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青山少年 > 第1719章 冰封之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渭南、常宁、安远三州,自古便是北祁的粮仓命脉。

离江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过,支流纵横如血脉,滋养着万里沃野。

春种秋收时,稻浪翻滚如金海。

夏汛冬捕季,千帆竞发似雪涌。

三州的粮仓养活了北祁半数的子民,渔获更是沿着水路销往三十六郡。

可如今——

千里离江化作一面死寂的冰镜。

渔船被冻在港口,桅杆上挂满冰凌,像一具具被钉死的标本。

江边村落赖以生存的渔网,此刻冻成了硬邦邦的冰坨子,轻轻一掰就碎成渣滓。

随着离江冰封,最先出现的问题便是粮食。

\"大人,渭南州急报!\"

传令兵跪在雪地里,声音发颤,\"三个粮仓的存粮…只够撑半个月了。\"

常宁守将陆沉舟站在江畔,铁甲上凝着冰霜。

他望着青白相间的冰面,雪花落在他的眉骨上,却化不开那紧锁的眉头。

北线战事吃紧,朝廷早已调走三州七成的存粮。

原本指望着冬捕补充,可如今…

\"渔业全停,商路断绝。\"

副将捧着账册的手在发抖,\"更麻烦的是,江面结冰后,内陆之流也开始结冰,漕运彻底瘫痪,北线大军的粮草…\"

话未说完,众人心头已是一片寒凉。

陆沉舟弯腰抓起一把雪,捏成坚硬的冰球。

\"知道离江为什么叫'天堑'吗?\"

他突然开口,\"不是因为它多宽多深,而是因为——\"

冰球被狠狠掷向江心,在冰面上弹出一道白痕。

\"它永不封冻!\"

千百年来,南北对峙的格局全系于此。

北祁只需扼守三大渡口,任你南昭境内如何肆虐、西荒铁骑横行,都越不过这道天险。

可如今…

陆沉舟的视线掠过平坦如砥的冰原和千里江岸。

没有峡谷,没有关隘,连个像样的土坡都没有。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敌军可以从任意一点突破!

\"报——!\"

又一骑飞驰而来,\"安远州发现西荒狼骑探子!\"

听着汇报,沙盘上的小旗被陆沉舟一把扫落。

\"咱们还有多少人…\"

\"算上刚入伍的新兵将近五千,但能作战的最多只有三千…\"

\"三千人?\"

指着绵延千里的江岸冷笑,\"你让我用三千老弱病残守这么长的防线?\"

参军硬着头皮解释:\"北线吃紧,咱们三州的精锐早就…\"

是啊,可谁能想到离江会结冰呢?

作为最安全的大后方,渭南三州抽调兵力最狠。

常宁铁骑、安远弩手、渭南重甲,全被调往北疆。

如今留守的,不是年过五旬的老兵,就是刚入伍的娃娃兵。

\"把城内青壮都编入行伍…\"

陆沉舟咬牙下令,\"再派人去各村落,把所有能拿动锄头的男人都召集起来!\"

\"是!\"

传令兵领命而去。

次日清晨,陆沉舟巡视临时组建的\"江防营\"。

雪地里站着歪歪扭扭的队列。

有满脸皱纹的老农握着祖传的柴刀,有十五六岁的少年拖着比人还高的长矛。

甚至还有拄着拐杖的瘸子,那是个退伍二十年的老兵,听说要打仗,自己从炕上爬来了。

\"将军...\"

老兵咧开缺牙的嘴,\"老汉虽然腿脚不利索,但射箭的手艺没丢...\"

陆沉舟听着,伸手拍了拍老兵的肩膀。

没有说话,别过脸去。

只见更远处,妇女们正把门板拆下来当担架,孩童们收集碎瓷片制作简易陷阱。

看上去都是在保家卫国,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螳臂挡车。

而正当陆沉舟部署防线时,江面上突然传来尖锐的哨音。

江面,十几个黑点正飞速逼近。

那是西荒的雪狼骑兵!

那些畜生有些比战马还高大,爪子在冰面上抓出四溅的冰渣。

狼背上的骑士已经张开了弓箭,箭镞在阳光下泛着蓝光。

\"敌袭——!\"

示警的铜锣还没敲响,第一波箭雨已经落下。

噗噗噗!

前排的老兵顿时倒下一片。

那箭上淬了毒,中箭者顷刻间脸色发青,口吐白沫。

\"结阵!结阵!\"

陆沉舟拔剑怒吼,可临时拼凑的防线哪有什么阵型?

