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清月是被紧急叫到钢铁厂的。

厂子里一直想找她谈谈新地皮想法,聊一聊建设。

这几天一直没看见她人影。

沈清月每天早上送餐的时候,厂里几个重要领导还没来呢。

等领导来的时候找她,她却不在这边了。

如此过了一个礼拜。

厂子是想保密的,所以一心就想堵到人,谁知道,县领导却把消息曝光了出来!

县里就因为没蹭到烧烤节好多人不满意,天天写信给县长办公室。

县里实在是顶不住压力了,直接告诉大家,已经把一块地划给钢铁厂了。就是为了日后烧烤节什么的!

这一下子,县里直接把皮球踢给了钢铁厂,换钢铁厂被围攻了。

外头那块空地现在可还没动工呢。

甚至还有人中午吃完饭过来监工,这下不动也得动了。

厂里现在叫上沈清月,沈清月又叫上了蒋玉和贺政晨两人,都是她信赖和器重的人。

厂长那边也出席了很多干部。就是为这个事儿发愁呢。

后勤工友会蒋主任看见侄女也在都愣了一下。

随后对沈清月心里生出一丝感激,果然,还是在她的手下锻炼人,两次烧烤节,蒋玉协调上百人,现在接触的都是干部领导。

可别小看这一点区别,要是在体制内想要得到重用且得熬呢。至少十年才能摸到一个像样的机会。

但现在,连蒋家人都说,蒋玉就像脱胎换骨了一样。

都夸蒋主任会安排。甚至也想让自家儿子到沈清月手里锻炼锻炼,俨然把她这当练兵的地方了。但蒋主任都没答应!

现在沈清月忙的事儿太多了,他还想维持这个人脉,不能给她添乱啊。

蒋主任把目光收了回来,拔开笔帽打算做会议记录。

厂里的主任把事情说了一下,这么大块的地方,必须要弄好再开工。现在厂里缺的是员工宿舍。医院,按照县里的想法是,盖楼。

听到这个话,沈清月,贺政晨和蒋玉同时抬起了头。

县里只有几所小楼,还都是办公部门。

老百姓住都是平房,还比不上村里,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大院子,能养鸡种菜的。

县里一家挨一家,一个二十多平的小房子,各种私自搭建下能住七八个人。实在是太逼仄。

钢铁厂的员工宿舍也都是这样的,现在还有一半以上没分房呢。

这要是盖楼,可是县里头一份。

以前盖个小平房,随便找几个人都能搭建起来,但是楼房不一样。那都得请专业的施工团队。

估计市里有资质的都不多,得去省城请人盖房子。

厂长道:“盖三层小楼,八排就够用了!”能解决厂里一百多户住宿。

现在能盖高层和超高层的很少。

三层小楼才是首选,盖起来速度还快。

沈清月心中一动:“不如这边盖满了三层小楼,除了分房,还可以卖给县里的人。中间留出一条美食街,远处再弄上一个人造广场和停车场。厂医院就盖在这个位置。”沈清月随手一指。

打造一个以钢铁厂为主的,有商业街。

沈清月夸夸其谈,甚至还在纸上画出了林立的楼房,街道宽敞明亮,还有一个巨大的公园,可以有人在这摆散摊、溜达、休息。

连厂长都被沈清月这个野心给吓到了。

这么一片的房子,他都没想过。

但厂长心里却被沈清月的畅想给弄的怦怦直跳。要是这事儿真能行,这不相当于县中心往钢铁厂转移了么,到时候这一片城郊都变得热闹了。

甚至还能带动整个县城!

沈清月的这个规划,是基于后世的城市建设。但在这个年代拿出来,就显得格外跨时代。

却成功让在场每一个人的呼吸都变得粗重急促了起来。

后勤主任也是,但还是提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厂长,这么大一块的地方,全建成楼房。还有铺路和公园,医院的部分,咱们厂里的资金不够啊。”

后勤主任并不是反对这个意见,而是无比赞同沈清月的想法。

沈清月的说辞里充满了诱惑力,任何一个有野心的人都会被她给蛊惑到。

可是钱上不足啊!

厂长都是第一次听,他们厂向来富裕,流动资金几十万,银行揽储的人看见后勤主任眼睛都直放光。

阔气了一辈子的钢铁厂,现在说钱不够。

真的有点打脸了。

厂长有点犹豫。

后勤主任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嘴巴,叫自己欠儿。

贺政晨在旁边说起,很多大城市都是这样建的。

随后又把去过地方的见闻拿出来说。

厂长原本就倾向于沈清月这个想法,现在一听贺政晨的说法,更是十足的心动。

所有的厂领导都看着厂长,最后拍板的是他。

厂长道:“先去请省城的施工队过来评估策划一下,钱不是问题。”

要是以前,很多细节都得再磨,一个会议开七八个小时,开的大家忍不住都抽烟,没一会儿这里就成“仙境”了。

但是今天,这会议才开了短短不到一个小时就快点结束了。

每一个人都沉浸在沈清月的设想当中。晕晕乎乎的,好像喝多了一样,且的好好消化呢。

撒会的时候,几个厂里的主任对沈清月夸奖道:“果然还是年轻人想法多。”要是厂里这些谨慎的老家伙,断不会想出这样的想法。

一散会,连蒋玉都兴奋了:“月月姐,要是真盖楼房子,我也想买一套。我还没住过楼房呢。”

“行啊。到时候我也买。”她想买几个门市,既能做生意还能出租。

厂长嗖的一下散会,随后拎着一瓶酒,就去门卫找老厂长了,特意说这个事儿。

连老厂长这种见多识广的人,都被这个大胆的想法给震了一下。

老厂长对厂长道:“把握住机会。”

这次,县里为了甩麻烦,把难搞的事儿甩给他们。如今这么一弄,直接南北市中心转移了,县里肯定没想到,还能这么玩。

一想到县里的反应,老厂长都跟着提气。

没多久省城的规划局和建设团队来这边勘察,县里一把手听说还专门设宴招待。

等人走了,县里一把手询问钢铁厂厂长:“以后打算怎么弄。”

钢铁厂拿了一个像炸药包似的材料。

摆在他面前,厚厚的像两三本书似的,其中最上面的材料是贺政晨写的,他是钢铁厂跟沈清月借的人。

一听说他不但是政法大学的高材生,还在省报当过记者,这种写材料的事儿实数专业对口。

直接拜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