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王小C神游记 > 第一百零三回 害亲子烧仓埋井 赎父过大禹治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零三回 害亲子烧仓埋井 赎父过大禹治水

瞽叟假说家里装粮食的仓廪顶破了,要舜帮助修仓廪。舜并未多想就上了仓顶,聚精会神地查看和修补之时,瞽叟便把梯子抽调了,并在下面放起了火。当舜发现的时候,仓廪已经被猛烈的火圈牢,火舌往上猛窜,浓烟呛得人咳嗽不止。舜寻不着梯子,也不见父母和弟弟,大声地喊也喊不应。求生的本能一触即发,舜用两个斗笠保护着自己往下跳,两个斗笠张开来,像胳肢窝下长出了两个翅膀,他安然地落在地面。

待仓库变成了灰烬后,瞽叟两口子和象欢喜若狂。象急不可耐地直奔舜的住处,却见舜正襟危坐,正在弹琴。舜双目微闭,身子微摆,头部轻摇,完全沉醉在什么也没有发生一般的超然中。象浑身发抖,硬着头皮对舜说:“哥,你受惊了吧?你上仓廪干活,我就跟娘去弄菜,好给你下酒,没料想······娘叫我来安慰两位嫂嫂。你没受伤,我就放心了。”

舜轻描淡写地说道:“天灾人祸,始料不及,往后小心些也就罢了。”

有第一次便有第二次,舜的弟弟象又给瞽叟出了个主意,说是让舜去挖井,在挖到最深的时候把他埋在井下。瞽叟听从了象的建议,但是舜听取了一向谨慎的娥皇和女英的话,在挖井的时候,特别凿了个隐密的小孔道。果不其然,等舜挖到深处的时候,瞽叟和象合力倾倒泥土把井填了个严严实实。而这时小孔道起到了作用,舜从之前挖的隐密的小孔道逃出来,又脱了险。

这次瞽叟和象觉得已经把舜杀死,可以高枕无忧了,马上就准备分舜的财产,其中舜的两个妻子以及琴给了象,而其他的牛羊、仓库都分给父母。得到了这些之后,象便高高兴兴地跑到舜的居所居住,得意之余还弹起舜的琴。结果弹到了一半舜回来了,象不仅非常惊愕,还推脱说自己弹琴是因为想念他。当然,舜作为一个孝顺父母,友爱弟弟的人,依然是选择原谅了他们。他并未露出愤怒的脸色,仿佛若无其事。此后侍奉父母,对待弟弟,越加谨慎了。

舜初到历山耕种的时候,当地的农夫经常为了田地互相争夺。舜便率先礼让他人,尊老爱幼,用自己的德行来感化众人。果然,一年之后,这些农夫都大受感动,再也不互相争田争地了。

他到雷泽这个地方打鱼,年轻力壮的人经常占据较好的位置,孤寡老弱的人就没办法打到鱼。舜看到这种情形,率先以身作则,把水深鱼多的地方让给老人家,自己则到浅滩去打鱼。由于一片真诚,没有丝毫勉强,令众人大为惭愧和感动,所以短短的一年内,大家都互相礼让于老人。

舜还到过陶河,此地土壤质量不佳,出产的陶器粗劣。令人惊讶的是,舜在此地治理一年后,连陶土的质量都变好了,所做出来的器皿相当优良。大家一致认为这是舜的德行所感召的结果。后来,只要他所居之处,来者甚众,一年即成村落,二年成为县邑,三年就成为大城市。亦即是史上所称的“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舜历经种种考验之后,尧帝并未马上将王位传给他,而是让他处理政事二十年,代理摄政八年,二十八年之后才正式把王位传给舜。足见古代的帝王对于王位的继承,确实是用心良苦,丝毫不敢大意。假如不能以仁治世,以德治国,国家就难以长治久安。

当舜继承王位时,并不感到特别的欢喜,反而伤感地说:“即使我做到今天,父母依然不喜欢我,我作为天子帝王又有什么用?”他的这一片至德的孝行,沥血丹心,莫不令闻者感同身受,而潸然泪下!然而,皇天不负苦心人,舜的孝心孝行,终于感化了他的父母,还有弟弟象。

帝舜天性中有一颗至善、至敬、至仁、至慈的爱心,让王小q心中暗暗佩服,他继续凝神看向幻境,只见苍茫大地上暴雨连天,洪水泛滥,无边无际,大地荒芜,庄稼和房屋都被毁掉了。大批的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在泥泞的路上,到处都是逃难的人,他们扶老携幼,步履蹒跚,愁容满面。

一处悬崖上,一群人紧紧地将身子贴紧在古道边的悬崖壁上,倚仗巨石躲避风雨,紧张地望着悬崖下面巨浪翻滚的黄河水。一个青年大声喊道:“大家注意,路滑,小心点儿!”这个青年虎鼻大嘴,两个耳朵都有大孔,头上戴着钩,胸前有块玉斗。

他旁边一人说道:“这么大的水,我们该怎么办啊?”

青年看着无边无际的洪水,眼神充满坚毅,喃喃道:“一定有办法的!一定会有办法的!”

这个青年便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父亲叫鲧,算起来他还是黄帝的后代。

当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便已有黄河水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没有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而在他的手上这任务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清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会向他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收下这些东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实在太浓太浓,这也倍增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