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3干买卖 > 第297章 超市开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84年的最后一天,一场小雪下来了。

地上铺了一层细细的白毛毛,踩上去滑滑的,所有人都小心翼翼的走着,生怕来个大屁蹲。

校园里的学生依然成群结队的回宿舍或者去食堂,下课,是学生们最高兴的事情。

一天之内,高义收到了两封来自海外的信件。

一封是她,另一封还是她。

赵曼妮好像彻底融入了伦敦的生活。

自从高义把高师傅瓜子生意做到伦敦后,赵曼妮的生活终于回归了正常。

虽然欧洲市场做的并不好,整个欧洲的瓜子销量,还没有港岛多,但高师傅瓜子对留学生很大方,开出了足够多的时薪,让很多留学生免于去餐馆刷盘子。

没了生活的压力,赵曼妮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和艺术上。

“高义,欧洲的艺术水准,比我们国内高很多,我在这里,感受到了艺术的气息,最近我正在跟鲁西安·弗洛伊德先生学习油画技术,我很想拜他为师,可他总是拒绝,他说,要想跟他学习油画,我必须在伦敦住三年以上才行,高义,我该怎么办?”

“我想回到祖国,那里有我最爱的人,可这里有我最爱的艺术,我曾经无数次的想过,像他们一样,留在伦敦不回去了,可我始终下不了决心,高义,我该怎么办?”

高义缓缓放下信。

赵曼妮充满对艺术的向往,高义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高义无法给赵曼妮答案。

而刘好君的信中,向他描绘了一幅自由的社会景象。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自由的气息,……”

高义的心往下沉,刘好君说她感受到了自由的气息,什么叫自由?能站在大街上骂总统也没人管你,就叫自由?

人的思想是最复杂的,被禁锢的精神一旦得到解放,冲破束缚,他像一块海绵一样,开始狂热的吸收着外来的文化,如果刘好君单单学习美国或者欧洲的文化,高义乐见其成,可她竟然在总结反思甚至是承认美国的自由化。

这个自由化既包括思想领域,也包括政治领域。

高义的冷汗瞬间落下来,这种所谓的自由化,逐渐衍生出言论、新闻、选举等自由化,这种自由化开始逐渐向所谓的民主热演变。

高义不做他想,提笔给刘好君回了一封信。

“什么是自由?最大的自由是活着,持枪的自由,不叫自由……”

高义洋洋洒洒的几千字写下来,让陈学敏寄了出去。

“高老大,晚上喝点去?”

“也行,去东来顺吧,不过我要晚点过去。”

“知道,今天银座超市开业嘛,我们一起去感受感受。”

邵文琦准备了好几个月的银座小超市,明天要开业了,今天先来个试营业,让御园小区的居民都来感受一下,如果发现了问题,还能及时改正。

邵文琦和王铁看到高义过来,忙放下手里的活。

“准备的怎么样了?”

“目前看效果不错,不过有一点,我让刘静偷偷藏了点东西在包里,售货员没发现。”

“我记得让你们去找陈佳宏开发一套防盗窃系统,还没成功?”

“我的大老板哦,哪有这么快?为了防盗,我们在每个货架前都安排了一个人,要是还发生了偷盗的事,我也没办法了。”

高义扭头对201的牲口们说道:“只要你们有能耐,能从超市带出东西来,都是你们自己的。”

刘丛问道:“免费的?”

“免费。”

贺现金四个人,嗷嗷叫着跑进了超市中。

高义走到门口,超市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的告诉沈林,他的包可以放到前台,或者用专用的口袋封起来。

高义点了点头,沈林把包递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放到一个专用的口袋中,用一种专用的锁具封了起来。

因为超市的物品有限,第一期,超市只开了不到两百平方。

几十个货架上的商品也不是很多。

邵文琦介绍道:“全国各地都缺物资,这还是我动用了一些关系,从副食品店和供销社搞到的物资。”

“价格怎么样?”

“比副食品店和供销社贵百分之二十左右。”

这个价格倒是能接受。

“你多去乡镇企业看一看,例如罐头类的,完全可以采用乡镇企业的产品。”

“好的。”

高义看到牟忠德和刘安正贼头贼脑的躲着工作人员,一看就知道在想着如何在服务员的眼皮子底下,把物品带出去。

高义笑问道:“牟老板,刘老板,怎么样?能带出去吗?”

牟忠德吓了一跳,看清楚是高义,才讪笑着从腰带上掏出了一包瓜子,“嘿嘿,当个游戏玩玩,有意思。”

“牟老板不是去北边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牟忠德问道:“高老板有空没?想跟你聊一聊。”

高义指了指超市外面。

俩人走出来,高义递给牟忠德一根烟,“牟老板有什么事?”

“在北边考察了一圈,发现了点商机,不过我一个人搞不过来。”

“说说。”

牟忠德狠狠的吸了口烟,问道:“高老板知道苏联那边最缺什么吗?”

“知道,轻工业产品。”

“高老板厉害,您没去北边,都知道北边最紧俏的货物是什么,不错,就是轻工业产品和食品。”

“牟老板打算做哪一行?”

牟忠德没有回答高义的问题,而是问道:“听说高老板家乡有不少小作坊,专门生产服装?”

“是啊,打算倒腾点过去?”

“有这个想法,尤其是咱们的面包服,在那边很好卖,并且价格非常高,一件面包服能卖到八十到一百卢布。”

即便高义是见过世面的,也被这个价格吓了一跳。

苏联解体之前,卢布的价值非常非常高,一卢布能兑换两美元左右。

也就是说,在国内卖几十块钱的东西,在苏联能卖到十倍以上的价格,如果走刘安的途径把资金运回国内,可能赚到的更多。

牟忠德说的高义都想去苏联转一圈了。

牟忠德见到高义沉思,心里也咯噔一声,完犊子了,他不会要插一手吧。

“还有几年的时间,就该崩塌了,现在不是去苏联的好时候。”

高义强行压下自己去苏联的想法。

“牟老板,面包服没问题,不过我想还有另一种东西在苏联可能更畅销。”

牟忠德吃惊的看着高义,“高老板以为是什么?”

“酒。”

牟忠德一下子泄了气。

“高老板,如果不是你派了人去苏联,打死我老牟都不信。”

高义呵呵笑了几声,搪塞了过去。

“牟老板找到酒水的货源了?”

“找到了,我老家那边不少小厂子,我搞了几火车皮,高老板有途径搞到白酒?”

“过几天你到银座超市来取货吧,要多少?”

“有多少要多少。”

“等我的好消息吧。”

高义又和牟忠德吹了会牛。

一会功夫贺现金几个人灰溜溜的出来了。

高义笑问:“没带出来?”

“靠,你从哪找的人?火眼金睛啊,我都藏在口袋里了,都被人家翻出来了。”

高义哈哈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