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良时嬿婉之我为帝母 > 第157章 番外:储位(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永寿宫的小厨房里,有一只炉子煨着参鸡汤。一只鸡、一支参,几钱枸杞、黄芪、当归甘草、红枣等等,细细炖成一锅补汤。

嬿婉就坐在一旁守着,时不时看看火,眼里蕴含着淡淡的愁绪,似乎在担心着皇上的病情。

无论是正大光明,还是养心殿的匾额后面,嬿婉当然都没去看,听到了也只当没听见。

小火煨了一个半时辰,浓郁的香气已经飘至宫墙外了。

永璘蹦蹦跳跳的回来了,“皇额娘,好香啊,你怎么知道儿子饿了。”

嬿婉笑着摇头,“这不是给你的,是给你皇阿玛的。”

永璘掀开盖子检查,“这不是有多的嘛,儿子就吃一碗,一小碗哦。”

嬿婉无奈的点头,“好,给你一小碗。”

给永璘盛了汤,嬿婉这才叫人将剩下的沥出来,装进食盒里,往养心殿去。

毓瑚与进保服侍在内,而尽忠在早些年因病被打发去了圆明园。嬿婉知道那是借口,可也没为尽忠争取什么,只托人好生照料着。

比起宫中永不断绝的争斗,还不如在圆明园待着舒心畅意,起码有自己这个皇后看顾着,总不至于被人欺负了去。

嬿婉进来时,毓瑚与进保刚好喂过了一次药。

“皇后娘娘,皇上今日也好了许多了,能喂进去药了,您不必担忧。”

嬿婉伸手抚平了皇上紧促的眉头,轻声道:“本宫知道了,只是不能亲眼所见,总是不能安心的。这一碗参鸡汤,你帮本宫煨着,什么时候皇上醒了立刻就能喝的,本宫在这里陪着皇上。”

毓瑚恭谨道:“娘娘何必自苦?如今满宫里都仰赖娘娘的照拂,这些事儿交给奴婢等来做就是了。”

“本宫是皇后,更是皇上的妻子,岂能袖手旁观?你身为皇上的近侍,已经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顶撞了。本宫知道你是乌拉那拉氏留下的人,你不必处处针对本宫。”

毓瑚吃了一惊,连忙否认,“娘娘慎言,奴婢一心只忠于皇上,从不与哪位娘娘私交,何来如此说辞?”

嬿婉很是平静,看也不看她,“毓瑚啊,有些人呢,还活着呢。当初乌拉那拉氏还是皇后的时候,你曾在和敬公主面前诬告本宫,以至于叫公主误会了,是也不是?你难道没看到这些年和敬与本宫越发亲厚吗?你就这么笃定,和敬公主不会将此事告诉我?”

毓瑚心跳如鼓,她是知道皇上实际是清醒着的,因此万万不敢认。

“娘娘此话乃是诛心之言,奴婢此生只忠于皇上,并无半点私情。”

嬿婉有些出神,因为她察觉到说出毓瑚身份的那一刻,皇上的眼皮明显动了一下。

“还有李玉,他死的真是太便宜了。若是当初皇上再多问问四阿哥,究竟是谁在他面前极尽吹捧之能事,转头却告诉皇上四阿哥野心甚大与大臣过从甚密的,其实只要皇上与四阿哥彼此明言,很快就能发现其中端倪。可惜了,有李玉在,左右逢源,这对父子,平白做了人家的靶子了。”

毓瑚恐惧不已,没成想如此久远之事,嬿婉竟能脱口而出,就像是她在旁边看见一样。

嬿婉继续看着皇上道:“这些年本宫从未说过你们的不好,可是从你们嘴里说出去的何止一件?”

毓瑚定定道:“皇后娘娘何必臆测,若是你真有这些证据,何不早些向皇上告发?”

“告发?不过言语之事罢了,更何况早先李玉害的不是我,我便袖手旁观了,谁知你们野心越发大了,谁比乌拉那拉氏得宠,你们便要害谁,本宫便容不得你们了。更何况,四阿哥也好,和敬公主也罢,只要与皇上两厢一对,你们所做过的那些肮脏事,还能瞒的下去吗?”

毓瑚愤然道:“所以皇后娘娘是要秋后算账了?”

嬿婉道:“自然,来人,将这背主的奴婢拿下,不准她自戕,等皇上醒来,自有定夺。”

王蟾等人一拥而上,押着毓瑚就走了。

殿内忽的安静下来,只有嬿婉的呼吸声与那小炉子上的咕嘟着的鸡汤。

嬿婉看了皇上一眼,他已经很苍老了,花白了头发,皱起了皮肤,那松弛的皮肉都叫人觉得烦腻。

厌恶的翻了个白眼,嬿婉转身去端鸡汤。那药瓶已被嬿婉处理了,如今带着的,是几张浸满了蕈菇浓汁的糯米纸。

将纸丢了进去,很快就消失于无形。

搅一搅,嬿婉盛了汤出来放到了皇上身边。

皇上的眼皮动了几下,随即悠悠醒转。

嬿婉喜极而泣,“皇上,您醒了?”

