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益仔细将手擦干净,这才坐上桌。

苏木几个已经将厨房送过来的菜品一一摆上,碗筷摆好。

赵家人吃饭一贯不喜欢有下人在旁边伺候布菜,苏木几个布置好之后就悄声退了出去。

阿庆急切想知道答案,赵益也不卖关子了,“是蜀地总督邓淳。”

“蜀地总督?”

这个结果出乎阿庆的预料,她一直以为是朝廷的人呢。

毕竟朝廷都派人跟他们开战了。

如今败了,她以为朝廷阳谋行不通就搞阴谋。

怎么也没想到是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蜀地总督。

他们赵家跟那姓邓的无冤无仇啊!

花氏倒不如阿庆那么意外,她神色很平静,“已经确定了吗?”

赵益点头。

花氏道:“咱们与周边的省份一向井水不犯河水,蜀地总督派人刺杀我们,是不是想跟我们开战?”

他们如今跟朝廷扯破脸皮,准备偏安一隅,如果别人不主动招惹,他们也不会无缘无故出兵征战。

阿庆:“爹,也许姓邓的不是幕后主使。”

赵益赞许的目光看向阿庆,“已经确定就是邓淳,不过邓淳此人性子冲动,靠匹夫之勇坐上总督的位置,这次刺杀我们和制造暴乱十有八九是被人挑拨了。”

极有可能是朝廷的人。

河南已经在他掌控之中,朝廷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做大,挑拨离间这种阴损法子用好了甚至比得上百万雄兵。

能不费一兵一卒消除他这个隐患,试一试又何妨。

“爹,那现在怎么处置?”

阿庆跟着出征河南,她知道如今的形势并不适合再次出兵。

他们都被人打上门了,若是什么都不做,旁人还会以为他们好欺负,谁都想上来踩一脚就麻烦了。

“以其人之道还?!

阿庆主动请缨,“爹,让我去吧!”

花氏板下脸,“胡闹!”

那是别人的地盘,跑别人地盘上刺杀土皇帝,实在太危险了。

她不可能让女儿去冒险。

赵益同样如此,“爹已经有安排了。”

他在早些年就已经开始布局了,如今在各个重要的城池都埋得有暗桩,策划一场暗杀不难。

“府里查得怎么样了?我看这两天永春忙上忙下,有结果了吗?”

这种事情查起来不难,消息总是要递出去的,只要查一查那天下午出府的人里有谁吗,再一一排查就能找到线索。

花氏不擅长审问人,处理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交给相公他们审问正好。

府里人是少了很多,但究竟是谁走漏消息,花氏并不知道。

“是外院一个洒扫的婆子走漏的消息,永春从他们家搜出五百两银子来。”

那洒扫婆子又是从主院里得到的消息,不过这样的小喽啰知道的信息不多。

花氏冷了脸,“背主的奴才必须严惩,将他们全家都送到矿上去挖矿。”

如果不杀鸡儆猴震慑下面的人,以后府里的下人有样学样,再碰到这种事情简直防不胜防。

阿庆也点头,“娘说得对。”

家人的安危最重要,这些在身边伺候的人一定要仔细查清楚了。

赵益:“府里上上下下已经彻底清理了,有问题的全部发卖出去,缺人了让永春想办法补。”

翌日,外院那婆子一家人被送到矿上的消息传遍府里。

连赵剑鸣姐妹都过来找阿庆探听消息。

她们知道了也好,平日里也能约束好下人,多注意一些。

阿庆将那婆子背主收钱做事的事情仔细说了一遍,赵剑鸣甩着帕子愤愤不平,“这些人真是,咱们府上的条件够好了,他们还不知足!”

府上下人的月例并不低,吃穿不愁不说,逢年过节也另有打赏。

再者宰相门前七品官,在总兵府做事说出去也是一件体面事。

为了几百两银子出卖主家的消息,简直死不足惜罪有应得!

赵文茵:“心善被人欺,咱们还是太好说话了。”

“不说这些晦气事了,娘说要给我们添人,你们身边还缺什么就叫管事婆子报到娘那里去。”

赵剑鸣摇头,她们什么都不缺。

她今天来找阿庆除了问问那婆子的事情,还有别的事儿想打听一下。

自元宵夜之后,于坦一直都没有找过她,也没让人递信过来。

梅苒出事之后,她回去越想越觉得有问题。

她等急了主动派人送东西去于家,于坦居然没有回信。

这不正常。

“大哥又不在,于大哥能忙什么?”

于坦跟着大哥做事,如今大哥正在河南,于坦不正好闲下来了吗。

大哥和于将军的意思就是想他回来跟大姐培养培养感情的。

镐京城乱成这样,那天的场面是个姑娘家多少都会受点惊吓,于坦居然没有主动关心大姐。

之前看于坦对大姐挺满意的呀。

赵文茵:“大姐,要不我们约于姐夫出城外上香?”

城外有个济恩寺,香火一直很旺盛。

镐京很多官家夫人小姐都喜欢到济恩寺上香。

赵剑鸣摇头,“算了吧,再看看。”

梅苒这才出事多久,约于坦出去显然不现实。

而且上赶着不是买卖,她显得太急切了也不好。

姐妹几个谈论于坦的同时,于夫人也上门了。

花氏正在处理庶务,于夫人等了一会儿才见到花氏。

花氏换了身衣裳出来,叫苏木上了一盏黄山云雾,花氏笑道:“什么风把周姐姐吹来了,快快请坐。”

“叨扰妹妹了。”

于夫人态度殷切,脂粉下隐约能看到一丝青黑。

花氏了然,想必梅大姑娘的事情不太好解决。

梅家乃陇西大族,于夫人娘家嫂子的哥哥任巩昌府知州,品级虽然比于丛辉低了许多,但梅家底蕴深,不是于丛辉这种武将可比的。

大晋重文轻武,武将地位远远不如文臣。

尽管如今各处战乱暴起,武将比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吃香多了,但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仍然没有好多少。

这也是当初为什么于坦出事后,梅家能毫不犹豫就退婚的理由。

闲话拉扯了一会儿,于夫人笑容牵强说了梅苒的遭遇。

花氏尽管早就自然,仍然表示出恰到好处的震惊与同情。

于夫人交叉在腹前的一双手不自觉地来回摩擦,“到底是在我们于家出的事情,我们于家必须负起责任。”

花氏眉目微垂,轻轻吹了一下手里的热茶,“哦?不知周姐姐想如何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