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墨疆 > 第107章 世间烦恼钱财生 惟愿为民守国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世间烦恼钱财生 惟愿为民守国运

宋教习对吴霜的态度,尤其是收下五万灵石之后,格外热情。

这事还得从关中书院揭不开锅说起。

吴霜初次来到关中书院,见进出书院的弟子们个个面黄肌瘦,有气无力。

打听之后,才知道朝廷停发了书院专款,全数用于修建金凤殿,夫子也非闭关,而是前往三司府衙追索拨款。

可怜他一大把年纪,还要为“钱款”奔波。

满朝文武纷纷上书,恳求西太后重新划拨款项。

首宰当堂批复:“朝廷替你们想了个办法,尔等皆是书院门徒,每人拿出半年俸禄资助书院,以尽反哺之恩!”

最可气的是,这半年俸禄被层层盘剥,最终又用来修建金凤殿。

从此之后,没人再敢上表言奏。

朝廷昏聩至此,众人罢朝。

首宰一手遮天,西太后正好落个清闲……

夫子奔走两月,非但没拿回半块灵石,反倒被气的急火攻心,身心俱疲。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吴霜前脚解决了吃饭问题。

后脚周教习像抓了根救命稻草,又来商议采购笔墨纸砚事宜。

吴霜大手一挥,不过九百多灵石,当场就给了。

不出半日,吴霜居住的陋室,排起了长队。

吴霜索性在门口挂了两块一长一方的木牌,上书“贝户”二字。

见者无人知其意。

夜间,吴霜自藏书楼回来,便闷闷不乐。

藏书楼年久失修,上楼的台阶都被踩坏,楼里藏书虽然丰富,但空气里弥漫着破败的霉味,学子们需要蒙上口鼻,才能读书。

吴霜看的心酸,于是,动起了重修书楼的打算。

门外,伫立一老者,看着吴霜门口的木牌,轻声叹道:“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我书院竟行乞于学子,真是斯文扫地啊!”

这前一句讥讽西太后专权,后一句道出书院悲凉破败,吴霜听来,格外凄冷,忙推门去迎。

老者低首摇头,缓缓离开。

看着他的背影,吴霜感慨万千。

忍不住道:“败国报慈恩,闻雷泣墓迟!若书院耻于自救而败落,则九州痛失脊梁,终将亡于外掳!”

老者听毕,徐徐转身。

他听得懂,兴武帝愚孝败国,不敢忤逆西太后,处处言听计从;可是西太后贪图享乐,欲壑难填。

兴武帝经常住在父亲陵园,听见雷声则跪在父亲墓前哭泣。

书院败落之后,用不了多久,天下再无读书人,谁又能守得住这九州之地?

老者捋了捋长须,轻轻的点了点头,拱手道:“公子饱学之士,为何不用那些捐赠的钱财买个功名?”

吴霜淡然笑道:“功名于我如浮云,天下人的九州当由天下人护佑。夫子和书院就是教化九州,护佑九州最坚固的磐石!”

老者不由得朝吴霜走来,指着门上木牌道:“公子这玩笑开的,令老夫汗颜!”

吴霜躬身道:“此木牌只为投石问路,引夫子来此,学生正欲重修藏书楼,诸多事宜,还请夫子指点!”

老者一愣:“你如何肯定,我就是书院夫子?”

吴霜道:“这木牌上的答案,能解夫子心中最紧要之事,也只有夫子才能看得懂!”

老者苦叹一声:“书院入不敷出,如此浩大工程,所需之资过巨,老夫于心不忍!”

吴霜摇摇头:“书院是九州未来,钱财不过身外之物,夫子无须担忧,所需费用皆由学生承担!”

老者随吴霜走进陋室,低声问:“公子准备如何操办?眼下太后兴建金凤殿,掏空国库,民怨沸腾!若此间生出兵祸,恐怕……”

吴霜见夫子为国事烦恼,忍不住又道:“夫子以为如何?”

老者叹道:“读书人向来清贫,即便要兴建藏书楼,这点小钱书院还是能拿的出的!前日太后向我问起内库所藏,大概她已经打起了内库的主意!若此时兴建藏书楼,定给她以口实……”

吴霜暗忖:“原来!兴武朝真正有钱的地方,不是国库,而是书院内库!”

老者又道:“旧书楼是内库入口,拆不掉也毁不掉,是我故意不予修整所致!”

吴霜忙道:“夫子为何将如此隐秘之事告知于我?”

夫子眯着眼,转身道:“因为你与老夫一般心肠……他日内库开启之日,便是老夫命断之时!这秘密,总得留给后人!”

吴霜点点头,财不外漏,确实省的人算计。

听夫子这般说,已知他早已下了与内库共存亡的决心,他要守住九州王朝最后一口气运!

其实,夫子也不怕别人知道,毕竟,除了他,谁也无法打开内库大门。

这样做,只是在表达信任而已。

藏书楼无法拆除,亦无法毁坏,这让吴霜安心了不少。

吴霜惊心道:“替万民守护国运,夫子胸怀,学生佩服!”

夫子笑道:“也算不得胸怀,等你必须担负起某种责任,而又不得不站在其他人的肩膀上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胸怀不过是世人替你找好的答案……”

吴霜沉思片刻,朗声道:“若他日九州遭遇战火涂炭,夫子的学生之中,可有良才将帅,可托付江山?”

夫子沉吟道:“当世之才,岳鹏举可为忠帅,陈庆之可为谋将,罗艺堪为鬼统,有此三人,可保江山永固!”

吴霜忽觉一人名字似乎在哪听过,将三人名字牢牢记住。心间再次萦绕西园寺上川堂论,豁然开朗。

夫子见吴霜深思,潇洒离去。

别时,在门外高声吟道:“千秋寸心,半生烟雨,半生蹉跎,不入庙堂,大隐于庄!”

吴霜追出门外,只见晴空朗月,夫子已不知去向。

余后时光,吴霜每日登临藏书楼,学古人格物,深入烂柯,不知岁月。

风不语在永安,又见过五个叫吴霜的年轻人,臂上纹着剑笠狼萧,自知吴霜尚且安全。

这便径上涂羹土宗面见蔺玉萝。

擎天告知风不语叶沐紫皇的下落,径自前往天阙宫。

时,雷卷折返凤凰城,受邀前往天阙宫论道。

青翎醒来后,身体越发孱弱,洛倾城自月青城返回,精心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