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清月说的预制菜,正是从陈怀师兄他身上来的灵感。

预制菜在后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做熟冷冻的菜品在锅里热一下就能吃了,能还原出七七八八的味道!

方便快捷。

而且刘大厨没有供上饭菜的事儿也让沈清月陷入思考,要是预制菜能跟上,无论什么时候热一热就能吃。

任何时候就不怕没菜了。

贺政晨虽然是第一次听到预制菜这个概念,觉得不错:“我回去跟食品厂厂长说一下。”

沈清月道:“我还想做一个冷库。”

家里现在好吃的太多了,六百升的冰柜也装不了太多。直接安装一个冷库想吃什么冻起来,到时候就方便囤货了。

贺政晨道:“县里应该没有人能做。省城我可以打听一下。”

沈清月的眼睛晶晶的:“辛苦你。”

有了贺政晨在身边,就好似什么奇奇怪怪的想法都能实现似的。

贺政晨道:“只要你高兴就行。”

……

沈清月这个提议传回到食品厂的耳朵里,大家都不可思议,第一次听说菜还能提前做出来?

他们下海开民营厂之前,在各个行业里做过食品,也都没听说过还能这样。

或许又像酸梅膏似的成了一个新的火热的东西。

立刻同意研发,反正他们是民营企业,小步快跑型的。

无论是想做什么,都能立刻启动,这一点比大厂来的灵活。

电话是陈怀帮忙打的。联系了几个师兄,问他们愿不愿意做预制菜。食品厂按买断的价格收,三千块钱一道菜。

三千块钱,哪怕是在这些大厨的心里也不算小数目了。

像他们这个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的,正是用钱的时候。三千一道菜,这个价格很可以。

只是大家还不知道预制菜到底是什么,这东西好不好,只说考虑下。

联系了一下其他的师兄弟。结果一打听,其他人卖的倒是痛快。

一道菜三千块这个价格真不少了。

也不会太影响他们。机器代替不了厨子多年的细微感觉,所以该吃的还会过来吃。

就这么的,当初那些人都答应了,分别约了不同的时间来厂里做试菜。

走的时候都是拿着红包走的。

这三千块钱是不沈清月出的,是食品厂出的钱。

很快这边就专门开了个生产线做预制菜。

目前预制菜每天只能出一千份,半年的保质期。沈清月目前就能全收了。

陈老的徒弟们去拿完预制菜的钱之后,忍不住跟同行们一说。

同行震惊了,还有这好事儿,教一道菜就给三千。也都纷纷打听,甚至还有毛遂自荐去厂里试菜的。

于是厂里那段时间伙食都特别好。又增加了贵州辣子鸡,冷吃兔肉之类的。又新增了八道菜品。

食品厂目前产量有限,每天出一千份儿正好沈清月都能消化完,也就没怎么宣传。

但是食品厂的酸梅膏是火的。很多人拿不到货,会直接来厂里蹲着。

等货一装车对方就上前抢购,来都来了,总不能让人空车走吧。于是多多少少都能被分走一些货。

风声传出去,来蹲酸梅膏的人变多了。

厂里把熬煮酸梅膏的两班倒变成三班倒,就这么的才多加几条生产线。

但厂里做预制菜是用机器炒,跟大厨没什么区别。

香味连连啊。

来外头蹲抢酸梅膏的人,没想吃饭,但肚子都咕噜噜的叫了起来。

连忙问相熟的厂领导这是啥。

食品厂领导神秘兮兮道:“这是我们厂最新秘密研究的宝贝,预制菜。”随后把啥是预制菜说了下。

嚯,所有人无不吃惊。

还能这么干?头一次听说。

也想买一些回去自己吃。

厂领导答应了,一箱十二盒,厂里领导还说多给他装点热门的口味,想像佛跳墙啊。冷吃兔啊。还有贵州辣子鸡,他们自己都买着吃。

最近有了预制菜,厂里订购了二十多台家用的冰箱。

目前市面上冰箱抢手,只有用厂家发出的订单,才出货快一点。

都是厂里人的,为了预制菜专门买一个冰箱。

还真别说,买了就能解决吃饭的问题。虽说预制菜跟大厨本身做的东西比不了。

但这边已经很好吃了!

反正厂里的这些领导都不下馆子了,批了五六件的货,说自己留着慢慢吃。

最多再送点亲朋好友,让那些人知道知道,这段时间他们从大厂辞职创业之后忙活的是什么。

预制菜可太能拿得出手了。

吃过的就没有说不好吃的。

沈清月的冷库也搭建完成了,占地八百平米,在村尾。有专人看守。

哪怕是大夏天,一进冷库都觉得嗖嗖的寒冷,正好可以存放东西。

有了这个再也不嫌冰箱容量小了。

沈清月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号召人手,多做熏肉大饼的风味饼。

这种厚实的饼子,和面的时候用了猪油。烙出来提香了,而且还有厚度,吃着韧韧的口感,随便卷点什么都好吃的不行!

钢铁厂三千多人,也是众口难调。

跟熏肉大饼比起来连麻辣烫都要往后靠。

上次沈清月做饼子,有一半人没吃饱,剩下一半人没吃够。可以说是百分之百好评!

这次沈清月让他们放开了烙,左右冷库建好了。也不怕剩下会坏掉。

沈清月那边的院里,厨房里都在和面擀皮烙饼。猪油不够用了,又重新买的肥肉熬猪油!

没一会儿烙好的饼子就垫了油纸摞起来,放进赶紧的大竹筐里。一筐能放三百多张,现在才烙了三筐,且得忙着呢。

沈清月跟贺政晨开车回到钢铁厂。这次刚一来,钢铁厂来找。

沈清月跟贺政晨刚一到,会议室里全都是烟气,都不知道抽了多久了。

后勤主任道:“喏。”直接公款给他们一人买了一个bp机,这都是崭新的。就怕联系不到人!

后勤主任道:“房子基本山都建完了,就差里头接水电之类的。我去请房管那边评估测量,之后你心里有没有啥注意。”

厂里盖房虽是大好事,但对他们来说,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头一次,总怕出现问题。这房子是怎么处理,分还是卖,现在厂里众说纷纭。

厂长就想起沈清月跟贺政晨了。

贺政晨走的地方多见过世面,随后说一些事情对他们很有帮助。

沈清月头脑灵活,许多事儿都能抓到时代的命脉上。这才着急请他们来。

但是食堂那边也很忙,所以总是见不到这俩人的身影。

厂长提议给他们买传呼机。

见到这俩人终于明白了县里一把手的想法,这种级别的人才让他们干厨房的活计,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啊!

沈清月道:“现在很多人都在关注这个事儿,不然我们开放一批卖,一批分。卖的话现在就可以卖了!”

“可是房子还没盖完。”都是八十年代的老实人,想的都是盖好了,再让人来挑挑拣拣的。

沈清月把预售的办法跟大家说了说。有想买的可以先下手。不然等买的时候就没了!

大家有些心动,沈清月又进一步说了说预售的问题。

在场的领导们越听心思越明,。长舒一口气道:“你一来我们就踏实了。沈清月,要不你们做办公室吧。最近用到你们的时候还挺多的。”

厂里给他们开工资。

沈清月婉拒了:“现在有bp机,不会耽误大事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