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次烧烤节是为了钢铁厂的员工服务的。

上一次明明是在钢铁厂区里的活动,厂里的员工却没在,把地方腾给了县里的人。

厂长在广播里亲口承诺将来会补偿给他们一个小烧烤节。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一周了。

厂子里黑不提,白不提的,厂里员工都急了,天天去工委会询问。

蒋主任请了三天假,都被员工堵到家门口了。

厂子里给分房就是这点不好,都在一片住着。

就算没有厂里的关系,那还有多年邻居的关系呢。去家里找,蒋主任也只能赔笑脸。

不光蒋主任,连带着厂长,后勤主任都被问候,当领导的开始躲下属,闻所未闻!

也不能这么一直躲下去。

钢铁厂作为国营厂是有生产任务的。

到下半年进入忙碌的时候,就是想举办有心也无力。

这次厂里下了狠心,要好好补偿给厂里员工,一个完整的烧烤节。

沈清月都没来上班,硬是一个电话给叫过来了。

沈清月跟着蒋主任去了厂长办公室!

外头厂长秘书见了沈清月就像见了一个大救星似的。言语都热情了几分:“沈姑娘可算来了。”

沈清月跟他也算是老熟人了,打了个招呼。轻车熟路的进了厂长办公室。

真的很难想象,她以前就是一个在厂子外头摆摊卖盒饭的,还要被人挑衅。

短短的半年时间,进厂长办公室都好几回了。

钢铁厂厂长对沈清月也不敢怠慢。她的能力有目共睹的。上次办烧烤节大获成功,沈清月占一半的功劳。

尤其是那些节目的编排,统筹,建议内场,外场小吃的筛选。

烧烤节过去那么久,余韵还在。

那些摆摊的,甚至都打出招牌,说参加过烧烤节。

还有的人特意强调是内场的,档次都像拔高了似的。

对于厂长来说,沈清月可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才。

连县里一把手都对她欣赏备至,要不是钢铁厂厂长态度强硬。早就被挖走,进入体制内了。

对于他们这些当惯了领导的人,沈清月做饭好吃都是其次。重要的是能抗事儿,有能力。

上次烧烤节过后。县里一把手回去还当众人说,就沈清月这样的能力,来十个大学生都不换。

这话传回了钢铁厂。厂长更是把沈清月看中的跟什么似的,这可是个大宝贝,万一要是被人挖走,他可再找不到第二个。

沈清月一进来办公室。

厂长跟厂区的几个领导都在。看着沈清月的眼睛直放光。眼神里满满的全都是信任,相信她能把事情给办好!

沈清月来的路上就知道厂区领导是为什么事儿来。也没打马虎眼,道:“这次,烧烤节怎么办?”

厂长道:“上一次多亏厂里的同志们,咱得补偿一个一模一样的给厂里人,不能比上一个差。”

沈清月来之前,厂里这几个说话有份量的领导都已经开过一个小会了,奠定了这次内部烧烤节的方向。

厂长的话音刚落。

后勤主任就接过了这个话头继续道:“想还随上次一样,把那些其他美食也再邀请一遍。另外,各个村的表演再演一次。”

上次烧烤节没成想,各个村上来的小品那么逗乐。

县里县外好评如潮。

很多梗甚至都成了大家的口头禅。

笑料一浪压一浪,台下人的热情甚至超过了文工团的歌舞类节目。

这么精彩的节目,厂里的同志们都没看过。只能听大家说,都遗憾的不得了。

这次厂长就想把节目也给大家弄上。

也不用节目翻新,还用之前的那个就行。

厂子的领导有些为难:“小沈啊,你能不能想想办法联系一下下面村落这些表演的人。”

厂长说出难处:“上次是县里牵头。都是县里负责各个村的同志们邀请的。但这次,不想惊动他们,但还要把这些民间艺人请到。能不能想个办法?”

他们就想踏踏实实的办一个钢铁厂自己的烧烤节。

上次烧烤节太成功了。

来过的人回去一宣传,引起了爆火的效果。

厂长一点不怀疑,这要是消息传出去,县里的人得把这里挤爆。

不是不欢迎大家,这次的重点是招呼好厂区里的三千多人。

厂里都知道沈清月有能耐,先去询问一下她有没有办法。

让厂子里为难的情况。对沈清月来说,还真不是个事儿。

上次的小品都是沈清月帮排练的。

在那么段时间内排出小品,收获这么好的效果,可以说那些村长感念沈清月的帮忙。

底下村的人也有虚荣心。

这段时间那些村长也不嫌远,十里八里的路来沈清月的村,找村长喝酒,说的还是烧烤节的见闻,反复的说,根本说不够。

沈清月稍微一牵头,下面的村子肯定会积极的响应。

沈清月当即把这个事情答应了下来。

厂长一见她把最难的事儿给应下来了。高兴的不得了:“你放心,肯定不叫你白忙活。厂里出劳务费。”

给的标准不低。是按照邀请文工团下乡的标准给的。

钢铁厂作为县城第一大国营厂,不缺钱。

厂长松了一口气:“小沈啊,厂里有你,我心里就踏实。”

解决了最大的事儿,接下来的就好办了。

把那些内场外场的美食给叫到厂子里。继续办他个热热闹闹的烧烤节。

“别的没啥了,就是注意保密。”

“好的。”

沈清月当时作为美食的面试官,还撒出去无数的小吃方子,被那些摊主成为,有半师情谊,再加上当时登记了家庭住址。

沈清月一家一家找到。

现在他们有了上次烧烤节的名头,在县里摆摊买卖非常好。

有几个人因为买卖太好了,还盘了铺子。

一听说沈清月这边弄了个小烧烤节,需要他们。

一个个都充满了义气,二话不说就答应回去了。

该收摊的收摊,该关店的关店!

不知不觉间,沈清月在县里美食圈的影响力竟然这么大。

那些哪怕没得到沈清月小吃秘方的人,也满口答应。

就打定主意要跟她交好。

沈清月原本以为,内场十八个人摊位,能回来十个就不错了。没想到这十八个人都答应了下来。

再三叮嘱保密的事儿。

这些摊主见沈清月说的郑重,也都跟着表示:“这你放心,我晓得轻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