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开局好声音从国风歌手到世界天王 > 第775章 最不当人的慈善事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75章 最不当人的慈善事业

一月七号,肖邦第五张专辑【四大名着】发布,首日收听率破亿。

这要是没有开免费,光是听歌的钱一天就是一亿收入,但现在肖邦已经不差钱了,肖佳那边的研究室已经投入了几十个亿,成为了世界上最顶尖的个人医学研究室,完全够用。

她留下了四个亿作为运作资金,平时国外使用她的研究成果每年都会缴纳一笔可观的费用,完全足够研究室运营。

剩下的重新给了肖邦,现在肖邦不再是那个没钱的肖邦了。

今天资金转移了过来,他要开始消费了。

毕竟作为一个国际上最最知名的一线艺人,天天被人喊着穷也不是事,搞得好像他真赚不了钱呢。

而消费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两个蘑菇屋各自装一个千万级的录音棚,今年《向往的生活》第三季二月中旬开录,依旧是三个月。

这三个月结束后就是国际大典了。

找了当初给和颂装录音棚的团队交了钱,蘑菇屋的录音棚就开始动工了,等他们二月份去的时候肖邦正好可以用。

而后,肖邦跟孟紫涵来到了车行,他准备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房车了,平时一直租借始终还是不太习惯,有一辆房车空闲时候也能开出去旅游。

然后又买了一些换季衣服,家具也添置了一些,所有的乐器也更换了更好的。

一切都买完后回到了家里,肖邦看了一眼消费记录,总共3000万。

其中大头是装录音棚和买房车的钱,真正属于他个人消费的,只占据20万。

“.....尼玛,果然王多鱼一个月花10亿有点牛啊。”

孟紫涵正在拉今天新买的一把小提琴,曲子是夜曲。

“你真要想花钱,买奢侈品就好了啊。”

“啧....我是想花钱,不是想当冤大头,算了,刘叔他们不是也给公司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吗?我捐两个厂吧。”

孟紫涵一愣。

“厂?你是想说学校吧?”

和颂也在发家后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会,并且不接受任何外来的捐款,因为这玩意儿处理不好很麻烦。

这个基金会是和颂专属的,每年公司营业额营收十分之一的钱都会拿去做善事,建学校,捐路之类的,杨冰冰他们私人也会往里面放钱,目前已经运营了半年多了,只是没有多少人知道而已。

毕竟他们做善事也不图这个名,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物质生活满足了,能帮一下就帮一下。

肖邦摆手。

“捐学校有冰冰姐他们就够了,咱们做点不一样的,捐两个厂,还能解决不少就业问题呢。”

孟紫涵笑道。

“那你准备做什么厂?”

“作业印刷厂!”

孟紫涵笑容僵硬了。

“你再说一次什么厂?”

“就作业印刷厂啊,什么黄冈密卷,天利38套,三五模拟之类的咱们把版权买下来全印,每年印他个几亿份,然后免费捐给全国中学,让孩子们能够在学习的海洋里自由徜徉!”

“哦对,小学也不能放过!奥数,写作,自然实验这些学科的作业也要印,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咱们为全国教育事业做贡献!”

肖邦越说越起劲,直接拍着手。

“还有幼儿园!拼音作业!教育嘛,要从娃娃抓起!我要让未来这一代的孩子,从小就感受到肖叔叔的爱!就这样定了!”

孟紫涵傻眼了。

“你确定要这样丧心病狂?你不怕这群孩子长大了未来找你麻烦?”

“怕啥,我这是为他们好!你想想,他们自己买一套习题多少钱?一个孩子从小到大要做多少习题,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的,现在不怕了,我给他们买单!”

肖邦拿起计算器。

“我算了一下,一年总共出产一亿本各种习题,也不会扰乱市场,我们不做太难的顶级作业,就印刷那种各个学科最常用的试题,多做作业多积累,量变引发质变,相信这一代孩子成长起来一定能成为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

孟紫涵看着莫名燃起来的肖邦,就问了一句。

“如果你上学时,有这样一个人每年都给你送各种习题....你是什么想法。”

肖邦毫不犹豫的说道。

“我得弄他。”

“那你还干!?”

肖邦理直气壮道。

“可我已经毕业了啊。”

孟紫涵捂脸。

“你要作死就作吧,被人骂了我才不帮你呢!”

肖邦摆手。

“哎,正所谓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区区一点骂名,我怕啥。”

这个世界没有三味书屋那个大胡子,肖邦这句词一出,孟紫涵被惊艳了。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老公,你文采还是一如既往那么高啊,我误会你了,去做吧!为了咱们种花家的下一代!”

肖邦也完全燃起来了,他看着余额里面的十位数存款,拨通了教育部的电话,道明自己的想法后,人家请他明天去详谈。

异日,文娱部。

“部长,我听说肖邦今天去教育部了。”

郝健正在修改国际大典的申请函,听到秘书这话愣了。

“教育部?他不是我们文娱部的人吗?又喝大走错了?”

“额....他只是酒量不好,并不是酒鬼.....”

“那他去教育部干啥?”

秘书说道。

“不知道啊,要不您跟教育部部长问问?”

“嘿,这小子....我打个电话。”

半小时后,郝健呆滞了,秘书关心道。

“部长?您没事儿吧?肖邦干啥去了?”

郝健咽了口唾沫。

“教育部那边说,肖邦要捐两个大型印刷厂,经过他们商谈,以后每年寒暑假,肖邦个人赠送全国的学生们寒暑假作业,每个学科都有。”

秘书傻眼了。

“全国?这得多少钱?我记得去年统计,全国学生人数在3亿人吧?按照语数外三科,那就是九亿册,印刷成本大概5块钱一本,这就是45亿了。”

郝健摇头。

“没有外语,小学只有语文数学,高中初中加物理化学地理历史.....基本上一年接近百亿投入。”

说着,他愣了一下。

“以他赚钱的速度...不是没有可能啊....他去年年收入税后170个亿。”

秘书也傻眼了。

“每年一百亿支出.....就干这事儿?”

郝健长叹一声。

“肖邦,有大爱啊,如果他只是给某个学生送习题,那么多半是在整活,但他给全国包括山区的孩子们送,这就是大爱了,虽然做题多不一定能成才,可每多做一道题,普通孩子的机会就大一分,也多一个机会吸收知识,这才是明星,这才是榜样啊。”

秘书默默道。

“虽然不合适...但是部长,以肖邦的性格,他可能只是单纯在整一个每年投入一百亿的大活。”

郝健皱眉。

“哪个神经病整活会花一百亿?”

“可是....那是毕竟肖邦啊。”

瞬间,郝健沉默了。

是啊....那是肖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