,能不能继续拿下后面的诸多问题,能不能直捣黄龙。

总之,这些问题都不是不能解决。

但是当他们都开始自我放弃的时候,不管他们是太自私了,还是太懦弱亦或者是太混账了。

总之,他们的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功亏一篑。

而后面完颜构直接就退档了。

另一边的嘉靖倒是一如既往的保持着自己的最低水平,对朝堂的掌控力那是无需多说的。

但也就是这种情况,嘉靖自己有没有觉得无奈,刘隆并不知道。

但是刘隆很清楚,就嘉靖的这种玩法,最后可是直接将他给玩崩了!

哪怕他还没有直接被灭国,但是他也让大明陷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这就是这种平衡之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如果说要平衡,那么就必须要保证双方的力量足够平均。

简单来说,即便是有真正的能臣,真正的可用之人也不能用!

否则他就会超过自己的掌控。

而另一边,哪怕都是一群废物,一群上不得台面的家伙,那也得必须强行推上去。

要不然他们就被灭了,自己也舒服不了。

这就是最尴尬的地方!

比如嘉靖,那严嵩的能力如何也是有目共睹的,说他写得一手好清词,那也不能成天写青词啊。

这要不是有一个小阁老在后面帮他,这位老家伙早就没了!

但就是这么一种人,就得上!

而和他作对的,也不是没有可用之人,但即便是如此,就是不能用!

一来二去的,这整整的一个大明,愣是不能给下面的人留下什么干净无瑕的人来。

这就是灭亡的开始....

而最要命的就是在这一步已经不仅仅是国君带着国家在前行了,而是说这国家在不断引领者国君去改变。

甚至在这里,刘隆也终于明白了为何自古以来中兴二字都是那么短暂和可惜。

正如刘隆自己所经历的这个时代一样。

大汉只是刚刚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代,只是刚刚开始走下坡路罢了。

可连绵不断的天灾让邓绥不得不做出一些决定,哪怕邓绥自己都知道这些决定或许就是错的。

但是她也必须要如此做。

而另一边的刘隆日后登基之后或许也只能如此了。

这或许也是因为刘隆和邓绥的能力也止步于此,可以尽力回旋但是不能直接改变。

但这又何尝不是大汉的局面推着他们如此发展。

当着天下在不断的进入到了滚滚尘埃之中的时候,就算是有再大的能力,如今也不过如此了。

这就是没有办法的没法.....

而在这中策出现之后,那刘隆也终于变得有些兴奋起来。

他并不是觉得自己不够好,只是....刘隆自己觉得自己好像终于找到了什么方向。

张禹所说的这些的确是有着很大的问题,但是....刘隆自己也不可否认,这个样子...很好!

最起码他能够清楚的知道自己日后应该干什么,哪怕如今的话语都很笼统,但这也是给他指明了一个方向。

虽然现在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但是他觉得这才是自己真正有用的东西...

因此,他甚至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让那老太尉张禹继续说下去了。

果然,这老太尉张禹在看着两眼看是冒光的刘隆之后也是直接露出来了一个笑容,然后朝着面前的刘隆轻声说道。

“陛下既然听到了中策,也就该知道这中策若是一直没有一个真正的大才出现,那么早晚这王朝势力也会出现极大的问题。

所以这样就延伸出来了下策,所谓下策,那就是维持了!

其实所谓的维持,也就是让这天下勉强运转,勉强活下去罢了!

正所谓分而化之,分而治之!

说的就是这最后的维持罢了,在这王朝之中其实大家都已经知道这王朝的时间已经不算太多了。

但是所有人都无力回天,或者不想回天,因此在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时刻,一定要抓紧一切手段,抓住一切机会去拿到足够多的好处才行。

那就是大家各自划分好自己的底盘和势力,然后得到自己的利益,最后表面上一团和气。

简单来说,真到了那一步的话....这王朝也好,帝王也罢,更像是一个房屋的主人和租客一样的关系。

朝堂之上,不过就是众多臣子给那个位置上的...呵呵....交个租子罢了。

若是运气不好,可能这个租子都还不愿意交出来呢!

到时候那位就算是有什么想法,他恐怕也是毫无办法的。

偌大的朝堂,到了这一步,也恐怕就如同一匹驽马驾驭的马车,皇帝的作用那就只能是居中调停了!

希望大家都能够冷静一二,然后让他努努力,让他将这破马车往前开一开....”

老太尉张禹说完之后,这刘隆的脸皮也是忍不住抽搐了起来,他就知道...这个家伙就是如此的意思。

所谓的下策,其实就是亡国了。

说白了诸如唐末甚至是清末皆是如此,大家凑活凑活也能过下去,但就是老百姓没有个活路了而已。

但是在中晚期的时候,这老百姓凑活凑活还能活,当事情真的扛不住的时候,这件事情也就没必要多说什么了。

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肯定是杀伐到底才行啊!

不管最后谁杀了谁!

而那刘隆此时似乎也明白了过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治大国如烹小鲜!

说的直白点也可以这么说,如果能力不够的话,不要乱动,不要胡来,不要瞎指挥。

否则会出大事情的!

不过在知道这些之外,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老太尉....”

“臣在!”

“你觉得朕...适合哪一个计策?

上策?中策?还是说....”

此时的老太尉张禹看着面前的刘隆,最后也是忍不住的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摇了摇头。

“陛下,其实...你都不知道该如何做一个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