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庄旭进进出出数次,终于让段晓棠找到机会,拽到身边来。

故作神秘道:“生意来了!”

庄旭撇嘴道:“不是明天才开张吗?”

南衙诸卫大军刚入城,许多人刚在临时营地里安顿好,人手、牛羊等均未就绪。

牛羊团购会,此时贸贸然开张,说不定闹出乱子。

何况南衙诸卫第一次售卖,当然得讨个好彩头,开早市!

段晓棠指了指旁边的秦景,“仲行的小兄弟,齐州大户,他想买些牛羊回乡‘馈赠’乡邻。”

庄旭奇道:“他不是要去长安游历吗?”

秦景直言,“景初派遣心腹赶牛羊回齐州,交由飞鸿处置。”相当于他俩合伙做的生意。

庄旭问道:“他要多少?”

与此同时,脑子里开始规划路线。秦景等人来时为了尽快赶到并州,走的是山中陉道。如果带着大批牛羊上路,从慈州向南,再翻过几座山就是平坦大路。尽管路途稍显迂回,但整体而言更为便捷。

秦景沉吟片刻,缓缓吐出一串数字,“暂定三百头牛,六百只羊。”

庄旭暗道,齐州的狗大户真有钱,专职的牲畜牙子都没这么大手笔。

盘算一遭三人的身边的亲随,全撒出去恐怕也难以将这一千多头牲畜安全护送至齐州。

庄旭贴心建议道:“要不要再买点突厥人,一个人就能照看几十头牲畜。”

秦景微微颔首:“我回去跟景初商量一下。”

卫钦先前确实为人手问题感到有些棘手,但他从未想过利用突厥人。毕竟齐州距离草原遥远,双方语言不通,沟通起来颇为困难。他琢磨的办法是在本地招募人手。

庄旭爽快道:“傍晚的时候,让卫郎君带着人去牛羊营里,公母大小随他挑!”

拍了拍胸脯,保证道:“大家自己人,我给他算最低价,比团购价更低。”

秦景感激地拱了拱手,“多谢庄长史。”

庄旭得意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他也就是嘴上大度,实则笃定,以卫钦的年纪阅历,顶多分辨出牛羊的胖瘦。

哪怕把身边的亲随都算上,他这一趟是跟着秦景等人先到了战区,随时可能搏命。身边人组成应当是以护卫为主,少有种地的老农。

即便是挑选牲畜,他们最多也只能分辨出马匹的优劣。至于牛羊,他们恐怕只知道这些肉味不错罢了。

不过就算千算万算算漏了,这便宜给卫钦占了也没什么。

庄旭今天可是大忙人,刚谈妥了一桩大生意,又不知道要去哪里“挖掘”新的客户了。

另一边,范成明代替吴越在宴席上四处敬酒,待他回到原位时,发现吴越只动了桌案角落那些凑数的小菜。

他猜测真实的理由,恐怕不是吴越先前推说的天气炎热,胃口不佳。而是慈州方面搞得太像模像样,非得按照古早规矩,分案而食。

却不知道吴越最喜欢吃的就是大锅饭,最喜欢的用餐方式就是和将官们同桌而食。

倒不是图礼贤下士、表同袍之谊,单纯就是一点阴暗的想法,要死大家一起死。

若非顾及自己的形象,吴越说不定会效仿范成明,当场掏出干粮来啃。

推己及人,若是心怀不轨者下毒,选定的目标定然是宴席上的大菜,吴越只选择那些不起眼的小菜。

范成明扭头看向白家叔侄几人,该吃吃该喝喝,一点没有瞻前顾后的模样。

不过,有了吴越这个“靶子”在前面,旁人也不会对他们下手。

白智宸和白湛两人油盐荤素都不忌,吃得欢快极了。反观白旻多吃清淡的菜肴,不知是否因为他的口味本就如此。

宴会结束后,吴越婉言谢绝了刺史府留宿的邀请,坚持返回大营。

这会,四卫的主将齐聚帅帐。当然不是为了围观刚赴宴归来的吴越啃火头营新鲜出炉的锅盔。

他们的目标另有其人。

庄旭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今天好几波人透话,多是慈州本地大户。明后两天还有附近州县的人陆陆续续赶来。”

得出一个结论,“民间对北征大胜的缴获,相当看重!”

这比他们先前预料的情况好得多,百姓并没有因为军队威名而畏缩。

利字当头,一个个前赴后继。毕竟牛在农家的地位,甚至高于人。

不过对文城当地来说,这恐怕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现代地方政府大力发展旅游行业,以期拉动地方Gdp。但在大吴的官僚看来,治下忽然涌入大批生人,带来的安全隐患逐级上升。

他们最看重的不是钱,而是安全。无为而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是他们最大的追求。

这些远道而来购买牛羊的人,当真是组团出门,毕竟周边的治安条件,确实不怎么敢恭维。

想必过不了两日,右武卫的钓鱼队就能脱下女装,大大方方地赶着脱了毛的羊上路。

名副其实的小肥羊。

庄旭继续说道:“如今敲定的最大一单生意,是来自齐州的卫郎君。暂定三百头牛,六百只羊,以及一些擅长放牧的突厥人。”

杜松略有几分惊讶,“齐州?”距离有点远。

庄旭解释道:“是秦将军的小兄弟,跟着他出门游历,先前在并州逗留了一段时日,眼下暂住在军中。”算半个自己人,关系户。

“我打听过了,齐州少有放牧之地,本地黄牛繁衍不多,缺口极大。”

“至于羊肉嘛,膻味较重,不及草原上的羊肉鲜嫩。”至于牛肉滋味,公众场合不要说这么敏感的话题。

吴越在一旁默默啃着锅盔,不做任何表态。

吕元正沉吟道:“眼下许多人都在观望之中,前几桩交易定要落到实处。”

“大军班师回朝只有一条路线可走,总要让远方的人也知道南衙的威名。”

“既是仲行的故旧,近千只牛羊穿州过县运回齐州,绝非易事。到时,取一张我的名帖去,省些麻烦。”

卫钦的心腹赶着牛羊回乡,自然是借秦景的虎皮,一般人不敢搜刮侵占。

但秦景的面子,定然是比不上吕元正。明眼人都知道,他此番回长安,就是要正位大将军。

实权武将的巅峰。

吕元正三言两语,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卫钦不是南衙特意单排的托儿,但给合作伙伴扫除一些潜在“障碍”,就是南衙展现的诚意了。

当然,如果没有秦景这层关系,即使卫钦的订购数额再翻一倍,他也拿不到吕元正的名帖。

归根结底,是看在秦景的面子上。

秦景如今对自身的定义还是右武卫的临时工。要让这位临时工有“转正”的念头,就得让他感受到,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所谓的人情味,不就是一桩桩人情累积起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