有人扭头就跑,有人愣在原地,更多人像无头苍蝇般乱撞。

战斗,如果这能叫战斗的话,只持续了一刻钟。

当西荒狼骑扬长而去时,冰面上留下一百多具尸体。

鲜血在极寒中迅速凝结,把青白的冰面染成一片片红珊瑚。

陆沉舟跪在血泊里,剑锋插在冰层中。

他面前躺着那个缺牙老兵,一支毒箭贯穿了老人的喉咙。

至死,老汉还保持着拉弓的姿势。

\"将军…\"

亲兵拖着断腿爬过来,\"他们…他们应该只是来探路的...\"

是啊,真正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

常宁州太守裴明远站在城楼上,寒风裹着雪粒抽打在他的脸上。

望着离江冰面上那密密麻麻的黑点,那不是西荒的铁骑,而是无数南昭与江南诸国的难民,正拖家带口,踉跄着踏冰而来。

\"大人,南岸又来了三批难民,约莫两千人。\"

主簿捧着册子,声音发紧,\"昨日收容的难民已经挤满了城南的寺庙和废弃军营,粮食消耗比预计快了三成…\"

裴明远没有回答,只是死死攥着城墙上的积雪。

冰碴刺入掌心的疼痛,让他勉强保持清醒。

此时,冰面上的景象清晰得令人心碎。

一个瘦骨嶙峋的妇人背着婴孩,每走几步就摔倒在冰面上。

她挣扎着爬起时,裹孩子的布巾散开,露出青紫的小脸,那孩子早已冻僵了。

几个半大孩子拖着简易的雪橇,上面躺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

雪橇突然卡在冰缝里,孩子们拼命拉扯,哭喊声被寒风撕碎。

更远处,一队不知哪来的溃兵正搀扶着伤员北撤。他

们身上的铠甲残破不堪,有人甚至光着脚在冰上走,每一步都留下血脚印。

\"那是…南昭的残部?\"

主簿突然惊呼。

裴明远抬眼望去,果然看见几个披着赤色残袍的士兵。

\"开城门!救人!\"

这句话几乎要脱口而出,却被裴明远硬生生咽了回去。

转身看向城内,市集上,常宁百姓正在抢购粮食。

糙米价格已经涨了五倍,仍被一抢而空。

几个半大孩子围在粮铺后门,等着捡拾漏下的米粒。

\"太守大人…\"

老主簿欲言又止,\"咱们的存粮,就算省着吃也只够撑两个月,若是再收容难民…\"

裴明远听着,突然想起前不久接到的邸报。

北线战事吃紧,朝廷又征调了三十万石军粮。

渭南三州作为最后的大粮仓,已经快被掏空了。

可更棘手的是新帝的态度。

自从易年登基,北祁与南昭的关系微妙地缓和了。

三个月前,朝廷还特意下诏,要求边境州县\"善待南昭逃难士民\"。

那时觉得没什么,毕竟能坐船过来的难民并不多。

为了两国交好,养着他们不成问题。

可现在问题来了,离江冰封,千里坦途,想过来便能过来。

若是来的是西荒一样的敌军那倒好说,提着刀开打便是。

可面对难民,哪个士兵能提得起刀?

都是乱世求生的穷苦人,谁能下得去手?

难民可以收留,可诏书里没说要怎么解决粮食问题。

\"大人!\"

城门守将气喘吁吁地跑上来,\"难民开始冲击东门了!有个南昭老秀才说...说咱们见死不救,愧对圣上提倡的'南北一家'...\"

裴明远苦笑。

易年确实是仁君,可这位陛下大概没想过,当\"仁政\"遇上\"饥荒\",地方官该怎么做?

就在这时,江面上又一次传来一阵骚动。

十几个西荒狼骑不知从哪冒出来,正疯狂驱赶难民。

他们不杀人,只是用套索把人群往冰层薄弱处赶。

\"咔嚓——\"

恐怖的断裂声响彻江面。

一大块冰层塌陷,上百人瞬间掉进刺骨的江水中。

惨叫声中,狼骑们发出嗜血的嚎叫。

\"畜生!\"

裴明远一拳砸在城垛上。

\"他们是在试探…\"

老主簿声音发抖,\"等确定能行了…军以后,接下来可能就是大军压境…\"

……

当夜,太守府灯火通明。

裴明远看着堂下争吵的官员们,眉头皱成一团。

看着摇曳的烛火,忽然想起那个死在冰面上的少女的眼神。

\"开仓。\"

裴明远的声音不大,却让满堂寂静,\"设立粥棚,以老弱妇孺优先…\"

\"大人!\"

司仓参军急了,\"可军中粮饷...\"

\"去给本官挖野菜!去江里凿冰捕鱼!\"

裴明远猛地拍案,\"再派人快马进京,就说——\"

他深吸一口气,写下了北祁官员最不愿承认的真相。

\"离江冰封,天堑已失,若不救南昭难民,明日兵临城下者,即是饿殍,亦是敌军。\"

黎明时分,常宁东门外支起了三十口大锅。

难民们蜷缩在篝火旁,捧着热粥的手不住颤抖。

裴明远巡视粥棚时,被人拽住了衣袖。

那是一个老人,瘦的只剩下了一层皮。

\"常宁太守?\"

声音沙哑,\"南昭百姓,谢过北祁高义…\"

裴明远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江水分南北,人心无东西…

……