皇上微微转动着脑袋,眼里似乎是茫然,“朕...这是怎么了?”

嬿婉哭着道:“您操劳国事,以至于累到旧疾复发,缠绵病榻了。”

皇上叹了口气,“扶朕起来。”

嬿婉拿了几床被子垫在皇上背后,这才道:“皇上先喝些水吧,躺的久了必定口干舌燥。”

皇上点了点头,就着嬿婉的服侍勉强喝了几口,接着不动声色问道:“毓瑚呢,朕将醒未醒之时,似乎听到了你们在争执?”

嬿婉擦了擦眼角的泪,踌躇道:“是,臣妾已将毓瑚关进了慎刑司,至于为何,还等皇上痊愈过后再细细审问吧。牵涉了旧人旧事,臣妾不会自己做主的。”

皇上点了点头,接着靠在榻上思考,突兀问道:“经过了这次急病,朕才知道有些事情该及早做准备的。你觉得朕的儿子当中,谁堪当大任?”

嬿婉惶恐道:“如此大事,臣妾怎能置喙?”

皇上不甚在意,“你直说吧,你是皇后,咱们就当是夫妻两个闲聊几句也就罢了。”

嬿婉这才斟酌道:“既然皇上说到这份儿上了,臣妾也只好说说愚见。众位阿哥中,臣妾以为...七阿哥堪当大任。”

皇上冷哼,“朕还以为你会说十二阿哥。”

嬿婉微微叹气,“臣妾与皇上夫妻一体,若是为了避嫌就不推荐贤能,那将大清江山至于何地?且永琮既是嫡子,也是成年的皇子中最有贤名的一个,由他当上皇帝,未为不可。其他阿哥臣妾不便多说,就只说如今还在京城的吧,八阿哥出嗣,九阿哥不成器,十阿哥早逝,永瑆呢,醉心学问,一心只想徜徉山水。十二阿哥...与永璐一般庸常,再往后的年纪还小,无需担心了。”

皇上沉思着,忽的想到了自己,脱口而出道:“你竟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

嬿婉摇着头,“若是前头没有优秀的阿哥们,那臣妾或许是要想一想的,可如今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为什么非要淌这趟浑水呢?臣妾是皇后,无论谁坐上了帝位,臣妾都是母后皇太后,地位超然,也能护佑自己的孩子,何乐而不为呢?”

皇上只是想着自己这些年来与太后之间的种种,颇为真心的感慨道:“若是登上帝位的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恐怕也没有多少好日子。”

嬿婉只是笑笑,并没有接话。万一顺着皇上说下去,岂不是承认他对太后不好?

皇上默然半晌,才掀开了被子坐了起来,在案桌前一笔一划写下了一道圣旨。

嬿婉并没有上前,只是远远的看着。

等着皇上收了笔,将黄笺叠好放入锦盒,又用蜜蜡细细封好。做完这些,皇上才叫人进来。

“将这密旨封于正大光明匾额之后,等朕...百年后再拿出来。”

等皇上做完这一切,嬿婉才走上前来,给皇上倒了杯茶。“储位之事关乎江山命脉,如今已然作准,皇上大可放心了。”

皇上抬头复杂的看向嬿婉,不明白她为何如此淡然,“你丝毫不关心朕写的是什么吗?”

嬿婉摇头,“若有荣幸,臣妾自会知晓。若无荣幸,知道也无用,不必自添烦恼了。”

皇上唏嘘一声,“这些年年岁渐长,朕日夜忧心,如今总算是如释重负了。”

嬿婉没回答,也能猜到皇上的不甘,手握天下权柄多年,不是说放下就放下的。

“皇上才醒来,不若吃点东西吧。其他吃食不好克化,臣妾特地熬了这碗鸡汤,来之前,连永璘都吵着要先喝一碗呢,皇上尝尝香不香?”

皇上瞧着那一碗撇尽了浮油的鸡汤,也觉食指大动。一连装了几天病,只能偷着用些水米,此刻也早腹中空空了。

嬿婉温柔的将鸡汤吹凉,又自己喝了一口试了试,“好了,温热入口,咸淡正好。”

听得说永璘也吃过了,嬿婉又当着他的面喝了一口,皇上便接了过来,毫无防备的喝了下去。

“大病初愈,光喝汤也不行,臣妾去给皇上做些粥点吧。”

皇上点了点头,刚定下未来的储君,还有些怅然。他需要自己待一会儿,独自消化情绪。

嬿婉端着空碗,将之与春婵交换,顿时放在殿中的,就是那装过没加蕈菇汤的瓷碗了。

而汤盅与方才那只碗,刚好被嬿婉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