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厨的这些人,支援过沈清月很多次。

说起来,倒也是个难得的缘分,之前沈清月在门口摆摊的时候关系很紧张。

但后来自从搞事儿的陈大厨被抓了之后,关系变得微妙。

等李大厨当了负责人,又化解了矛盾。

沈清月现在还有一种难得的愧疚感。要不是因为特色窗口干的这么红火,他们也不会如今面对这样的境遇。

李大厨水平还行,是可以找到工作的。但是其他的小厨子或者学徒什么的就惨了。

根本找不到工作。

李大厨道:“知道了。我们什么时候走?”他声音涩涩的,就算能找到工作,但是因技不如人被开除,这个污点怕是要背一辈子了。

“今天。”许副厂长道:“那边已经找好人了。今天就回来上任。”这次的厨子,也是从外头高薪挖来的。

很多小学徒这会儿眼圈已经红了。

这种开完会就让人滚蛋,一点缓冲都不给,属实是有点太不近人情了。

许副厂长都没看大家,不用想也知道,等他走了之后,会哭声一片。

这种得罪人的活儿,也是别人安排给他的,他也只能硬下心肠。

管理厂子就是这样,不能每一件事儿都讲人情。该硬就得硬。

心肠太软的人,当不了高层。

许副厂长道:“沈清月,这次叫你来,也是这个事儿,厂里决定把你的后厨跟目前大食堂的后厨互换。”

大厨房上好几百平。最多能同时开十三个窗口。

这个也是厂里数千员工的心愿,很多人都跟工友会反映不止一次,说特色窗口太小,排队人多。

尤其是不止厂里的人,有很多社会上的人来钢铁厂食堂吃饭,现在又多了建筑工人。

排那种一眼望不到头的队是真的绝望。

沈清月没想到她想扩大面积这个事儿,还没等跟厂里提,这事儿就解决了。

只是她不敢高兴,因为,是以这种形式获得的。

许副厂长说完这话,道:“你们先在这边略等等,待会儿会计会过来给你们结算工资。”

说完他就出去了。走出去的时候,果然听到有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哭出了声音。

许副厂长叹了一口气,就知道这种事儿不好弄。

沈清月也有点尴尬。

目睹了这些人被整体辞退。她也得起来说点什么。

“那你们决定好后面怎么办么?”

那些人都低头不说话。

有一个胖乎乎的厨子,苦笑道:“我们都懵了,太突然了。根本没有啥安排。”

沈清月福至心灵道:“我倒有个主意,我可以雇佣你们。正好特色窗口这边也缺人。”

现在弄大了。

回头要开多个窗口的话。需要更多的人,他们都是干熟的。让他们来,不用适应过渡直接就能上手。

况且跟他们合作过几次,也很能看出品性。

他们就是做菜水平差一点,但是干活儿上,还是很认真一丝不苟的。

沈清月这个说法太诱人。

连刚才趴桌上哭的那个小厨师的哭声都戛然而止。

眼圈红红的抬起头来。

李大厨倒吸了一口冷气:“其实,你不用,我们……实力不行,不怪你。”

他怕沈清月好心,可怜他们,才这么说。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沈清月现在负责的东西太多了。怕他们过去给沈清月增加负担。

沈清月道:“怎么会呢,我之前就有这个想法,只是一直都没有说,看之前烧烤节那次,咱们配合的多默契。”

在场的人全都眼巴巴的看着李大厨。一个个都恨不得立刻答应。

李大厨见沈清月这么说,脸上一点勉强之色都没有。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行。谢谢你啊。”

这句话是他心里真的想说的,要不然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沈清月道:“那我们先搬过去。”

“行。”

过了一会儿会计来了,厂里开除他们给了补偿。每个人三倍的工资。

要是之前,拿到这个钱也难受,但现在每一个人都喜气洋洋的。不但不用走了,还多拿了不少钱。

沈清月回去之后,赶紧叫人把东西搬过去。换到了后厨之后,一下子从特色窗口的逼仄,换成了这么宽敞明亮的地方。

有种穷人乍富的感觉。

不光是沈清月,连蒋玉,英嫂子,春杏姐,还有几个洗菜的阿姨帮工都激动的跟什么似的。

之前那么狭小的后厨,现在把所有的东西搬过来还觉得空落落的。

这边站五十个人都不挤。

沈清月跟后勤科买了一些他们这边的大锅灶具,蒸米饭的蒸箱,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陆陆续续花了八千多。

这还是因为二手的给折了价呢。要是全新的。价格会更高,主要还得定制尺寸,一时还弄不过来。

没一会儿那边就换过来了。

等李大厨他们来的时候,沈清月只跟大家说,以后一起干。

没太细说。沈清月这边原本的老人也都挺高兴的。

原本的这些小学徒,也都乐呵,一个个上手可积极了。把这边又重新收拾了一下。

沈清月让李大厨还做厨师负责人。

蒋玉负则对接货物兼会计和助理。春杏姐跟英嫂子也是管理洗菜切墩那些人。余下的不变。

马上就要午休开饭了,饭菜都准备好,这会儿都等着沈清月在这发号施令呢。

一双双眼睛看过来。

沈清月道:“开五个窗口打饭。”饭菜这边的,全由李大厨他们打饭负责。两人一组,一个人打菜一个人上菜。

“开三个酸梅汤窗口。”中午来打酸梅汤的人也不少。

“好。”

很快,打铃了,建筑工人跟厂里的员工一起冲过来。

建筑工人道:“哎呀,都是老刘弄的慢慢悠悠的,不然早就完事儿了。”跟钢铁厂他们一块吃饭,队伍不得排死?

“可不。”

那些先来的都是一溜小跑,到特色窗口一看,人去窗口空啊。瞬间傻眼,难道说他们不干了?

正想找个人问问呢,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她们在那边。”随后几个人赶紧过去。一看,还真是!

食堂跟特色窗口合并了。一口气开了五个窗口,沈清月也在里头。

不过打饭菜的人都是食堂以前的人,弄的大家踌躇不安,有的人直接问:“这是谁做的饭菜?”

“沈姑娘他们做的,我们就是打菜。”

“哦哦,那行。”随后赶紧过来排队,还别说,开了这么多窗口打菜是快。打菜结束之后赶紧去另外的窗口排了点酸梅汤。

大伙儿都在讨论这事儿:“嘿,真没想到,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吓一跳,这多好。排队比之前快。”

“可不,以前排队至少二十分钟,现在五分钟就排到了,这么快,我还有点不习惯呢。”

不习惯的又何止是食客,连打菜的小学徒也不习惯,以前窗口前面门可罗雀的。但现在,一堆人全都蜂拥而上。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新奇体验,不过该说不说,这种感觉还真好。

没一会儿,大家又沸腾了起来。沈清月的小黑板上赫然写着,晚上吃水饺,有四种口味,就韭菜鸡蛋,芹菜肉,西红柿肉和青椒肉。

“啊?晚上吃饺子啊?”

“啥日子啊,是不是过年了。”

“哎呦,我就爱吃饺子,今儿谁请我下馆子我都不去了,我要在食堂吃饺子。”

“嘿,可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谁请你下馆子啊。”

“我就说这个意思。”

“……”

到了下午,很多人都知道了,沈清月这边晚上要吃饺子,喜大普奔。早就把之前的熏肉大饼忘在脑后了,饺子才是大家心中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