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铜雀宫深 > 第95章 难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宜音同李承晔在山上住了大半个月,这一段时间,两人真的跟寻常的夫妻一般,同卧同起,晴天的时候会去后山上骑马射猎,雨天的时候一整日都窝在屋子里煮茶,下棋,闲聊。他们之间有说不完的话,谈不完的情爱。

李承晔处理公务的时候,宜音就歪在旁边替他研墨添茶,有时也商议一两句,但是大多数时候李承晔处理的都是军政,军政宜音不干涉,他也不想让宜音费神。

续了三盏茶,天色就暗了下来,今日外面下了一整日的雨,直到此时也没有停下来,李承晔搁下手中的笔,宜音便往他身边靠了靠。

李承晔拢紧氅衣将人拥住,用手搓着她有些凉意的手,怨道:“怎么不抱着手炉呢?受了凉可怎么好?”

宜音低眉顺眼的,也不声张,前面于安将手炉送进来,她接了,趁着李承晔不注意又晾在一边不用了。

她就是故意的,像是一个淘气的孩子,偶尔做出一些蔫坏的事情,却无端生出几分让人无可奈何的心疼来,就连指责都舍不得重一些。

“受了凉才好呢,这样子九郎就能一直陪着我,哪里都不去了。”

她亲昵地靠在他的怀中,说着赌气的话,却满含着不舍别离的情意。

李承晔握住她的手,俯首亲了亲白嫩的指尖,心疼道:“说什么傻话,明珠儿越来越像小孩子了是不是?乖乖的,不许生病,九郎能去哪里呢,九郎的心一直在你这里放着呢。”

宜音轻浅笑了下,抽出手环住他的颈子,无限惆怅道:“过几日,我们该回去了吧?”

虽然他没有说,但宜音还是从他最近的忙碌中觉察出了几分端倪。现在越是这般,别离就越显得艰难。

李承晔沉默着没有说话,宜音再开口的时候,隐约已经带上了些哭腔,问道:“你要去多久?你吃不惯那边的菜,而且天都要冷了。”

李承晔将人抱的更紧了些,温声哄着:“很快,我会按时吃饭,多添衣裳,很快就会回来的。”

“很快是多久?”

宜音固执地想要追问一个结果,但是她心中是有答案的,这个很快不会快的,按着江南那边的局势去看,没有两三个月是回不来的。但是她一定要问,她的心悬着,悬在他的身上,安不下来。

李承晔吻了吻她的发际,说:“一个半月,我不会让你空等着,你在长安,我归心似箭。”

“一个半月……”宜音绞着手指,眼泪就这般毫无征兆地落了下来,“可是我要一日日地等。”

一日日地等,从天亮到天黑,每一刻,都会很想念。

李承晔的心仿佛被她这般毫无掩饰的不舍灼伤了,那滴眼泪重重砸在他的掌心,继而从心底生出千丝万缕的疼痛来。这一刻,他真的有些冲动,想将她带在身边,长长久久地,永远也不分开。

“我会给你写信,每天都写,做了什么都告诉你,哪怕……”

他说不下去,怕惹出她更多的眼泪。

宜音就着他的衣衫擦拭了眼角,惦记着他话未说完,仰首问:“哪怕什么?”

李承晔闷声说:“哪怕你不给我回,或者只回安好二字,我也认了。”

宜音骤然被他逗笑了,伏在他的肩上,笑得浑身发颤,“怎么还记着呢,九殿下的胸襟也不是多么宽广啊。”

“笑什么,”李承晔丧气道:“能不记着吗?阴影太大了,你第一次回我安好的时候,我一晚上都没睡着,第二日就想来找你了,那时候摸不清形势,我以为你变心了,你心里没有我了。”

“第一次?”

宜音回想了下,确实那时候他整日忙得不见人影,一连好几日,他遣于安送来的书信,她都只回安好两个字,终于他耐不住性子,进宫来了。

“哪里有那么大的阴影,我记得王爷足足拖了四五日才进宫来的。”宜音挑眉望着李承晔,“我都没有问,王爷那个时候忙什么呢?别不是在哪里凭栏听曲,饮酒作乐呢吧。”

李承晔含笑望着宜音,“想问很久了吧,我的明珠儿不愧是运筹帷幄做大事的人,这般沉得住气,忍到今日才问啊。”

宜音唔了声,装模作样起来,好似真的是沉得住气一般,其实是自己那时候忘记问了,今日提起来才突然想起。

“小坏丫头,跟你九殿下装着呢?”李承晔弹了下她的额头,说:“那段时间应当是父皇要整顿军务,再加上立储之事,世家虎视眈眈……”

“怎么了?”

见李承晔顿住了话,宜音不禁问道。

李承晔微不可察地皱了下眉,说:“突然想起那是个时候好像也是我同你三哥哥去江南之前。”

宜音记得那件事,点了点头,“是,是我叔父亲自在承明殿举荐三哥哥去江南的,姑母那时候也还悬着心,江南不太平得很,家中男儿少,叔父将三哥哥当嫡子培养,说是叔父的行为虽然赢得了圣心,到底太过于冒险。”

“不错,”李承晔思忖了下:“当时五皇兄坐镇江南,遭遇过好几次刺杀,形式比如今还糟糕,依着我对杨忠的了解,他是谋定而后动的人,以前行事皆不例外,怎么会在那次,像是一时兴起一般,突然就举荐杨三同我一道前往江南。”

殿外雨声渐大,李承晔抱起宜音往内殿走去,随后关上了殿门,继续道:“而且当时立储的人选未定,朝中分为两派,大家都在五皇兄和八皇兄之间摇摆,我又实在没有什么凸显的名望,杨忠自诩持身中正,不涉党争,定然是犯不上同我套交情的。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看当时的情况,好似杨家很笃定那次五皇兄会落败。”

宜音垂眸略一思索,接话说:“不是笃定五皇子落败,应当说是笃定他会身死。咱们以前分析过江南的情形,官、兵、匪三家共存的局势正是齐家一手促成的,而李承明是齐家支持的储君人选,就算他在江南剿匪失败,只要齐家暗中调停,让匪患暂歇,李承明回到长安来,他就可以入主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