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期节目播完,除了郭牛又被骂了一次,同时大家的目光也都集中在了肖邦的新专辑上面。

节目里面关于专辑的歌词,歌曲没有任何泄露,只是能看到肖邦和路琼梁雄他们在录音棚里面在唱什么东西。

不过节目组的后期已经明确表明了他们这是在录制新专辑,当时还有一些他们拍摄mV的花絮,花絮里面从节目的视角来看,为了很多围观群众,粉丝们都在担心这些群众会不会入境扰乱mV的整体质感什么的。

而且画面里那些围观的乡亲们好像都在跟着一起唱,这让粉丝们觉得是不是肖邦的新歌感染力很强大,才能让这些老乡们一起合唱?

这也从侧面表明了肖邦的这一张专辑不会和上一张专辑那样成为挑战级的歌曲,看起来似乎这张专辑大家都能跟着唱一唱。

等节目播出完毕后,网上都在讨论肖邦新专辑什么时候发的,而这个讨论的热度刚刚起来,还没有扩散开来,和颂就发布了官方信息。

和颂官方:《向往的生活》第三季已经进入了尾声,今年的东北之旅也快要告一段落,肖邦新专辑《东北.冬雪》发布,不知道大家印象中的东北和肖邦印象的东北有什么不同呢?

新专辑连接上架,同时三首主打歌也标注了出来,分别是:

《送情郎.冬雪》

《一荤一素》

《发如雪》

但这一张专辑第一首歌并非三首主打歌之一,而是一首《家在东北》。

看到新专辑发布后的名字,东北的老铁们高兴了。

【哎妈,肖邦啊!可算是想起咱们东北的粉丝了!居然为我们东北写了一张专辑,太感动了!】

【东北能有啥歌儿?扭秧歌儿?】

【二人转?抱歉,我对东北的印象就是这个。】

【东北也有专属于东北的风格的,我作为一个东北人,我们从小也听了很多东北的歌,都是很热情开朗的,希望大家多多了解一下我们东北的热情!】

【为什么主打歌不是第一首啊?算了,肖邦哪一首不是主打的,从第一首开始听吧】

【希望肖邦有点儿自知之明,我觉得《大国之风》那张专辑就挺好的,每一首歌一个mV,咋的?你们和颂缺人还是缺钱?都是主打歌的质量,都把mV给搞起来,配着mV听歌更有感觉啊。】

【就是!强烈要求把其他歌mV全部安排上!】

肖邦发专辑的时候,就是送葬者们过节的时候,今年他们就完全过爽了,每个月都能过一次节,好不热闹。

按照他们听歌的习惯,自然是从头开始听到尾,那么第一首歌就是《家在东北》。

音乐点开就是极具民族特色的乐风,还有那高亮的唢呐声音,整个就是一喜庆的气氛扑面而来。

光是听着这个前奏,粉丝们就有点儿止不住的跟着音乐轻轻晃动着。

前奏结束,就是肖邦那极具热情的东北风格的唱腔。

“我的家在东北”

“松花江上!啊”

“那里有满山遍野”

“大!豆高粱”

“在那青山绿水旁”

“门前两棵大白杨~”

“齐整整的篱笆院~”

“一间小草房啊——~!”

“哎哎哟~”

第一段唱完,粉丝们全都乐坏了。

【我的天呐,这是什么?好喜庆啊。】

【这确定不是春节又到了哇,怎么这么喜庆啊?!】

【确实很东北的风格,但是作为一个南方人,这种喜庆的感觉我好喜欢!】

【什么叫东北的风格?我作为一个东北人告诉你,妈的!我们东北人都没有肖邦这首歌的东北味道正!】

【牛逼!肖邦牛逼!这句话不管多少次,我都要说肖邦牛批!】

“我爸爸有事没事”

“总想喝点酒”

“就算是没有菜”

“那!也得喝二两”

“大碗茶大碗的酒”

“左邻右舍在两旁”

“五魁首六!六!六!”

“笑声满堂啊——~!”

“哎哎哟~”

【四季财!全都来!】

【真的六!第一次有人把划拳的酒令给写进歌里的!】

【好热闹啊歌啊!我真的好像看见了我爸他们喝酒时划拳的样子!】

【听到这首歌我就一直想笑,不是嘲笑,就是那种发自内心的开心,就真的很有过年时候的那种氛围!】

【爱了爱了!】

第一首歌结束,自动跳到了下一首歌上,第二首歌依然不是有mV的主打歌,名字叫《东北的冬》。

一如既往的东北热情风格的前奏,观众们直呼过大年。

【肖邦帅呀,这样曲风的歌多来几首,我们就爱听这种歌!】

【开心,老开心了!】

这一次肖邦直接上了天籁的高音,比起前一首歌,这一首歌嗓子音高没达到的还真的很难唱。

简单来说就是肖邦给第二首歌上了点儿强度。

“打冰尜!欻嘎拉哈!”

“成串的辣椒在墙上挂!”

第一季出来,南方的观众全懵了。

【这什么字?这这啥意思?】

【呃,作为东北人,怎么说呢?打冰尜就是在冰上铲陀螺,你们看这个尜字,像不像旋转的陀螺。】

【6666,肖邦居然知道这俩词!】

【那个歘嘎拉哈呢?】

【.....这玩意儿咋解释?就猪羊身上的波棱盖儿内玩意,一波四个,就丢,然后接,接住就是歘上了。】

【听了半天没听懂,就听懂一个打冰尜了。】

【改天我发个视频给你们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嘎拉哈,先听歌。】

音响里面,肖邦那充满二人转风格热情的歌声还在继续。

“窗户上都结霜花”

“兜里都揣着爆米花”

【爆米花揣兜里不嫌油的慌吗?】

【来了,来了,资深东北人来跟你们讲一下我们的爆米花儿,不是你们那种黄油玉米爆的爆米花儿,我们的爆米花是大米爆的,就放进一个炮筒里,然后那个炮要加一下压,加完之后开盖嘭的一下就爆出来了,干燥的!】

【这个我知道,有点儿类似巴渝的米花糖的那种米花,对不对?】

【诶诶,对对对,就有点那种感觉,但比那个米花更饱满!】

这一首歌里面完全成了东北大科普课堂,南方人看着这些东西不明白的,都有很热情的东北人跟他们解释肖邦这唱的是啥。

“东北的冬!刮西北风!”

“半夜三更总雪~打灯!”

“大棉裤!它最抗风啊!”

“夹鞋片子冻脚疼!

【我去,这个高音!】

【二人转那些大拿都唱不上去吧!?】

【东北的科普兄弟还在吗?夹鞋片子又是啥呀?】

【夹鞋片子就是说到了冬天还穿着很薄的布鞋,其实现在已经很少了,现在国家都繁荣昌盛了,这是很久以前,老一辈人们他们冬天的时候还穿着薄布鞋,你想想东北冬天多冷嘛,又穿着薄布鞋,那肯定是冻得疼啊。】

【这样啊....祝祖国继续繁荣!让全国人民都不用再担心夹鞋片子了!】

【肖邦真的我哭死,他是真的去深入了解了我们东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